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父亲临终的家书,托儿子找“情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父亲临终的家书,托儿子找“情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悲闻父亲离世,这未竟的父子情缘

2012年8月的一个深夜,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的李翰被母亲急召回洛杉矶的家,母亲韩琦含泪对他说:“你爸爸去世了,是脑溢血,我帮你定好了机票,明天就回国……”李翰的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爸爸走时才52岁,最后的5年,他们父子仅见过3次面。

李翰1988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那年,父亲李岩林28岁,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工程师,母亲韩琦比父亲小2岁,是一名房产经纪人。在李翰的童年记忆里,父亲身上总有一股儒雅的知识分子气息,而母亲坚强能干,带领一家人迅速融入了美国主流社会,父母关系和谐,他的童年无忧无虑。

13岁那年,李翰有一次无意间发现父母分居了。随后,父亲辞职,一边在一个公益性人类学团体里任顾问,一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平时住在学校。2005年,李翰被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录取。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平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次面。

2009年冬,49岁的李岩林突发轻度中风,在医院里住了半个多月。此时李翰已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李岩林出院后,辞去了在加州大学的讲师职务和所有的社会职务。他坚决地对妻儿说想回故乡厦门养病,韩琦不同意,为此夫妻俩的关系一度很糟糕。这时,韩琦告诉了儿子一个秘密。原来,在李翰13岁那年,他在厦门的奶奶去世,李岩林回国奔丧,认识了一个叫朱小银的女人,回来后李岩林就一直想离婚,从此心都在中国,而那个朱小银,只是一个茶楼的服务员……李翰听了很气愤,在他年轻孤傲的心里,他觉得这样的父亲已经不值得挽留了。他觉得妈妈还年轻,才47岁,离开了爸爸反而会有更好的生活,于是对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你们不用顾及我的想法。”很快,李岩林和韩琦就办理了离婚手续,李岩林启程去了厦门。

5年的时间里,李岩林再也没有回美国。期间李翰去中国4次,只跟父亲见了3次面。直到他有了女朋友,母亲也再婚后,才渐渐地不再恨父亲。然而,多年时空相隔,父子俩的关系也单薄了……

李翰和母亲抵达厦门。天亮后,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李翰见到了父亲的遗容,旁边有位女士一直在抽泣。她就是朱小银。韩琦自始至终没有和她说一句话,也没有正眼瞧她一下。李翰却无法平息心头的愤怒,对这个女人恨之入骨,这样一个普通卑微的女人怎么可以和自己的母亲比?怎么有资格抢走父亲?他几次回国看望父亲,都没有发现这女人的踪迹,大概是她知趣回避了。听一个亲戚说,这5年来,朱小银一直和父亲在一起,但两人并没有结婚。如今,父亲走了,她还呆在这里干什么?李岩林的遗体告别仪式,李翰拒绝让朱小银来参加,朱小银并不坚持,而是托人交给他一串钥匙后就消失了。

葬礼结束后,李翰回到父亲的旧宅,那是位于集美鹭岛湾临海的一栋老别墅。整理遗物时,他发现父亲的卧室里有一只上了锁的大箱子,他用朱小银给的钥匙一把把试,终于打开了箱子。箱子里有一些父亲收藏的字画,有些是爷爷奶奶传下来的,有些是父亲晚年收集的,其中有些是名家手笔。收藏字画是父亲唯一的爱好,而父亲每收藏一副作品,都会和儿子商量。李翰仔细查看了下,字画一幅也没少。

在箱子的小隔层里,李翰发现一个信封,上书“爱儿李翰亲启”,展开,内容很长,落款日期是2012年6月11日,是父亲去世前两个月写就的。“翰儿:爸爸虽和你远隔重洋,但没有一天不在想你。这些年来,爸爸没有陪在你身边,是因为你已长大成人。这些年,我在故乡过着自己的生活,你一定很不理解。我想给你讲讲我和朱小银之间的事……”

一封书信揭开当年情,父亲的真爱在故乡

李岩林1961年出生于厦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卢敏之是厦门一所音乐学校的钢琴教师。李岩林的父亲过世很早。晚年,卢敏之倾尽积蓄,在集美海边购置了一套旧别墅,一生浪漫优雅的她将自己的屋子取名为“海角之家”,她依然收学生教钢琴,参加演出,生活过得有声有色。2001年5月,独居的卢敏之突发心肌梗塞身亡,享年67岁。李岩林向单位请了4个月假,独自回国奔丧。

李岩林办完母亲的丧事后,来到“海角之家”,那里离海很近。然而一走进没有母亲的家,他就被一股强烈的抑郁情绪笼罩。他在沙发上不吃不喝,昏天黑地地睡了两天两夜,直到敲门声将他惊醒――

“翰儿,你知道那时候我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国的吗?你母亲做房产经纪一直得心应手,几年后她的收入就超过了我,我和你母亲之间的感情其实早就破裂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相同,但为了你我们一直没有离婚。早在我回国前,我已经有了抑郁症倾向,在公司里主动要求调任了一个没有升职空间的轻闲职位,正因如此,你奶奶去世,我才得以被批4个月假……”

站在门外的是朱小银,她说自己是卢敏之生前的“钟点工”,前段时间回家了,现在想来悼念一下东家。闲聊中,朱小银问李岩林打算怎样处理屋子,李岩林说已经在房产中介登记了,打算卖掉。朱小银说,现在房子里积满灰尘,花园里也杂草丛生,“卢老师生前对我很关照,我可以义务帮你把这里整理一下,那样房子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李岩林同意了,留下朱小银整理屋子,他则继续上楼睡觉。几小时后,他感觉有人在拍他,睁开眼发现是朱小银。朱小银笑笑说:“我想你睡了那么久也饿了,就给你做了一顿午饭,快下楼吃吧。”

李岩林一下楼,就闻到浓郁的香味。餐桌上已摆了二菜一汤,椒盐虾,野韭菜炒鸡蛋,车螺芥菜汤。李岩林的鼻子一酸,差点滚下泪来,这是他从小最喜欢吃的母亲做的菜,可朱小银怎么知道?朱小银看出了他的疑惑,解释说:“卢老师生前常常和我们提到你。”李岩林叹息了一声,又问朱小银是否愿意每天给他来做一顿饭,酬劳可以随便她开。朱小银说她每天下午上班,中午可以过来。

那些天,虽然李岩林饥渴多年的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他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十几天后,由于长期失眠,朱小银准备的可口饭菜也唤不起他的食欲了。他常常坐在海边发呆,看着悠悠的海水,总有想跳进去的冲动……朱小银被李岩林的样子吓着了。一天吃完午饭后,朱小银没有走,她找来一个垫子,让李岩林赤膊俯卧在花园里的阳光下,然后弄来许多热毛巾,一条条摊开敷在李岩林的背上,倒上精油,给李岩林按摩肩颈。

“我在美国尝试过多家专业的收费昂贵的按摩师,一点用都没有,但朱小银为我忙碌一下午后,我竟然躺在垫子上就睡着了。当晚,我一个多月来第一次有了3个小时的睡眠。第二天朱小银来,给我带来了一些治失眠的中药材。我很感激她,恳请她再帮我按摩几次,并说会按美国的标准给她付费,朱小银说不要报酬。这让我很感动。”

朱小银是湖南常德人,她的父亲是个老中医,考上了大学那年因为父亲去世她不得不辍学,嫁了一个比她大十多岁的厨师丈夫,后随丈夫来厦门开饭馆。曾经有一个儿子,是个弹钢琴的小天才,但孩子在8岁那年溺海身亡,之后她丈夫精神失常,也得病去世了。朱小银未再婚,一直在“古道茶馆”当茶艺师,空闲时间在茶馆附近的住家做钟点工。见到李岩林那一年她33岁。儿子走后,她就喜欢上了听卢敏之弹钢琴,就仿佛回到儿子身边……李岩林对朱小银说,我也会弹钢琴,你给我做饭,我给你弹钢琴,朱小银听后好像得到了天大的喜讯一样。

“我的睡眠渐渐恢复了正常,整个人也从抑郁中走了出来。为了感激她,我不光给她弹钢琴,还教她欣赏名曲。她的悟性很高,才听了几次,就能描述出巴赫和肖邦的风格差异……朱小银还教我品茶……她有很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

在朝夕相处中,李岩林和朱小银彼此产生了依赖感。进入11月,再过两周李岩林就要回美国了。那天,两人吃过晚饭在海边散步,李岩林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对朱小银表白说:“我好想一直留在你身边。”朱小银点点头:“我明白,我明白……”

恩怨情仇如云散,儿子替父亲完成遗愿

朱小银身上有许多低调而美好的品质。她很普通,但她让李岩林感受到了来自平凡生活的喜悦和幸福感。李岩林曾和韩琦提过要把朱小银带去美国,但是身为妻子的韩琦怎么会答应呢?不得已,他只有先和朱小银商量,等他回美国办妥了离婚后,再来接她。李岩林没有卖掉母亲的房子,而是把钥匙交给了朱小银。

“你母亲知道我们的事后,将电话打到朱小银工作的茶馆……很快,朱小银将别墅钥匙交给我的一个亲戚后,就和我失去了联系,我让好几个朋友到茶馆找她,都说她不在那里工作了,谁也不知她的去向。我一直托厦门的一个朋友寻找朱小银。一年后朋友告诉我,朱小银还在厦门,但是她再婚了,和一个便利店的老板。我很吃惊,逐渐灰心……你考上大学那年,厦门的朋友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是他弄错了,朱小银并没有结婚,她当年出了车祸,手骨折断了,得到便利店老板的照顾,她谎称结婚是不想拖累我,也觉得自己配不上我……我的心又激荡了起来,想回国去看看她。但你母亲一直藏着我的护照。直到那次我中风后。”

回厦门后,李岩林再次找到了朱小银,车祸在她的左手上留下了轻微残疾。隔了7年,他们俩都老了些,鬓上有了白霜。他们都感到时光不能再错过了,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在一起,于是就一起住进了“海角之家”。

李岩林在信中说,这是他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他和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女人反而能真正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她的温柔和忍耐,她的贤淑和善良都让李岩林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5年的时间里,他心无杂念,全身心翻译引进了4本有价值的社会学书。

“我提出和她结婚,她反而不看重这些,怕别人说闲话。和我在一起后,所有人都觉得她是冲着我的身份钱财来的。事实上,她依然在茶馆工作,自食其力,我给她买件贵点的衣服她都舍不得,但她却舍得跑遍整个厦门给我买回最新鲜的食材……我如此详细地告知你我们的故事,也是想对你未来的感情婚姻有所指引和帮助,选择伴侣就像选择一双鞋子,合脚的鞋子才是最好的。我也问过小银,她也说和我在一起的日子,是她失去亲人后唯一的幸福时光。此生我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儿子,晚年得到了一份贴心的情感,我心足矣。但我的身体还是每况愈下,我本想立份遗嘱,将我的遗产留一部分给她,让她晚年的生活有点保障。但我更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我唯一的儿子,你是个善良而深明大义的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做……”

读罢父亲的信,李翰感慨万千,他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心里涌起对朱小银深深的感激。要是没有她,父亲晚年恐怕会郁郁而终。是朱小银,给了父亲最深的慰藉,这是他这个儿子没有机会去做的啊!李翰把信交给母亲,韩琦看完也泪流满面,说:“我对不起你爸爸,我一直以为只有我才能让他幸福……”考虑了一下,韩琦又对儿子说:“我们应该感谢朱小银,你去把她找回来吧!”

然而,朱小银在哪里?她的手机一直关机,问遍所有认识她的人,都找不到她。李翰和母亲只有半个月假,他们花了一个星期,想尽各种办法在厦门寻找朱小银都无果,只好返回美国。

自从父亲去逝后,李翰发现母亲内心充满了歉疚,加上闲居在家,也显得有些孤独。所以,每个周末,他都赶回落杉矶的家中陪伴母亲。韩琦常常问,朱小银有没有消息了?李翰知道,如果找不到朱小银,母亲的心里一直会有个包袱。

今年6月,李翰再次从美国回到中国,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朱小银的故乡常德寻找。一次偶然中,他打开《常德日报》,看到一个寻人栏目,便约请了这个栏目的记者李杰,将自己的来意和盘道出,恳请他能利用记者的身份帮他寻找,但因涉及隐私,他不希望在报纸上公开呼吁……

第二天,李杰到常德派出所查找户籍,和朱小银同名的人有155个,这样排查太耗时了。李翰听父亲说朱小银的祖上是有名的中医医师,就通过这条线索再去找人。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层层的周转介绍,他们最后顺利地要到了朱小银的电话。

电话一拨通,得知朱小银果然回到了常德,现在在一家酒楼里帮忙。朱小银已无直系亲戚,她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那天下午,李杰和李翰来到了朱小银租住的位于滨湖路的房子前……门一打开,朱小银猛然抬头看到李翰,有点吃惊,随即又很自然地笑了笑,似乎明白了他的来意。看到朱小银,李翰仿佛看到了自己慈爱的父亲,他主动抱了抱朱小银,喊了声“阿姨”,昔日的恩恩怨怨,都在这一声呼唤中化为风尘,朱小银眼中含满热泪……

李翰将父亲遗留下来的稿费30万元全部交给了朱小银,供朱小银颐养晚年。他表示,等自己工作后,会接朱小银去美国,看看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他也知道朱小银对“海角之家”有很深的感情,他将钥匙交还给了朱小银,说那里将永远是她的家……

目前,朱小银仍在常德,她打算等有空的时候再去清扫厦门的房子,她表示,“海角之家”永远都是李家的,她要替他们好好看管,等李翰回来时,就能找到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