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游戏与民族文化有效结合的园本化课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游戏与民族文化有效结合的园本化课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园尝试把民族文化融合进幼儿园游戏课程,游戏环境创设体现民族文化特征。把握民族文化内涵是课题研究的基本点,遵循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规律,以科学性、启蒙性、适宜性为原则,以游戏的形式让不同年龄幼儿学习感知民族文化的审美和智慧,追求民族文化与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融合普及的教育价值,使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在园本化游戏课程中自然而然地落实。

关键词:游戏 民族文化 结合 园本化

一、理论依据

依据瑞吉欧教学理论:幼儿教育既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强调儿童自主的活动,又要将儿童的活动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轨道,在适当的时机通过教学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区域游戏的活动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家园之间、社区与园所之间的互动,为幼儿教育服务。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即社会、自然现象、家乡特产、人情风俗、民歌童谣等作为幼儿教育的内容。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儿童学习的真谛。游戏活动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指导的时机要适当,为幼儿留有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动手操作、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孩子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地获得发展。

二、研究目标

1.建构民族游戏活动的园本化课程,创设有民族文化特色游戏活动环境,形成园所特色。

2.提升教师对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教育价值的认识,提高教师开发、运用、研究民族游戏的能力。

3.感知、体验社区的民族文化氛围,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研究过程

1.游戏环境的规划与材料投放。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如空间、光线、隔断选择、动静分离、场地之间的互动等;材料的投放注意到安全合理,具有渐进性与层次性等。

2.游戏内容体现生活性和联系性:(1)提供既能兼顾幼儿发展个体差异性又考虑幼儿综合发展性的游戏内容;以孩子的游戏兴趣与综合主题课程为依据预设游戏内容;另一方面,从民族文化资源中寻找游戏的素材和内容。(2)生成:由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与材料等生成新的游戏内容,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挖掘民族文化元素与游戏融合,帮助教师树立新的儿童观、课程观,把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融入到游戏活动中,由静变动,多角度、多方法融合拓展。例如: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风俗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植入到孩子记忆和情感深处,游戏中的童谣诵唱成为孩子了解民族文化的又一条途径,实现游戏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

3.教师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生活经验将幼儿园、家庭、社区丰富的资源加以运用、有机整合,对幼儿的游戏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例如在服装城游戏中,先带幼儿参观社区的“民族一条街”“民族服装加工厂”,孩子们收集民族服饰花纹、图案等,大班创设“民族服饰展示厅”,通过“时装秀”“设计师”等游戏,让幼儿感受、表现民族服饰的特点和美。

4.游戏规则的制定。通过幼儿个体、小组、集体共同游戏需要确立规则,促进他们与同伴交往、合作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行为习惯等社会性的形成。

5.游戏的评价。使游戏场地、材料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教师的指导或新材料的投放能激发新的游戏需要;教师能在游戏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有效介入,关注幼儿情绪和需要,倾听幼儿的想法,给予幼儿各种玩法尝试的支持;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方法促进游戏的拓展。

四、研究方法

1.实践体验法。组织幼儿到回族、满族、壮族小朋友家做客,让幼儿在观察、欣赏、感受和交流中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如带幼儿到区穆斯林清真寺感受民族文化,利用回族家长资源参加民族节日,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中进行微缩和再现。

2.环境熏陶法。帮助幼儿创设不同民族文化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习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幼儿。小班的 “民族歌舞秀”; 中班孩子们喜欢的“民族美食街”和“特产超市”;大班的“民族服饰T台表演和DIY作品展示”。

3.情绪感染法。幼儿游戏中感知体验民族文化,在表演、操作、交往的游戏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绪,在游戏活动中同伴、师生之间相互传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4.多形式创造法。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多种尝试、表现情景的认知经验和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在比较不同风格的文化,领悟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大胆运用绘画、泥工、制作、歌舞、语言等各种创造活动表现民族文化。

5.家园协同法。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搜集民族图片资料、声像资料、手工艺品等,请少数民族家长来园为幼儿讲述本民族风土人情、礼仪、节日,弹奏民乐器、唱民歌、跳民族舞蹈;帮助幼儿多通道了解民族文化。

6.观察欣赏法。通过游戏活动对民族文化进行观察、欣赏、感受、体验,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多种方式将理解内容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7.综合组织法。民族文化游戏活动需要教师进行整体设计,合理布局,全面实施,将民族文化内容有机渗透于幼儿的游戏之中。

五、研究成果与收获

1.游戏与民族文化的有效结合与开展课题研究让幼儿与民族文化“亲密接触”,在探索――发现、体验――表达的框架下进行探索游戏,将不同年龄阶段的游戏与民族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促进幼儿认知、语言、社会交往等能力方面的发展,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观察,分析游戏与民族文化融合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究,孩子们对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风俗等方面内容的感受、理解、想象、表现等均有发展。幼儿不仅感知体验到镇江本地域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增进了与少数民族幼儿之间的友谊,而且,激发孩子热爱多民族祖国大家庭和民族文化的情感。

2.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在课程的园本化建构上能继承传统,有所创新,体现本土化、特色化,地域性;在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指导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活动评价的多元性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学习和发展。幼儿园积累了民族文化与游戏活动整合研究的教师观察记录手册、各年龄段的游戏故事(包括幼儿、教师、家长)等丰富的民族游戏化园本课程资料,建立课题研究资料数据库。形成幼儿园“民族特色游戏案例集”、“民族文化与游戏的课题论文集”、“幼儿园民间童谣创编集”;定期在区域内展示民族特色区域游戏活动现场观摩,推广交流课题的研究经验。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朝阳楼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