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生学习自主性小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学习自主性小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是教和学,学是主,教是为学。传统的教育理论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解为“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这种理论视学生为容器,教学是把知识往容器里注入,忽视了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最终压抑了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创设情境,形象地再现教材本身描述过的情境,创造出一种感情浓郁的氛围,使学生有如临其境之感,从而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学激情荡漾、情境交融,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冲动,使学生为之动容、动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诱发创新欲望,发挥个性潜能。这样,课堂教学就达到了赞可夫认为的理想境界,即“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创设情境,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如学习朱自清《春》,我先朗读历代赏春诗:“浸陵血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咏春光・杜甫)“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歌春风・南朝何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咏春雨・杜甫)“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赞春花・宋人宋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唱春鸟・白居易)这样,学生在我充满深情的朗读中,感情早已共鸣,自然展开形象思维,眼前仿佛浮现盎然的春意,使教室春意融融,学生沐浴在春光中,早已迫不及待地到课文中去遨游,去想象,从而陶冶了情操。

二、参与实践,促进自主学习

过去普遍认为只要讲透,学生自然就会了。实际证明,这是极大的误解。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滔滔不绝,机械重复的训练充斥课堂,学生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教师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教学要研究师生互动,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思维的时空还给学生。

教师要变“教”为“学”,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活”起来。如我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先让学生欣赏文章的动画插图,配上朗读,让学生在生动、滑稽的动画中体会各种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等,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要求他们模仿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按不同人物性格特征,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我选文中四个片段,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推荐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他人根据评分标准为表演的同学点评、记分。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昂。有一位学生平时学习较不认真,精神委靡不振,我让他饰演角色中的骗子,他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动作更是生动夸张,让全班同学在一片笑声中分享了安徒生童话的妙趣横生。师生一起客观、公平地评判他们的表演结果,特别是饰演“骗子”的那位同学,看到老师同学投来赞许的眼光,他愉快、自信地跑回座位,从此,精神状态好多了。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表现机会,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主动学习。

三、展开讨论,进行合作探究

学生的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可安排5―8分钟时间,让学生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不提重复性、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至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题或对话形式,而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好巡视指导工作,以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四、鼓励探索,自主质疑

探索是人心灵的需要,而传统注入式教学忽视了这一需要,向学生传授、灌输现成的知识,注重掌握知识的结论,在机械背诵、模仿和大量的习题操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消蚀殆尽。由此,可以说没有了探索质疑,科学也就失去发展的动力,根本谈不上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这早已被史实所证明。爱因斯坦如果没有牛顿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相矛盾的探索质疑,就不会有狭义相对论的诞生。因此,探索质疑,是时展的需要。探索质疑,通过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自主探究,不仅掌握知识的结论,而且懂得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索质疑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引起疑问,获得新的发现。而且学生在质疑探索中的创新发现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感受了发现与成功,并获得了具有个性活动特征的创新体验。如学习王维的《鸟鸣涧》,我鼓励学生敢于向经典、权威挑战,最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四句诗中“山”“春”二字重复了,诗的意境不含蓄、欠优美。这一质疑,学生的思维活跃,涌动着强烈的创造欲和激情,并着手修改。尽管答案不一,但我都一一给以肯定,让他们一一谈出修改的理由。这样,学生不仅锤炼了应用语言的能力,加深了对诗意境的理解,而且充分体会了发现探索的喜悦。

五、利用闪光点,增强自信心

老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可利用的闪光点,更要有冷静、理智的思想,“创造”闪光点。

首先,了解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的特点是为学生利用闪光点的前提和基础。老师要细心观察、充满感情地了解和研究学生,对他们各自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长处、短处及各自的潜在能力心中有一本帐,注意根据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不同点,循循诱导,为他们创造“闪光”的机会。

其次,为学生的“亮点”闪光创设一定的机会是“制造”闪光点的关键。学生的特点是多种多样的,同时语文教学也会牵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参考文献:

[1]刘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125-126.

[2]周文瑾.运用心理诱导,发挥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12:60-61.

[3]陈龙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福建教学院学报,2003.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