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笨花》的艺术结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笨花》的艺术结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世纪之交的长篇小说作家中,铁凝很少提及回到古典文学民族传统。虽然没有资料表明,铁凝在创作《笨花》时受到了传统文学的启发,但是,《笨花》的这种结构特征,仍然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幽灵的魅影在其中闪烁。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章中,曹雪芹给我们勾画了四大家族的大致轮廓,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小说将会全力描写四大家族,而实际写作操作中,《红楼梦》却是以贾家为叙事中心,其他三家被置于背后作帷幕。三家中在正文中出现的人数有限:史家只有史湘云出现在故事中;薛家全家出现,却是寄居在贾家屋檐下,已经纳入贾家的叙事系统;王家基本上没有重要人物出现。这种“以简驭繁”的写作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学常用的手法,倍受称赞。《笨花》的家族叙事,与其说是《战争与和平》式的,不如说是承接了《红楼梦》式的民族叙事传统。小说把笔墨集中在向家,向家十几口人几乎全被浓墨重彩地渲染过,而地位仅次于向家的西贝家,则只是选择刻画了梅阁和时令两个人物。而向家的每一次重要活动或重要事件,总要牵扯着各种矛盾,牵动各个方面,“一击空谷,八方皆应” ,如同贾家一样,向家像一只硕大的蜘蛛,盘踞在蛛网的中央,随着它身行移动,逐渐织就成一面庞大复杂而又井然有序的网,所有与它相触的事物都被网于其中。这是典型的蛛网式网状结构。

《笨花》蛛网式结构的另一个特征,是按照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展开故事。《笨花》生活流的叙事描写,最成功的要算小说开始的“笨花的黄昏”和笨花的窝棚。除此之外,生活流的叙事比比皆是。譬如,第三章向文成给元庆媳妇看病一节。看病故事从“活犄角”的故事讲起,看似讲古,实际上是交代这个可怜女人的病因――其故事隐含着不尽的忧愁和困苦,但是,讲古的方式却以平静的笔趣,控制了汹涌的情感倾泻;接着写元庆媳妇的情人走动儿来请向文成为她看病,这个过程又兼带笨花人对走动儿的窥视,简笔勾勒了农村的人情;接着才写向文成看病,可是看病没有成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而是把笔转向向文成借机以拉家常的方式,教育元庆的儿子奔儿楼孝母,以至唤起奔儿楼对母亲的同情,使他有了服侍母亲的举动;可是,他的母亲毕竟与走动儿有不为世俗称许的关系,所以接下来并没有写奔儿楼陡转孝顺母亲,而是走动儿侍候元庆媳妇。这种写作在每一处关节处都留有余力,显示了叙事张力,颇符合生活的本来面目和日常道德伦理,由活犄角元庆媳妇走动儿向文成奔儿楼元庆媳妇和走动儿,就像蜘蛛结网一样,一格接着一格,自自然然、结结实实、周严密实地缠绕起一面叙事的网络。王蒙曾高度评价《红楼梦》的叙事结构,他说:“这样的结构只能来自生活,来自宇宙和人生的启迪。正因为作者对生活的执着,才写出了每个人物的言谈举止。这种丰满的结构体现着丰满的内容,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剪不断,择不明,写出了很多很多,留下的空白同样很多很多。真是令古今中外做小说的人羡慕啊!” 尽管没有材料证实铁凝在写作中承传了《红楼梦》,但是,对相似民族生活的观察,或许使她无意中接踵于曹雪芹,创作出蛛网式结构小说《笨花》。

蛛网式结构的艺术特点,是笔墨轻重分明,愈接近网的中央,笔墨愈浓,反之,愈远离中心,笔墨愈疏淡。向家人居于网格的中央,所以,向家人着墨最多,西贝家和小袄子次之,然后是甘子明、瞎话、甘运来,再次走动儿、奔儿楼等不一而足。在相同人群中,着墨也不同,向家人中向喜、向文成、取灯着墨最多,然后是同艾、向桂、武备。这一点也与《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方式相似,譬如,有金陵十二钗,还有金陵十二副钗。着墨不同,描画出不同的人物影像,或细致,或粗糙,或活灵活现,或只是一个影子。这种结构营造的艺术画面,就如同中国水墨山水画,愈近愈清晰,直至纤毫毕现,愈远愈模糊,显得阔大辽远。

除了人物,环境描写亦如此。笨花也居于蛛网式结构的中心,在笨花村之外,是保定,是武汉,是江南烟雨。对笨花描写最细致,从个人家事、风土人情到国事沧桑,无所不备,肌理细密,气韵生动,浮动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保定生活虽然涉及军旅和军国大事,焦点仍然是私人的家庭生活,所以把向喜娶二丫头描写得绘声绘色,保定向家小院生活显得风生水起。镜头再往远拉到武汉,镜头就开始向广角拉伸,既描写家庭生活的幸福与烦恼,又不遗漏军旅和政治生活的残酷艰险,诡计多端。在这个视野之外,是向喜江南军旅生涯,完全用简笔勾勒,几乎不成故事。这种结构完全像一张蛛网,愈往外愈疏朗,愈向中心愈紧凑细密;又像投石池塘,愈在中心波纹愈明显,俞远愈微,直至痕迹全无。

《笨花》是一部历史小说,作品展示了从晚清末年一直到抗战胜利五十多年间的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其中频繁现身的就有孙传芳、王占元、吴光新等真实的历史人物。这很容易把小说拖入宏大叙事的窠臼,而且,小说的叙事格局确实具备宏大叙事的架构。然而,同样是历史小说,铁凝面对历史的姿态与进入历史的方式却与许多小说家存在着格外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对小说中心的定位,并以这种蛛网式结构实施了创作意图。小说文本因此以笨花村和笨花人为中心,形成了特殊的中国乡土历史叙事。《笨花》的成功,这种蛛网式结构当分一杯羹。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清]脂砚斋.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10.138.

[2]王蒙.红楼梦启示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87.

作者简介:

甘浩(1972.5~),男,河南罗山人,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