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整形保乳术在乳腺癌治疗的安全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整形保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保乳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美容效果及其安全性。结果:手术后,观察组外观优良率(76.67%)和对照组外观优良率(45.00%)比较明显升高,而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1.67%)、血肿发生率(3.33%)、血清肿发生率(11.67%)较对照组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11.67%)、血肿发生率(13.33%)、血清肿发生率(46.67%)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整形保乳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美容效果显著。
[关键词]乳腺癌;整形保乳术;早期;安全性;有效性
近年来,在早期乳腺癌(early-stagebreastcancer)治疗过程中,保乳手术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术式之一[1]。保乳手术有良好的局部控制率,与切除术所获得的生存率几乎相同,但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美容效果仍达不到患者对美的需求[2]。目前,有多项国内外研究发现[3],在保乳手术中,应用整形技术可有效提高术后的美容效果。因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整形保乳术(oncoplasticbreastconservingsurgery,OBCS)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特选取2011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按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中,年龄32~78岁,平均(55.00±13.07)岁;对照组中,年龄32~77岁,平均(54.60±12.48)岁。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年龄等基线资料没有发现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本研究取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实施;②均对本研究目的知情,并自愿签署了同意书;③均符合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标准[4];④肿瘤直径小于3cm,同侧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或仅有微小转移,无远处转移者。排除标准:①发现其他重要脏器损伤;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多灶性病变。1.2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保乳术:根据美国乳腺外科辅助治疗研究组推荐的切口方案进行操作,切除乳腺癌后,直接缝合腺体。观察组给予整形保乳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肿瘤等因素选择对应的手术方式,整形技术共分为两大类,具体如下:(1)Ⅰ类:适用于切除组织量不超过的20%,皮肤缺损几乎没有,即切除肿瘤后,缝合周围腺体组织,关闭死腔,并重新定位乳晕复合体,使其恢复到最佳的位置;(2)Ⅱ类:适用于切除组织量在20%~50%,伴皮肤缺损,即利用自身乳腺组织修复缺损:①带蒂乳腺组织瓣修复法,适用于直接缝合有困难者,即从皮下脂肪层与胸大肌筋膜层,游离乳腺组织,并旋转、移位游离的乳腺组织瓣,间断缝合乳腺组织,关闭残腔,使重新塑形;②应用周围残余的腺体填补缺损,还包括下蒂倒T整形、上蒂倒T整形、蝙蝠翼整形、J整形、乳晕复合体移位等。利用乳腺以外的组织:①外侧部位缺损,应用侧胸部带蒂脂肪筋膜组织瓣修复法,即游离并旋转背阔肌前缘、侧胸部的脂肪筋膜组织,填充缝合;②下方的缺损修复,应用腹直肌鞘脂肪筋膜组织瓣修复法,即在下皱襞处,游离皮下脂肪组织,向上翻转腹直肌鞘脂肪筋膜瓣,填充缝合。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的美容效果及其安全性。术后美容效果的判断标准[5]:根据我国早期乳腺癌规范化保乳综合治疗研究课题组所制定的保乳治疗美容效果评价标准进行评估,具体如下:①差:双侧水平差距大于3cm,双乳明显不对称,患侧较健侧明显缩小,且外观变形,同时其皮肤粗糙,手感差;②一般:双侧水平差距小于等于3cm,大于2cm,双乳对称,患侧较健侧略小,且外观基本正常,同时其手感略差;③优良:双侧水平差距小于等于2cm,双乳对称,患侧外形、手感与健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且外观正常,同时其皮肤正常。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应当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美容效果比较:手术后,观察组外观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的安全性比较:手术后,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血肿发生率、血清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也随之提高,帮助患者能够尽早进行治疗,为其提供更多的保乳机会,90%以上可获得长期治愈[6]。近年来,在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中,随着保乳手术的开展与普及,已成为标准术式,治疗效果好,但其美容效果欠佳,因此如何维持术后良好的外形,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有研究发现[7],整形保乳术将整形术与肿瘤学相结合,在保证安全切缘,达到根治目的的前提下,通过重塑、非腺体组织填充等整形外科技术,来避免畸形、对形态不满意等情况的发生,提高术后的美容效果。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即手术后,观察组的外观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整形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有诸多优势。在整形保乳术中,由于重新定位了乳晕复合体,因而可不需要矫正对侧来最大限度的保证双侧的对称性,并显著提高的美容效果,改善患者的满意程度[8];应用带蒂乳腺组织瓣修复法,从皮下脂肪层与胸大肌筋膜层,游离乳腺组织,并旋转、移位游离的乳腺组织瓣,间断缝合乳腺组织,关闭残腔,可使术后患侧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9];应用周围残余的腺体填补缺损,如蝙蝠翼整形,适用于局部腺体较少,体积小者,有利于外观的改善;外侧部位缺损,应用胸部带蒂脂肪筋膜组织瓣修复法,可有效避免局部凹陷,同时对体积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10]。在下方的缺损修复中,由于该部位腺体少,传统保乳术难以修复肿瘤切除后遗留的残腔,若强行缝合,极易出现“鸟嘴样”畸形,使乳晕复合体移位,局部也会出现明显凹陷,影响外观的美感[11-12]。而在下皱襞处,应用腹直肌鞘脂肪筋膜组织瓣修复法,可实现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有效维持患者对称性,改善其外观,降低术后畸形的概率[13]。本研究另一结果表明,术后,观察组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血肿发生率、血清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形保乳术中,不应用异体组织,可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同时应用自身腺体或乳腺以外的组织,来修复手术残腔,填补缺损,可促进切口的愈合,使大范围的手术切除不仅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血清肿、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整形保乳术在提高外观美容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平 曹卫 单位:黄石人福医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