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常态下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常态下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2000―2012 年山东省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与消费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ELES),对2004―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和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鉴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趋于保守、享受型比例较低等结论,提出了相应改进建议。

关键词:居民收入 消费结构 关系实证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主要演变特点

(一)经济增长进入高速向中高速换挡期

2012年、2013年全球GDP分别增长0.9%和2.2%,外需萎缩和全球化红利、国内人口红利衰退,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普遍认为,中国GDP增速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均增长9.8%降低到今后一段时期的7%左右。在这一换挡期内,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关键,对收入和消费结构演变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居民收入处于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

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200美元,跨上“上中等收入”台阶,但目前还没有达到人均GDP12276美元的高收入标准。在上中等收入阶段,发展环境、收入阶层、消费心理、社会保障等领域都出现了新特征,如果不处理好与之伴生的矛盾,经济增长将较长期陷入十分缓慢甚至停滞状态。研究收入和消费结构的演变情况,有利于规避拉美国家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

(三)消费结构调整承载扩内需建小康重大使命

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让消费承担应有的推动力,是我国发展转型的关键。我国正全面迈向小康社会,享受型消费逐渐盛行,特别是国家开始实施城镇化、“一路一带”等重大战略,对消费结构可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二、收入结构与消费增长的关系实证

经济增长―收入增加―消费结构高级化―反作用于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在各个时期或不同地区会略有差异。现选取山东为案例实证考察。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S=b0+b1Y1+b2Y2+b3Y3+b4Y4+μ,式中,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支出S为因变量,工资性收入Y1、经营净收入Y2、财产性收入Y3、转移性收入Y4为自变量。用山东省2002―2010年时间段数据(略),用eviews做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S=931.933 +0.6033*Y1 - 2.2299*Y2 + 5.4503*Y3

+ 2.1090*Y4

(1.7501) (-2.1584) (0.7006) (3.0666)

R2=0.997038,整体拟合优度好。F检验值为F=504.9493,大于在5%显著性水平和自由度为k=4、n-k-1=6条件下的临界值F0.05(4,6)=4.53,回归方程总体显著。t检验临界值t0.025(6)=2.447,模型中Y1、Y2、Y3的参数估计值都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Y1、Y2、Y3对S的影响都不显著,只有Y4对S的影响显著。

结果表明,转移性收入(Y4)是影响家庭总支出的重要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居民倾向于将之用于消费,从而引起家庭支出明显增加。工资性收入(Y1)属于刚性消费的主要来源,且基数大,增量部分更多用于积累,对消费的贡献不大。经营净收入(Y2)可能是企业用于扩大再投资,财产性收入(Y3)则被居民用于长期储蓄,两者对当期支出的影响都不大。

三、收入与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结构从满足基本生存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是必然趋势。我国的消费结构变化情况如何?本文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此作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及数据选取

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ELES)。该模型假设消费者对各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取决于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基本表达式为:Vi=PiXi+bi(Y-ΣPiXi),i=1、2…n (1), 式中Vi 为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支出额,Pi为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Y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PiXi为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基本需求支出额,bi为收入用于各类基本需求后的余额中追加购买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比例,即边际消费倾向,显然0≤bi≤1,Σbi≤1。由于PiX0i不易得到, 因此将(1)式变形,令ai=PiXi-biΣPiXi (2),将(2)式代入(1)式得:Vi=ai+bi+biY (3),式中ai和bi是待估计参数。从(3)式可以看出,这是以人均可支配收入Y为自变量,Vi为因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选取我国城镇居民7个收入阶层(最低收入户、较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较高收入户、高收入户),在2004―2012年,用于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和其它杂项等8个类别的人均现金支出,可得到每年的7×8个截面数据(略)。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基于我国城镇居民7个收入阶层各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7个阶层用于8个消费类别的现金支出数据(即7×8截面数据),用公式Vi=ai+bi+biY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可得到参数bi,也就是各年各类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见表1。各年8个类别的边际消费倾向合计,就是该年总的边际消费倾向。

表1中各参数估计值ai 和bi均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R2较高。可以看出,2004―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总的边际消费倾向从0.55下降到0.49,居民消费趋于保守。食品、交通通讯、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处于前三位,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逐年下降,并在2010年开始低于交通通讯,说明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之余将收入更多地支出到交通通讯和其他服务性上,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医疗、文娱等现代享受型消费的倾向不高,且这些年有下降趋势。

(三)基本消费支出分析

消费需求可分成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两部分。基本消费需求的计算,可以利用对模型构建中的(2)式ai=PiXi-biΣPiXi两边求和得:ΣPiXi=Σai/(1-Σbi)(4),将(4)式代入(2)式,就能可得到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消费支出:PiXi=ai+biΣai/(1-Σbi)(5),将表1已求得的ai、bi值代入(5)式,得到2004―2012年八类商品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见表2。

表2显示,我国城镇居民的基本消费支出从2004年的3874元增至2012年的8132元,9年间增加到原来的2.1倍,这为消费结构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基本需求总支出占实际消费性总支出的比重,即表2中的合计项,是反映居民生存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程度的指标。近9年来,生存性消费比重从2004年的58%不断下降,最低时降到2010年的49%,到2012年略有抬升。总体上,基本生存性消费比重维持在52%左右。

(四)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消费结构可用各类基本消费支出占实际消费支出(从国家统计局数据上直接获取)的比重来衡量。利用表2的各类基本消费支出数据除以对应的实际消费支出,可求得该比重,见表3。

表3中超过50%的项目有食品、医疗、文娱这3项,说明我国城镇居民食品、医疗、文娱的消费质量有待改善。食品基本消费占食品实际消费的比重约75%左右,食品享受型消费的比例偏低,只有25%。9年来,家庭用品、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的基本消费比例有所上涨,其它5个项目的基本消费比例有所下降,特别是居住、交通、杂项等项目支出已经向享受型消费过渡。

四、结论与建议

对最近10年来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演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转移性收入对家庭支出增加的贡献明显,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对家庭支出增加的贡献并不明显。这可能是模型设置问题,也可能是收入结构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正在发生变化。

二是2004―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总的边际消费倾向从0.55下降到0.49,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意愿不足。消费结构有所改善,但医疗、文娱等项目的享受型消费程度不高。

三是基本消费支出水平较快提高,从2004年的3874元增至2012年的8132元,基本生存性消费比重总体上维持在52%左右。

四是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中有75%用于满足基本生活,享受型消费的比例只占25%。相对而言,居住、交通、杂项等项目的享受型消费支出较高。

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关注收入结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一方面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消费能力,一方面要挖掘工薪阶层、企业经营者的消费潜力。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困扰居民消费的养老、医疗、就学等问题,提高居民消费信心。三是培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消费热点,提高享受型消费比例。四是鼓励改善食品供应结构,促进居民食品消费从温饱型向健康享受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初兵,王康.天津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8(10)

[2]周俊玲.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7(7)

[3]黄赜琳,刘社建.基于ELES 模型的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变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6)

(杨甜,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金融系保险专业。研究方向:宏观经济、金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