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区糖尿病的治疗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区糖尿病的治疗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一组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引起心脑血管病、肾病眼底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压的综合达标,减少并发症。然而,我国糖尿病达标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基层临床医生对糖尿病的治疗还存在许多误区,现对糖尿病的治疗误区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基层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治疗水平。

不重视健康教育:目前,许多糖尿病患者因为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沉痛代价,多数糖尿病患者在得到明确诊断之时已经不知不觉的在患糖尿病中走过约7~10年时间。许多人不知道糖尿病应该怎样检查、怎样处理或者有病乱投医,听信巫医、假药、祖传秘方的包治根治宣传,使病情一直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而任其发展。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咨询糖尿病相关知识,有些患者已经患病很多年曾在多家医院治疗竟对糖尿病知识一无所知。主要是基层临床医生只重视用药不重视教育。如:对糖尿病饮食方面只告诉少吃点,具体什么要少吃,吃多少,什么时间吃没有说清,结果造成肾病加重,血脂、血压、尿酸升高,血糖波动增大,患者治疗信心降低。运动方面只告诉多活动,但具体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哪些病人适合哪种运动方式交代不清。结果造成一部分糖尿病人发生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部、脑梗塞、眼底出血等不应该的后果。因此,必须大力开展糖尿病教育,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使社区临床医生懂得如何预防、如何检查、如何治疗、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对糖尿病人来说,通过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教育使病人掌握防治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如饮食怎样控制,适量运动和药物、胰岛素的合理应用,经常检查的项目及时间,如何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单一降糖药物常规剂量血糖不达标,未及时联合用药:有些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高达16mmol/L.医生仍单用一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时就加大剂量,单一药物大剂量使用时其副作用也明显增加,单一药物治疗效果逐年减退,长期效果差。联合用药的优点:①改善糖代谢,长期良好的血糖;②控制保护 b 细胞功能,延缓其衰退;③减轻胰岛素抵抗;④延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联合用药的原则:①单一药物疗效不满意;②联合应用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③发扬不同类型药物的优点或特点;④减轻不同类型药物的不足之处;⑤减轻不同类型药物的不足之处; ⑥减轻不同类型药物的不足之处;⑦提高药物疗效,增加药物安全性;⑧一般联合应用 2 种药物,必要时可用3种药物。

治疗不达标:基层临床医生在诊治糖尿病患者过程中认为空腹血糖降到7.0mmol/L以下即可,未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有无糖尿病并发症或伴发病等个体化因素。糖尿病控制目标: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的应用偏晚:由于基层临床医生对胰岛素制剂药理知识不是很熟悉,应用上有很多顾虑,加上病人对胰岛素制剂的排斥心里,很多病人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多种药物联合还不能达标也没有应用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之一,对于胰岛素的应用遵循早用早好,晚用晚好,不用不好的原则。只要具有适应症,尽早应用。胰岛素不是精神依赖性药品不会成瘾。胰岛素应用适应症:①1型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经过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急性并发症极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应激情况(严重的感染、外伤、大中型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急性期等);新诊断的重症2型糖尿病早期可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③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④其他类型糖尿病:胰源性、肝源性糖尿病等。[2]

对病人缺乏管理和跟踪服务:大多数临床医生给病人检查诊断开药后,整个诊疗过程就算结束。至于病人吃过药后效果如何,有没有药物不了反应等知之甚少。对病人的复诊缺乏监督,使病人放任自流。有的长期不化验血糖,有并发症了还不知道,所以建立糖尿病病人档案,专人跟踪管理,提高治疗的科学性。

调动病人参与治疗的主动性不够:美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强调指出,对糖尿病的治疗要组织一个团队,主力队员是患者。我们现在对糖尿病治疗还是以医生为主,病人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由于病人对自己疾病不了解,那么主动参与意识就差,治疗效果就不会理想。启发调动病人掌握自我检测、自我管理、真正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总之,基层临床医生应不断加强对糖尿病诊治的正确认识,认真解读指南并积极应用于日常诊疗工作中,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及对药物的敏感性,采用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运用综合防治原则,提高对糖尿病的治疗达标率。

参考文献

[1]马学毅.现代糖尿病诊断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3(6):358.

[2]廖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2):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