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殒云》DE实验历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殒云》DE实验历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虎和大象不算新人了,《大众DV》创刊号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而他们的片子《殒云》创作年代则更要早些。这次在平遥DV影像展上,《殒云》的放映却是圆了象和虎多年的梦。在经历了影片“隆重”上映和研讨会的“洗涤”之后,这部片子成为众目焦点。大题目“殒云”炸在屏幕上时,已经暗示了片子会给你有很大的视觉反应:镜头相当摇晃。殒云者,晕晕也。意义不重要,关键是给你营造的情绪。虽然《云》已有六七年的芳龄,但其中的实验性丝毫不减当年。

一虎刚协助拍完《太阳照常升起》,又日理万机地忙开来,好在大象挤了些时间,我们有幸邀请他做客“VA前线”,谈谈《殒云》的幕前幕后,以及他们影像中的实验。希望这不是什么意识形态之类的严肃话题。

说说《殒云》的开始吧。

当时和一虎去看了一个话剧《非常麻将》。大意是四个人打麻将,三个人都参与了谋害其中一个人的凶杀,但是这三个人相互之间都不知道。第二天大家都装着与自己无关,还是在同样的地点等着这个人来打麻将。这个心理悬疑故事,听起来特别的精彩,但是最后的话剧效果却很糟糕。

回家的路上,我们就聊关于故事的叙述。我以前想过一个故事,本来想写成小说,后来觉得不适合。一虎则说他一直想重新剪一遍《双面情人》(又叫《滑动的门》,女主人公早上离家坐地铁,分两条线叙述赶上地铁和没赶上地铁之后发生了不一样的人生故事,虽然这两段叙述到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他想把进地铁和没进地铁开始设置双屏,做成不一样的拍摄方式。他说我的故事就很适合用这种拍摄方式。

这是2000年3月28日,我记得很清楚,然后下车我就说,那咱们就拍电影吧。5月30日那天我们拍了第一场戏,拍了七个月,剪了十个月。2001年8月29日片子终于正式出炉。

“单机王”和“剪刀手”

片子怎么分工的?

一虎拍,我剪。我也担任了一部分的演出。

我们也没有什么概念,也不会做分镜头本,拿了一个特别小的自动机器――TRV10,其中有一场吃饭的戏,有一大帮朋友我们就说也一起试试机器,大家吃吃饭,放松一下,也适应一下镜头。然后让一虎把场景拍下来再去决定怎么去实施。

一虎一直在拍。他不止没喝醉,他连饭都没吃。一开始大家对着镜头还比较矜持,慢慢就忘记了,有吵架还有把饭馆砸得乱七八糟的总共两个多小时,第二天我们回放这些片子,发现现场的整个张力很好,因为一虎对镜头的概念非常清楚,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只有一个机器,但是号称“单机王”的一虎跟着现场的气氛抓主体的能力特别好,最后我们把这段素材剪成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状态00530》。然后又把它剪成十分钟不到的一个片段,作为《殒云》中的一个场景。那种情绪“演”得特别好,我们都不是职业演员,再让我们重演一遍肯定演不出来。本色出演非常真实。

后期为什么花了那么长的时间?

当时做后期不像现在这么简单,2000年的时候非线编都是好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一台,买不起也租不起,我们连电脑都是借来的。

其中有大量的晃动镜头,别以为我是用了什么插件把每一帧自动剪碎了加入黑屏,其实全是我用premiere一点一点剁的,然后一帧一帧加入黑屏,再一帧一帧拖过去。作音频的时候也有部分声音在gold wave和wave laborary里被我剪碎了,重新加进去。我们在放映的现场也依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两边的声音。

双屏分了八年

《殒云》的双屏有什么特点?

在片子上的花销也就是四千多元钱,现在要有人给我这些钱让我拍个片子,打死我也不干。那时候也真是年轻什么都不怕,今天我要是设计的东西不能实现一定不会死磕,但那时就没想那么多。我们期望的是双屏效果,实际是可以按照双屏做,但没有办法按照双屏播。因为需要两个屏幕之间的每一帧完全能够对得上,这在那时几乎是不能实现的(也是资金和技术不能完全契合,直到去年给佳能做东西时我们才算真正更新了一整套的工作站。在暴风影音播放软件、nVidia显卡,还有输出格式等等方面都做了调整)。我们只能把两个缩在一个屏幕里放,非常别扭。后来在西安美院的小礼堂第一次放映《殒云》,包括2003年在北京798放映的时候,都是在一个屏幕里。

因为最后的结尾一个屏幕里男左拿了一把玩具枪开了一枪后,另一个屏幕里男右倒地身亡。我没有办法容忍技术的问题,一秒都不能差,必须完全的精确。

八年了,双屏终于分开,然后今年带到平遥。之前我们也没有在那么大的影院放映过,那天晚上我们在二针礼堂调设备到十一点多,当硕大的片名爆炸式的出现在偌大的空间里时(当时真觉得那是史上最自恋的字幕),终于实现了真正的双屏!我和汤一虎高兴得满屋子蹦。

《殒云》达到了你们的期望值么?

我们对它可以说是百分之百满意。在此之后我们做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片子:商业、非商业、纯视觉效果的或是纯剧情,但是电影正如人们所说是一个很遗憾的艺术,因为它总是可以被反复的修改。虽然经过六七年再看《殒云》会觉得当时的剪辑和特效可以修改的地方很多,无论修改与否我都认为本质上已经是百分之百的传达了我们的意图。

形式和内容

既然你无意让观众接收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剧情或者故事框架,为

什么你还要设计一个剧情在片子里面?

在拍摄之前我们就有过关于叙事的讨论,我们想知道,形式是否可以大于内容?比如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通常故事结构都非常简单,都是一些隐藏的线索,你有无注意到关系并不大,但是形式非常的眩目。这种效果却非常能传达导演的意图。我们也想知道,如果形式可以大于内容,能够大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是一个故事片,它的内容能够降低到多少?

我们就此想要做一个实验,在剧情上最大限度的压缩或是减少故事内容,最大限度的强调形式。所以你可以看见两个屏幕里,其中一个只有十几个长镜头(像候孝贤在小场景、安哲普罗斯在大场景都使用十几分钟的长镜头,但这些长镜头都是运动的),而(《殒云》中)右侧屏幕每个镜头都几乎是静止不动的,最长的一镜头达到28分钟,而且人物在其中也几乎没有动作;而另一边屏幕是一万多个不停晃动的剪辑镜头,晃到极致甚至是拍的所有不晃的镜头全都被我剪碎了插了黑帧。

对你们而言,《陨云》属于什么类型的影片?

《殒云》肯定不属于video art,像我们以前做过的《印象・刘三姐》。《殒云》还是应该算剧情片,或者说实验剧情片。在影片的故事里,四天所发生的事情几乎完全一样,我们拍主人公在皇城根走,确实是拍摄了四遍。每一条拍了七八遍。男左男右每天都是一样的生活,情节被极尽所能的压缩。其实我们设计了非常多的小细节,有些特意不让人看出来,很隐藏的被视觉所掩盖,如果你一直看完,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它本身是一个半纪实的和实验的混合体。

你认为实验片的标准是什么?

还是从两个角度来说吧。从受众那方面来讲,实验片应该具有不一样的观看体验。就像德国上个世纪曾有一个导演做过实验,整个放电影的过程中一直是红色的屏幕,而后观众开始有吹哨、喊叫、甚至有砸椅子和打架的行为,因为红色直接引向暴躁的情绪。它就是给你不同甚至是震惊的观看体验。又例如《time code》的四屏形式、《俄罗斯方舟》的超长镜头、《人咬狗》里伪纪录片的形式,还有《不可逆转》,尽管它是个商业片,但同样具有实验的观看意义。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讲,就是首先你设定一个题目,然后你尝试不同的方式看是否能达到你预期的结果,并且发现这种方式的延展性。曾有人做过实验,通过高分贝或单一频率的噪音可以导致人的神经紊乱,200分贝的噪音可以把水泥墙砸一个洞。其实我们也是在做一种实验(是用影像来做,而不是观念、或是文本),看它究竟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生理影响。过于稳定或是过于晃动的镜头其实都会对人的情绪造成很大的波动。

我们把两端都做到极致,很难说有什么意义。但是实验就是这样,都成功就不叫实验了。可能我们的实验有些偏激,但是我们希望在这里面来尝试。

“单机王”和“剪刀手”

片子怎么分工的?

一虎拍,我剪。我也担任了一部分的演出。

我们也没有什么概念,也不会做分镜头本,拿了一个特别小的自动机器――TRV10,其中有一场吃饭的戏,有一大帮朋友我们就说也一起试试机器,大家吃吃饭,放松一下,也适应一下镜头。然后让一虎把场景拍下来再去决定怎么去实施。

一虎一直在拍。他不止没喝醉,他连饭都没吃。一开始大家对着镜头还比较矜持,慢慢就忘记了,有吵架还有把饭馆砸得乱七八糟的总共两个多小时,第二天我们回放这些片子,发现现场的整个张力很好,因为一虎对镜头的概念非常清楚,在整个拍摄的过程中只有一个机器,但是号称“单机王”的一虎跟着现场的气氛抓主体的能力特别好,最后我们把这段素材剪成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状态00530》。然后又把它剪成十分钟不到的一个片段,作为《殒云》中的一个场景。那种情绪“演”得特别好,我们都不是职业演员,再让我们重演一遍肯定演不出来。本色出演非常真实。

后期为什么花了那么长的时间?

当时做后期不像现在这么简单,2000年的时候非线编都是好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一台,买不起也租不起,我们连电脑都是借来的。

其中有大量的晃动镜头,别以为我是用了什么插件把每一帧自动剪碎了加入黑屏,其实全是我用premiere一点一点剁的,然后一帧一帧加入黑屏,再一帧一帧拖过去。作音频的时候也有部分声音在gold wave和wave laborary里被我剪碎了,重新加进去。我们在放映的现场也依据观众的反应来调整两边的声音。

双屏分了八年

《殒云》的双屏有什么特点?

在片子上的花销也就是四千多元钱,现在要有人给我这些钱让我拍个片子,打死我也不干。那时候也真是年轻什么都不怕,今天我要是设计的东西不能实现一定不会死磕,但那时就没想那么多。我们期望的是双屏效果,实际是可以按照双屏做,但没有办法按照双屏播。因为需要两个屏幕之间的每一帧完全能够对得上,这在那时几乎是不能实现的(也是资金和技术不能完全契合,直到去年给佳能做东西时我们才算真正更新了一整套的工作站。在暴风影音播放软件、nVidia显卡,还有输出格式等等方面都做了调整)。我们只能把两个缩在一个屏幕里放,非常别扭。后来在西安美院的小礼堂第一次放映《殒云》,包括2003年在北京798放映的时候,都是在一个屏幕里。

因为最后的结尾一个屏幕里男左拿了一把玩具枪开了一枪后,另一个屏幕里男右倒地身亡。我没有办法容忍技术的问题,一秒都不能差,必须完全的精确。

八年了,双屏终于分开,然后今年带到平遥。之前我们也没有在那么大的影院放映过,那天晚上我们在二针礼堂调设备到十一点多,当硕大的片名爆炸式的出现在偌大的空间里时(当时真觉得那是史上最自恋的字幕),终于实现了真正的双屏!我和汤一虎高兴得满屋子蹦。

《殒云》达到了你们的期望值么?

我们对它可以说是百分之百满意。在此之后我们做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片子:商业、非商业、纯视觉效果的或是纯剧情,但是电影正如人们所说是一个很遗憾的艺术,因为它总是可以被反复的修改。虽然经过六七年再看《殒云》会觉得当时的剪辑和特效可以修改的地方很多,无论修改与否我都认为本质上已经是百分之百的传达了我们的意图。

形式和内容

既然你无意让观众接收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剧情或者故事框架,为

什么你还要设计一个剧情在片子里面?

在拍摄之前我们就有过关于叙事的讨论,我们想知道,形式是否可以大于内容?比如彼得・格林纳威的电影,通常故事结构都非常简单,都是一些隐藏的线索,你有无注意到关系并不大,但是形式非常的眩目。这种效果却非常能传达导演的意图。我们也想知道,如果形式可以大于内容,能够大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是一个故事片,它的内容能够降低到多少?

我们就此想要做一个实验,在剧情上最大限度的压缩或是减少故事内容,最大限度的强调形式。所以你可以看见两个屏幕里,其中一个只有十几个长镜头(像候孝贤在小场景、安哲普罗斯在大场景都使用十几分钟的长镜头,但这些长镜头都是运动的),而(《殒云》中)右侧屏幕每个镜头都几乎是静止不动的,最长的一镜头达到28分钟,而且人物在其中也几乎没有动作;而另一边屏幕是一万多个不停晃动的剪辑镜头,晃到极致甚至是拍的所有不晃的镜头全都被我剪碎了插了黑帧。

对你们而言,《陨云》属于什么类型的影片?

《殒云》肯定不属于video art,像我们以前做过的《印象・刘三姐》。《殒云》还是应该算剧情片,或者说实验剧情片。在影片的故事里,四天所发生的事情几乎完全一样,我们拍主人公在皇城根走,确实是拍摄了四遍。每一条拍了七八遍。男左男右每天都是一样的生活,情节被极尽所能的压缩。其实我们设计了非常多的小细节,有些特意不让人看出来,很隐藏的被视觉所掩盖,如果你一直看完,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它本身是一个半纪实的和实验的混合体。

你认为实验片的标准是什么?

还是从两个角度来说吧。从受众那方面来讲,实验片应该具有不一样的观看体验。就像德国上个世纪曾有一个导演做过实验,整个放电影的过程中一直是红色的屏幕,而后观众开始有吹哨、喊叫、甚至有砸椅子和打架的行为,因为红色直接引向暴躁的情绪。它就是给你不同甚至是震惊的观看体验。又例如《time code》的四屏形式、《俄罗斯方舟》的超长镜头、《人咬狗》里伪纪录片的形式,还有《不可逆转》,尽管它是个商业片,但同样具有实验的观看意义。

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讲,就是首先你设定一个题目,然后你尝试不同的方式看是否能达到你预期的结果,并且发现这种方式的延展性。曾有人做过实验,通过高分贝或单一频率的噪音可以导致人的神经紊乱,200分贝的噪音可以把水泥墙砸一个洞。其实我们也是在做一种实验(是用影像来做,而不是观念、或是文本),看它究竟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生理影响。过于稳定或是过于晃动的镜头其实都会对人的情绪造成很大的波动。

我们把两端都做到极致,很难说有什么意义。但是实验就是这样,都成功就不叫实验了。可能我们的实验有些偏激,但是我们希望在这里面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