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测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测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东北地区是拥有147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21 亿人口的行政区,地市行政区数达到36个,各地区发展水平复杂多样。由于文化、地理、区位、交通发展条件不同,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较大。通过建立东北地区三省34个地级市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指标体系,对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提出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镇化;区域差异;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32-02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已由最初的 35.87%(1980 年末)增长到52.68%(2013年末),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现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前列。然而,成果背后同样存在着隐患,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问题显著,成为严重制约东北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性因素。新时期下,东北地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如何推动东北地区城镇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差异是当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力求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城镇化过程与农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人口结构,社会生活,资源环境,城乡统筹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相联系,并遵循全面性、系统性、代表性、可行性、可比性原则,选取以下14个指标构建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主成分分析

研究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的对象主要是东北三省34个省辖市。为了全面准确对东北地区34个主要城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价,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统计年鉴(2007―2014)》、《吉林统计年鉴(2007―2014)》、《辽宁统计年鉴(2007―2014)》、《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4》等。

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值及排名,如表2。并根据表2来分析东北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表2中城市的得分0分只是一个分界点,代表整个东北地区的一个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在 0 以上的地区,说明其城镇化水平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在 0 以下的区域,说明其城镇化水平低于平均水平。

因此,东北地区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大于 0)的地区有16个,排名顺序从高到低分别为大连、大庆、沈阳、盘锦、本溪、铁岭、辽阳、鞍山、长春、松原、哈尔滨、辽源、吉林、营口、抚顺、通化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低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小于 0)的地区有18个,排名顺序从高到低分别为丹东、七台河、葫芦岛、锦州、白山、四平、绥化、双鸭山、朝阳、齐齐哈尔、白城、牡丹江、阜新、佳木斯、鸡西、伊春、鹤岗、黑河市。

按照省份划分,辽宁省14个市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最高,为0.228 634,其次是吉林省城镇化水平平均得分0.017 643,黑龙江省-0.343 3为最低。可以看出,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比较落后,总体城镇化水平不高。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一主成分F1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6项指标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主成分F1主要解释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可以概括为经济发展城镇化指标。第二主成分F2在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每万人公共交通车数量3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主成分F2主要解释生活质量城镇化指标。第三主成分F3在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F3主要解释资源环境城镇化指标。第四主成分F4在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项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主成分F4主要解释基础设施城镇化指标。第五主成分F5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指标上的因子载荷量较大,所以F5主要解释人口城镇化指标。根据各主成分得分情况,可计算得出各要素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状况,见表3。

生活质量城镇化得分的极差和标准差最大,因此,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差主要表现为生活质量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其次是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城镇化水平差异;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异相对较小。

三、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大中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辐射力的增强。一般说来,城市的辐射能力越强,辐射半径就会越大,对其周围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也就越大。当作为经济增长极的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客观上存在着生产要素扩散的要求,而扩散效应将会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心城市周边区域城镇化的发展。

(二)推动中小城市、小城镇建设

东北地区主要区域中心城市以其较强的经济发展能力、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城市建设水平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不仅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还起到承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任。东北地区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有选择地选取若干中小城镇,通过提高城镇发展功能,集聚生产要素加快发展,提升中小城镇的产业承载能力。

(三)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化

发展农业现代化,应突出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和特色化,以农业现代化、合作化、产业化、特色化为主轴,以特色中小城镇和乡镇工业园区为两翼,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业来带动农村工业化。如今,农产品深加工业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乡镇工业园区承载农产品深加工业项目,也实现了产业集聚,带动了中小城镇发展,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实现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 蔡霞霞.新疆南疆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D].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大学,2013.

[2] 王良健,罗湖平,周克刚,高鸿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的量化分析[J].西北人口,2005,(6):2-5.

[3] 张丽琴,陈烈.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

[4] 欧向军,峰,叶嘉,杨恒,顾秋芸.江苏省城市化质量的区域差异时空分析[J].人文地理,2012,27 (5):76-82.

[5] 鲁凤,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