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趣味化,多层化,多元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课堂上教师充满激情,师生互动,充满探究和研究的氛围,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在作业设计上,许多教师观念依然陈旧,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和习题集,投入到作业设计上的精力微乎其微。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内容新颖、有趣,形式多样,有层次性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个问题应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
如何在学生作业设计上落实新课标精神呢?下面笔者谈谈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轻松、持久地集中学习。新课标要求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笔者在设计作业时,尽量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尽量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以游戏、儿歌、故事、谜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更有趣味性。
例如:学习“圆周率”后,可布置学生上网收集有关数学家祖冲之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数学大国的历史。
又如:学习了“数的整除”这单元后,我用这单元的知识把某学生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了一道竞猜题。
某学生的家庭电话号码为7位数,每个数字依次是:
()2和3的最小公倍数
()5的最大约数
()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
()一位数中最大的质数
()8的最小倍数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最小的奇数
()比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少1的数
学生根据这些条件,猜出了“65978210”这个号码,果然是某学生家的电话号码。这样把作业寓于猜谜之中,让学生“吃”得有滋有味,使学生在“乐”中求知。在此基础上,再适时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进行设计包装,考考大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提高了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都想通过自己提出的“挑战性”问题“难倒”同伴,这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由于受天赋、家庭、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中,笔者一般把作业分成三个层次,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低层次的学生: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中层次的学生:有变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馈;对高层次的学生:多变化、有综合、主动走、促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作业:
A.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6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周长4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C.学校要在操场上用16米长的栏杆围成一个每条边的长度都是整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花坛,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怎样围花坛里种的花最多?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进行练习,诸如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C,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中等生可选B,有利于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后进生可选A,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用于巩固新知。对学生练习的分层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不同程度地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样的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三、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因此,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解题,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参与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丰富数学学习的经历。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1.观察性作业。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观察它们是否有对称轴,数出或说出有几条对称轴。这个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观察,设法收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找到自己熟悉的图形中隐藏的对称轴,并在交流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2.调查性作业。如学习人民币之前先让学生去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从而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知各种物品的价位。学习了人民币元、角、分后,让学生到超市购物,算一算自己购买的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钱?又如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学校每年都要测量学生的身高,这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计:(1)指导学生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进行汇总。(2)从汇总后的数据中发现信息。比如,最高(最大值)、最矮(最小值)、相差多少(极差),大部分同学的身高是多少(众数)等。(3)在整理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做数学作业。
3.探究性作业。如教学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一道探索题:如何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对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问题,可以转化为等体积的规则物体测量。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可以准备一个有刻度的容器,先注入一些水,然后把土豆放入水中,观察水面高度上升的情况,再根据公式计算出土豆的体积。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等量替换的思想,这样不仅使学生思维活跃、理解深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探索验证中品尝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4.开放性作业。如:0.5()=500(),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可以填几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你还能设计这样类型的题目吗?让学生自己设计:如0.5()=50()0.5()=5()。又如:我校四年级师生325人要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旅游公司有大客车和小客车,大客车每天每辆需1000元,限乘40人;小客车每天每辆需650元。限乘25人。你认为怎样安排车辆合适?这样能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础理念为先导,充分关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个性差异,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把素质教育的思想寓于作业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挖掘学生的潜能,并在完成好作业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发展创造的舞台,成为他们思维发展的乐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