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握感控新脉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感控新脉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医院感染的破坏力,让医院管理人员如履薄冰、防不胜防。而医院感染并非不可驾驭,关键是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管理,在医院层面上构建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

循证感控

督促临床工作人员通过实施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感染预防方法,降低院感危险因素,防止院感发生,应该成为感染管理的重点。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对于重症或者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每2~6小时一次的洗必泰擦拭或者冲洗口腔粘膜,没有反指征患者采用床头抬高至30~45度,可以分别减少肺炎发生约50%;对于留置深静脉导管患者,避免股静脉插入、插入处皮肤用洗必泰消毒、最大无菌屏障如操作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尽早拔出导管等组合预防方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可以减少80%以上;对于手术患者,正确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去毛发、持续时间较长的手术采用术中保温、控制术中血糖水平等组合预防,可以显著减少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率。

相反,研究表明,一些传统方法对预防医院感染无效。比如每24小时更换呼吸机螺纹管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无效;层流手术室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无明显效果;抗菌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时多次使用不比单次使用有效。

过去十几年积累的感控证据,对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医务人员尚未真正重视感控,仍停留在做空气培养和查阅病史的阶段。落后的理念和无效的预防方法,使医生对医院感染和防控工作漠不关心。

如何让临床一线工作人员接受并实施新感控措施,鼓励他们积极了解感控动向,学习感控证据,是落实行动的前提和基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复旦中山医院”)十分重视感控新知识和新理念的传播。医院采用张贴全市统一的感控和手卫生宣传壁报,发放“上海市住院病人与探视人员感染预防须知”;利用院内闭路电视,循环播放感控视频讲座;每年制作发放医院微生物标本细菌分离和耐药监测小册子等,实施多种形式宣传医院感染和防控知识。除了每年固定的2~3次传统课堂教学,在过去的6年中,医院为住院医师举办了两期互动式感控系列讲座,每期10堂课,共30学时。近3年来,医院还向各病区发放了两部指导建立循证感控方法的重要工具书,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

过程监控

医院感染总体发病率和漏报率,曾经是中国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监控的两大指标。按规定,三、二、一级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分别低于10%、8%和7%;漏报率均应低于10%。而实际上,想要精确获取反映结果监控指标的这两项数据,绝非易事。此工作会耗费感控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其他更重要工作的开展;且存在监测数据准确性差、缺乏可比性等不足。

复旦中山医院是中国最早提出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过程监控比结果监控更重要”理念的医院,并且率先制定了一系列医院感染管理的过程监控指标。

过程监控指标规定,必须监测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插管相关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核心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医院从重症患者床头抬高的依从性、不同人群的手卫生依从性、抗生素术前1小时之内预防性使用的依从性等入手。过程监控目的是防患于未然。由关注“结果”监测转向关注“过程”监测,真正体现感染预防的关口前移。

在此还需指出,由于当前中国医院感染领域中,要求常规监测的数据繁多,不少监测项目仍缺乏循证医学支持,如普通病区中每3个月一次的常规空气微生物监测。由于医疗和人力资源有限,哪些项目有意义,哪些项目可以成为过程监测指标,哪些项目没有意义必须淘汰,这些均应定期进行评估。医院感染监测也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切勿“为监测而监测”,应明确监测的目的是为后续的干预提供依据,绝不可耗费时间收集大量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数据,成为垃圾数据的奴隶。

提升综合处置能力

不少国际医院感控专家认为:“对于很多大型医院来说,医院感染爆发不可避免。因此,良好的感控应该是指没有因低级错误导致医院感染恶性事件或医院感染暴发出现。”

殊不知,在目前条件下,一所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如果连续多年没有报告过医院感染爆发,并不能说明该医院的感控工作出色,而是反映出此医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可能出现了严重故障。

过去十年来,复旦中山医院曾监测到过多起疑似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其中包括8例疑似诺如病毒感染爆发、3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爆发,以及4例疑似艰难梭菌感染爆发等。这些都是通过部门间的即时现场会议、沟通协调和快速处置等措施,使感染爆发扑灭在萌芽时期。

医院感染涉及的相关部门非常多,几乎涵盖所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行政管理和后勤总务部门。从手卫生、各种消毒灭菌技术到个人防护用品、多种隔离技术、医疗废物管理、职业安全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从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临床和环境微生物监测、感染预防措施的过程监测到中央空调系统、层流手术室、医疗用水的管理和血源性感染防控;从如发热、肠道、肝炎、结核门诊等传染病管理、如ICU、内镜、口腔、手术室等重点部门管理、标准预防和疫苗接种到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多重耐药菌管理、抗菌药物管理、医院感染爆发防范和感控知识的培训教育等……依靠每年两三次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让相关部门负责人正确认识和重视感控问题,发现问题随时沟通,才是现实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复旦中山医院职能和业务科室的负责人都参加过150学时的“中层干部管理培训班”,沟通协调能力较强,也为快速高效地处置医院感染及相关事件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医院通过医务处、药剂科、感控科、微生物实验室、信息中心等多次协调会,使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以及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等监控指标,达到或者基本达到相关监控要求。

感控团队建设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全球第一位患者安全运动倡导者Didier Pittet教授指出,在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医院感染问题已越来越复杂,像上世纪那样依靠护士和医生单枪匹马,或者仅仅依靠医生和护士组成的简单团队,已经无法有效应对。因此,必须建立由感染病医生、护士以及微生物、流行病学以及信息系统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强有力团队。

复旦中山医院是中国最早系统开展医院感染监控的医院。根据国际先进经验,在中国率先推行建设了由负责病原学诊断的微生物实验室、负责治疗的感染病科,以及负责预防的医院感染管理科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新型感染防控与诊治模式,有很强的处置感染的综合能力。

1999年,上海市卫生局把新成立的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挂靠于复旦中山医院,此中心近6年连续被评为市优秀质控中心。

可以说,复旦中山医院见证了中国感控工作的起步、成长、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其中有艰辛与波折,更有成就和自豪。虽然目前医院的感染问题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是通过近年来不断推广科学的预防措施,医院呼吸机相关肺炎已减少50%以上;近6年来未再出现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聚集性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进一步下降;再未发生过恶性医院感染事件或严重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

中国的感控理念与防控措施,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作为医院管理者,更应体会到投入感控的重要性。相对于资金和设备的投入,感控人才投入和感控团队成员的培养更加重要。优秀的感控团队可保障医院构筑有效的感染管理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