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善于激发、智于把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善于激发、智于把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课堂生成符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的思想,是民主课堂的重要表现。要正确对待和熟练驾驭课堂生成性资源,要求教师创设良好条件,促进学生充分生成;重视生成性过程,也要对生成性内容去芜存菁;要充分预设,但不拘于预设;教学内容要总结概括,回归课本,但不拘于课本。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成性资源;激发;把握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思考,对于自身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有话要说,有疑要解,在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生成性的资源,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但同时也增加了思想品德课堂的不确定性。因此,正确认识、对待和驾驭这些基于学生自身的生成性资源,让它对教育教学产生正面效果,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对待和驾驭课堂生成性资源,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学习,促进课堂发展的“利器”呢?

一、创设良好条件,促进学生充分生成

学生是有思想的活的个体,在课堂上不可避免的有自己的认识、观点、态度,教师应当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主动的去激励、促进学生多进行有效生成。在这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创建民主的课堂环境。民主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形成“肯思考,愿分享,敢表达”的课堂个性特征,让学生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2)创设有利于课堂生成的课堂情境。优秀的课堂情境应该具备以下特点:贴近学生生活、能引发学生兴趣、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3)通过课堂提问,促进课堂生成。优秀的课堂提问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帮助学生挖掘自身内在学习潜力。(4)利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生成。教师要善于利用形成性评价和学生互评等多种手段促进课堂生成。

二、重视生成性过程,也要对生成性内容去芜存菁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发散,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低,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思考认识而产生的生成性内容,经常存在大量的与所分析内容无关的无效信息,在某些问题上还会有科学性的错误,甚至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对生成性资源做好以下判断和引导:(1)判断生成性内容中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及时剔除无效信息,强化有效信息。(2)判断生成性内容的科学性。教师对学生的生成性内容中的知识要有科学性判断,即正确还是错误,并明确告知学生,这有利于学生学到的知识的科学性。(3)对学生的生成的价值性判断要有再判断,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对生成性内容去芜存菁,这是对生成性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而做好这点,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1)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预设。教师要预设正确方向的生成,也要预设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生成内容,并思考如何引导。(2)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要加强专业知识修养,要注重对社会热点的了解和分析,还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打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3)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面对生成性资源是,教师可以通过层层引导、化解疑难,可以引导学生互评共进,教师也可大方承认不足,将问题留待课后解决。

三、要充分预设,但不拘于预设

充分预设是一节好课的重要前提。针对课堂中使用到的情境,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思维特点、个性特征等,全面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回答、观点:如学生可能从哪些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观点是什么,学生对课堂上生成性的内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并针对这些预设进行设计引导。

一堂所有生成性内容都预设到了的课是一堂教师全面把控的课,这样的课固然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过程不是一个机械的‘对号入座’过程,因为不管教学实践中教师预先的设计,是多么巧妙、多么细致周到,课堂中的偶发因素或突如其来的变化总是会突破教师设置的原有框架,并按照自己的‘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因此,教师应当具有包容性,接受并鼓励超出教师预设的生成存在,要用开放的眼光接纳、辨别、去芜存菁,激发生成的蓬勃生命力,做到教学相长。

四、要回归课本,但不拘于课本

课堂生成的目的不是追求课堂的形式和热闹,而是通过对生成性资源进行驾驭这一手段,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思想觉悟,因此,一节脱离课本、脱离教学目标的课是不成熟的课,生成性的课堂最终也要回归到教学目标上来: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总结生成性资源,得出正确的、有系统的知识或观点,让学生的思路回归到课本上,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生成性内容要回归课本,但却不能拘于课本:生成的内容可能会存在超越课本框架的知识、结论,超越教师认识范围的内容,甚至学界存在争议的观点,只要不违法法律和道德,皆因充分肯定和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这正是生成性教学的一个重要优势。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课程意识,有教学的目标意识,要深入分析教材,具备较强的引导、概括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观念,让自己成为课堂的观察者;教师自身还要有宽大的心胸,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欠缺,成为学生的欣赏者、支持者、鼓励者,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

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而生成性资源的多样性也决定了生成性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生成性资源的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教学模式,不可能只推崇一种或几种方法或技巧就能驾驭,而只能依靠教师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提高自身各方面素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2] 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 安国琴.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内涵、特点与价值[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