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武打影视影像与武术艺术的哲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武打影视影像与武术艺术的哲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和逻辑分析的方法,阐释武打影视影像武术艺术的辩证关系。指出:武术的技击属性成就了武打影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阴阳思维及“尚巧不尚力”的思想和艺术色彩;从“暴力美学”视阈审视武打影视,体现了既彰显人性攻击本能又消解暴力的美学思想。辩证地看待武打影视影像、武术艺术与现实武术的关系,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推动武打影视与武术的和谐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武打影视;影像;武术艺术;反思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影视是反映时代主题、折射民族文化的视窗,二者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武打影视。20世纪60年代末,李小龙以其精湛的武艺和人格魅力,将武打影视推向世界,《精武门》《唐山大兄》等力作威震海内外,从此,李小龙几乎成了“中国功夫”的化身,武术的技击本色通过银幕、荧屏得到有力诠释。随后崛起的香港影星成龙以惊险的武打招式、幽默诙谐的动作,给观众带来《飞鹰行动》《我是谁》等别具一格的武打影视,紧张的打斗中颇具喜剧色彩,同时再现了中国武术“尚巧不尚力”的技法特点。80年代初,作为全国武术冠军的李连杰以其扎实的武术功底、潇洒的武术动作,在《少林寺》中一炮走红,掀起了中国武术新的狂飙。其标准规范的武术动作、摄人心魄的精气神将中华武术的柔与刚、力与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传统武打场面由娱乐上升到艺术的层面。21世纪初,在高科技浪潮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等一部部武打商业大片给人们带来刺激、炫目的视觉大餐。可以说,武打影视之所以一直是大众喜爱的节目,正是因为武术自身具有能吸引大众的艺术元素。然而,影视“蒙太奇”影像毕竟不同于现实中的武术,辩证地看待武术影像与武术艺术的关系,对于促进武打影视与武术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大意义。

一、武术的技击性成就了武打影视的独特风格

武打影视以武术为素材,离不开武术技击的呈现,这也是武打影视亘古不变的独特风格。武术技击不同于街头巷尾的打架斗殴,是遵循一定技击动作和技法特点的。无论是散打竞技中的直接对抗还是套路演练中的虚拟对抗,其技法动作都有章可循。而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要比现实中的散打竞技激烈、美观,又比套路演练实用、耐看。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始终没有脱离武术技击思想和中华文化母体。格斗双方的攻防、进退、刚柔、虚实以及武术动作本身的屈伸、含展、开合、吞吐等矛盾运动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有了阴阳,动作才有回荡的空间,才能产生相摩相荡之力,体现出回互飞腾之“势”,透视出一种“力之美”。激烈的打斗中,肢体上的闪展腾挪、窜蹦跳跃,战术上的“避实就虚”“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中对“巧”的追求(不同于西方文化对“力”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思想的映射。抑扬顿挫的武术动作节奏,如同音乐旋律,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韵律美感。而武打影视又往往通过武术“灵巧活变”“四两拨千斤”的技法特征给人带来一种“以弱胜强”的赏心悦目的审美愉悦。

开掘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击思想,能够使大众透过武术动作的技击表层,渗透到其负载的文化内涵思考之中。中国武术犹如一颗明珠,虽经几千年风雨却越发熠熠生辉,此乃得益于泱泱中华之丰厚底蕴,中华文化的诗情画意无疑在武术身上流光溢彩,从而使武术负载了诗情画意的艺术色彩。

二、“暴力美学”视阈下的武打影视与武术艺术

1.“暴力美学”是影视发展的时代产物

“暴力美学”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后才出现的,最初是对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电影作品的评论。吴宇森把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手法灵活运用于电影拍摄中,使充斥的暴力场面通过影像流露出无法言喻的浪漫和华丽。在观众的意识中,火爆的枪战、舞蹈般的打斗不再是充斥着惨不忍睹的“暴力”,而成为与舞蹈一样散发着美与技巧的“表演艺术”,形成一种“神圣、优雅的暴力”,充斥着浪漫英雄主义的影像风格。当刀剑、枪弹、爆炸、鲜血……这一切强悍的字眼和惊人的画面变成华美的影像出现在银幕上时,它带着一种邪恶的美丽霸道地冲进我们的视野,在竞争激烈、压力加剧的现代生活中,无疑给人们带来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逾越而只能通过影视影像的“移情效应”来宣泄和缓解的合法平台,电影“暴力美学”应运而生了。

2.“暴力美学”透视出积淀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攻击野性

攻击欲是内在于人类本性的一种冲动。西方现代行为学创始人康纳德・洛伦茨认为:“人类的好斗性是一种真正的无意识的本能。这种好斗性,也即侵犯性,有其自身的释放机制,同及其他人类本能一样,会引起特殊的、极其强烈的。”[1]奥地利心理医生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角度阐释了人热衷暴力的原因。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死的本能是指人性中存在某种侵略的攻击本能,表现为一种求杀的欲望。当它向外表现时,就成为破坏、征服的动力;当向外攻击受到挫折时,就往往退回到自我,并表现出自我谴责、自我惩罚等自我攻击行为。因而,暴力冲动是人的死亡本能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人们对暴力画面的热衷源于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攻击本能。也许在原始社会中,这种杀戮会成为人们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但在文明社会的秩序中,暴力侵犯是被禁止的,但那原始的本能冲动却时时在寻找着突破口。当一些暴力元素以一种优雅的形式重现时,往往唤醒观众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原型”,从而使人们产生兴奋。所以,人们观看拳击、散打等激烈对抗项目或激烈打斗的武打影视时往往感到内心热血澎湃,就是体内的攻击欲本能受到诱发,进而通过“移情效应”得到合理宣泄。

3.武打影视通过消解暴力给人带来艺术的美感

构成中国武术技术体系的踢、打、摔、拿等技法元素在古代社会没有招法制约、没有规则限定的生死搏杀中无疑富有“暴力色彩”,在现实中的武术套路演练和散打竞技中已得到一定的规避或弱化,如通过武德的强化、演练形式、规则的限定等,因而,富有一定的艺术色彩。武打影视又通过“蒙太奇”影像等高科技手段提升了其艺术色彩,同时阐发了“多行不义必自毙”“正义必胜”的思想主题,实际上就是张扬“与人为善”“止戈为武”的理念,往往给观众带来一种“以暴止暴”“以暴制暴”的快意,同时提供了一种审视暴力的全新视角――东方美学视角。导演睿智地抓住了武术天然具有的暴力元素,通过艺术设计使影片在映射暴力色彩的同时,又消解、解构了暴力。原本凶残的搏杀通过色彩、影像得到唯美化处理;英雄人物的侠骨柔肠、剑胆琴心带给人们一个浪漫主义的“江湖”意象和“以暴制暴”的正义行径而带来的快意。

武打影视往往通过塑造一些“侠客”形象给人带来畅快淋漓的愉悦感受。侠客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和武术现象。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把“侠”的品质概括为:“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侠”的英雄形象、人格精神及意识形态中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某些文化准则和民族精神,侠客的侠义行径谱写了一曲曲壮丽感人的华丽篇章。千百年来,以侠义之士的义胆雄风为题材的武侠文化一直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种艺术形式传播,如戏曲、评书、鼓书等,反映了人们心中的英雄情结。武打影视通过银幕、荧屏带给观众一种直观的英雄意象,使原本凶残打斗的场面呈现出艺术色彩。

三、辩证地看待武术影像与武术艺术的关系

如果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武打影视中的武术技艺再现大多是以一种纯朴、直率的手法来展现,那么21世纪以来的武打影视就有些过于玄虚和神秘了。如《卧虎藏龙》中大多镜头都是通过剧中人物飞檐走壁、穿峡跳涧展示“绝世神功”,玄虚的夸张手法使观众更多的是对艺术的感叹。《英雄》壮观宏伟的场景、含蓄婉约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武术与艺术结合得令观者叹为观止。在现代高科技浪潮下,武打影视的武术艺术化一方面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使他们获得身体上的放松、精神上的松弛、心情上的愉悦以及由于适宜的感官刺激所产生的;另一方面,在休闲娱乐和审美情趣享受的同时,从较深层面也体现了一种民族文化的张力和艺术的深化。纵观中国武打影视的发展历程,从一招一式的拳打脚踢(贴近生活的真实体验,给人以直面感受)到充满神秘色彩的嬗变(超越了现实生活的臆想,给人以遐想空间),这种武术的艺术化打破了传统平铺直板的叙事手法,进入了一种潜意识领域,已经从文化的物质界面逐渐渗透到精神界面了。

武打影视的武术艺术化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受中国传统文化“气”论的影响,人们对“气”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名状,主要靠内心体验来感悟。如何去量化、展示“气”,并由此来判定武术水平的高低?这是现实武术中的一个难题,也因此给武术蒙上了神秘面纱。而武术“内功”经睿智影视艺术家的丰富想象,结合影视“蒙太奇”理论及高科技艺术特技,就创造了观众看到的武打影视中人在空中飞来飞去、斗智较勇的神奇武功。武林绝顶高手比武时已不再是身体接触的厮杀,而是“内功”的较量,彰显了一种不意“争斗”、意在“贵和”的思想。而且,通过武术艺术化,比如似“神仙”般飞行、在树梢打斗等,反映了人们渴望超脱现实、获得全面自由的理想,也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最高境界的阐微。

诚然,为了满足大众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中对感官刺激追求的心理奢求,获得高额商业利润,在动作技术上过度夸张、玄虚的武打影视,对武术技术的发展以及武术的对外传播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与现实武术的过度差距往往给人们带来一种过于媚俗的厌恶感和逆反心理,过于神秘化又给武术的科学化发展带来一定的弊端等等,都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困惑。因而,要辩证看待武打影视影像、武术艺术与现实武术的关系,从不同的视角审视武术,就会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四、结语

武打影视是以武术为载体,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一扇窗口,也是折射中华武术文化的一面旗帜。它通过声画组合所形成的多层空间效应,采用夸张、渲染、特技的手法,利用“蒙太奇”影像透视出无穷的中国武术人文思想和艺术色彩。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知识结构不断扩展,对影视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武术艺术色彩通过银幕、荧屏给观众一个全新的展示,同时,通过对武打影视的欣赏,不断提高大众对武术艺术的关注,在现实生活中提升武术的艺术性,使之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蔚萍.电影艺术中暴力与美的平衡――电影暴力美学的特点及意义[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2] 孙刚.借鉴《英雄》[J].中华武术,2004(01).

[3] 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13.

[4] 葛荣晋.儒道智慧与当代社会[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6:106-108.

[5] 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打影片的过去和现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8-07.

[作者简介] 孙刚(1973―),男,山东济宁人,博士,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武术文化及武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