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蒙书阅读教学的姿态与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蒙书阅读教学的姿态与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现代学科教学体系的拓展延伸,蒙书阅读教学是引领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我们要以应有的清醒和理性,突出语言和思想的内在联系,把握蒙书文本的伦理性特质,以开放的视野引导学生与传统文化对话与交流,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抵达儿童的心灵。

关键词:蒙书;阅读教学;文本特质;伦理道德;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03-0046-03

近年来,随着“读经热”的深入推进,一批传统蒙学读物再次登上了教育舞台,成为这场“读经”运动的重要内容。在过去,蒙书不仅是对儿童进行识字、写字教育的依据,而且是对儿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和初步的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材料。但是,今天的蒙书阅读教学,却不再是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现代语文学科教学体系的拓展延伸,蒙书阅读教学该如何对待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资源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必然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就在人们艰辛求索,乃至在一片喧嚣中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下,郭初阳老师以六年级小学生为对象,用《弟子规·入则孝》一课作出了自己的探索[1],展现了蒙书阅读教学应有的姿态,也为我们把握蒙书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提供了参考。

一、突出语言与思想的内在联系,建立对话生成的有效机制

蒙书往往非常讲究节律声态,韵语成编,节奏明快,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名物掌故以及立身行事的道德规范等,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语文“文道结合”、“文道统一”的“大语文教育”特点。在今天看来,蒙书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因此,蒙书阅读教学不能只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学习,而必须与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认知了解相结合,采用文化对话的策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真诚有效的沟通,在学语言的同时承传文化,实现语言与思想的同构共生。

《弟子规》这部蒙书以《论语·学而》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应该恪守的规范,涉及到了青少年涉足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些基本道德伦理范畴。其“通俗而不失文雅,曾广泛流传,据说有取代《三字经》之势”[2]。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典型代表。

面对《弟子规》这样的传统蒙书读本,我们必须超越流行的、简单的历史进化论视野,以平和从容的心境来对待古典文化,以进入问题思考和促进人性升华的方式,突出语言与思想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行走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浸润在语言和思想的世界中,获得一种全面的思维和语言组织的方式,与古典对话沟通,发现传统,学习语言,理解蒙学读物在独特的语文表达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理念,真正发挥蒙学读物启迪智慧的文化教育价值。

显然,郭初阳老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弟子规·入则孝》教学的基本过程。首先,课前预习,自主阅读,回答问题。第二,课的起始部分,师生六个字、六个字对读,进一步感受蒙书朗朗上口、节奏铿锵的语言形式;第三,根据归类整理好的学生回答,围绕四个方面展开教学:(1)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孩子记住的6个字;(2)如果我是父(母),我最希望为孩子删去的6个字;(3)对于某个问题,有两种相反的看法;(4)其他的质疑项。整个教学板块分明、层次清晰。

在教学的主体部分,以“如果我是父(母)”,引导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促进身份转化,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并且进一步从“为孩子”考虑的角度进行思考,从一个具体的视角切入传统文化读本,促进了“两代人”视野的交错融合,使得一个很可能陷入枯燥僵化的阅读活动成为一个强大的“召唤”力场,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转化成了感悟、反省的思维过程,为学生获得丰富的移情想象,展开思维活动,找到了一个富有张力的“切入点”。

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作为教学的资源,以平和的心态、开放的视野,保持了必要的节制,没有强作解人的牵引强制,给学生预留了开放的阅读和阐释空间,体现了阅读感悟、对话生成的教学肌理。师生跨越时空,在语言与思想的相互转化中,实现了传统与现实的“对接”、“碰撞”,揭示出蒙书语言结构内部的精神组织,形成了一个可以调控自如的教学结构框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引导的基本动作,使得这样一部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经典保留了应有的阅读魅力。

二、正确把握文本的伦理特质,以开放的视野领略文化意蕴

蒙书在语言形式上集中体现了汉语文独特的语法结构和声律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诵读活动的开展,但是,我们不能仅仅走朗读背诵的传统路线,还必须抓住其中蕴含的丰富伦理特质,以开放的视野引领学生领略古典文化的独特意蕴。

对传统的理解不应该是奴性的,也不应是盲目的。虽然这些蒙书中所记载的历史地理、名物掌故等文化知识内容,对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对于其中无法回避的伦理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则更需要一种合乎理智、明辨是非的理性态度。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传统文化经典的蒙书,在今天才具有了时代的可读性。显然,对待《弟子规》这一类伦理道德特征非常鲜明的文本,我们就必须超越将文本仅仅视作语文材料的平面阅读模式,以“伦理思维”的方式进入文字,才能抓住阅读的关键,领略其作为传统文化读本应有的精神文化意蕴,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从深层次上把握了文本传达出来的传统伦理道德思维的基本结构。

郭老师充分运用学生在“角色”担当中的自读成果,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分类,并遵循“什么意思”、“为什么”的思路,引导学生敢于想象,在课堂上进行思辨探讨,力求新知,对“孝亲文化”进行了适应时代的阐释。既发挥了蒙书作为传统语文读本的示范作用,又发挥其开启伦理智慧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让蒙书阅读走出了一哄而上、不加思索的逼仄空间,避免了一般意义上对经典进行浮泛批判的不尊重。

而且,教师以“最希望孩子记住的6个字”、“最希望为孩子删去的6个字”等为话题展开讨论,可说是“少少许”胜“多多许”,缓解了传统文化读本中过多的历史负荷对学生形成的心理压力,为课堂上进行思维聚焦,开展充分的对话奠定了基础,避免了过度的学理分析和可能的杂乱无章,体现了教者巧妙的教学提炼功夫,以及进行思想问答的技术与精神追求。

特别是在交流环节中,学生对蒙书进行了大胆的删改。比如对“事虽小,勿擅为”,一些学生持肯定的态度,而一些学生则认为应改为“事微小,可擅为”或“事若小,可擅为”。在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之后,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小”字,这个产生困惑的关键点,从而认识到“弹性空间太大,概念太模糊”的传统思维局限,留下了“是否可以给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和定义”深层次思考。又比如对“亲有疾,药先尝”、“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等,根据学生提出的修改建议,教师穿针引线,顺着学生的思路,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文明变迁,不断引导学生超越具体道德行为,抓住“孝”的本质内涵,既基本上理解古人原意,又从当代社会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加以延伸阐述。

可见,删改《弟子规》其实并非教师的本意,而是在推敲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切近传统、思考传统并与传统进行深入对话的教学策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删改”不是消解,而是对传统文化发展可能性的一种积极探求。

三、联系现实生活促进感悟,自觉引领儿童建构精神生命

理解具有情境性和历史性,不可能超越经验,对传统的理解同样如此。我们必须尊重儿童解读传统文本的权利,承认儿童的视角和思维,从儿童当下的“生活”和“生命”出发,提醒学生关注生命中平常但真正重要的东西,允许和引导儿童“从人和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生活,看出“我”在其中或其外的处境。”[3]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语言的“情境认知”,从而抵达儿童的心灵,做到对蒙书的悟入悟出。

在蒙书阅读过程中,我们必须放下规训的姿态,把蒙书阅读从纯粹的书本世界、观念世界中解放出来,让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与日常生活情感借助理性思辨的力量糅合在一起,将蒙书与儿童具体的生活经验及理解联系贯穿起来,走出抽象道德概念的演绎,还原阅读的本质,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体认和凭借传统文化的特质进行新的发展与创造,重建儿童生活,真正让阅读活动成为儿童精神世界的一次有意义的建构。虽然,儿童的有些见解受到了自身人生阅历和思维的局限,但是有了这样的内在精神的建构,我们坚信一定能够培养出具有明辨是非和践行能力的生命主体。

在《弟子规·入则孝》一课的教学中,郭老师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晦涩的学理分析,而是从生活出发,分享学生的感悟成果,以平和、平等的姿态开展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进一步敏锐地抓住学生观点中差异,引爆思维,由此生发更为深入的研讨,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发挥其对儿童的语言与文化成长的双重形塑作用。

作为精神产品,蒙书具有其生命创造的巨大力量。比如对“父母责,须顺承”六个字,几位学生从现实中不少儿童比较调皮、不虚心接受批评的生活实际出发,认为应该让孩子们记住这六个字。郭老师顺着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瞻前顾后”,进一步思考和理解“责”字的意思,从责备、责骂、批评、责打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在换位思考中不断切近教育生活的普遍现实,引出对“责打”这一教育方式的探讨,用采访的方式追问“讨论责打的原则”、“怎么个打法”,没有抱怨,没有愤激,在平和的气氛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让不同观点之间碰撞,超越了上下、尊卑的道德伦理准则,渗透进现代平等的伦理道德理性,尊重了儿童的认识水平,又提出要“警惕暴力会遗传”,在“你曾经挨过打,是不是让暴力在你身上从此就终止呢,还是让它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设问中,自然而然地丰富了对“父母责,须顺承”六个字的理解。对传统既非简单拒斥,又非盲目顺从,给学生将来进一步的深层次探讨和独立人格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空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郭老师始终以强烈的反省意识,引导学生不断联系生活,“沉入”语言,展开思维活动,思辨探讨,在对话中不断生成新的认识。无论是学生的赞同,还是反对,都非常生动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与儿童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效地实现了蒙书作为传统文化读本在儿童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过程中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展示了高度的教学理性和不断创造生成的教学意境。

当然,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诵读活动以及对某些语句的理解未能充分展开,容易让人产生一些误解,但总体说来其对待蒙书的基本姿态及其教学操作策略,给蒙书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参考文献:

[1]郭初阳.《弟子规》课堂实录[J].人民教育,2011,(8):35-42.

[2]刘占泉.汉语文教材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5.

[3][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79.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江苏,南通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