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质量视野下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模型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质量视野下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模型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了科学、合理地分配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尽量减少或避免分配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在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原则,构建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模型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41-02

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分配给各二级学院的招生计划倍受考生和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体系改革的研究,充分发挥指标分配体系的调节与导向作用,引导学校各学院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学科竞争力。

一、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现状

我国现行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并下达到省级主管部门,由省级主管部门下达到招生单位即各个高校,各高等院校再按照本校的基本情况综合权衡以后分配到各个二级学院,各学院再按照学校要求下达到各学位点和导师。高校在分配给各学院招生计划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1.计划分配的科学依据不足。部分高校的招生计划分配通常是根据各学院上一年的招生计划数,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给高校当年的计划增量,凭经验分配给各学院。这种分配模式缺乏科学、合理的判断依据,没有充分考虑学校发展规划、各学院的培养条件及培养质量等问题,容易导致基数多的学院“占便宜”以及各学院间为争基数而博弈,从而损害考生和招生单位的利益,有失招生公允。

2.计划分配与学校发展规划脱节。部分高校在为各招生专业进行名额分配时依据往年的招生情况,对于一些生源充分的专业,则追加招生名额;对于一些生源不足的专业,则减少招生计划。这种分配模式完全忽视了学院的教学条件、导师规模和学科发展规划,使得学科重要性与研究生招生资源配置明显失衡,容易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问题。

3.计划分配与社会需求脱节。部分高校在计划分配过程中,对于国家政策、就业质量等问题有所忽视,造成招生的热门专业变成就业的冷门专业,社会需求与研究生人才培养形成明显脱节。研究表明:当前对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的研究尚停留在经验介绍层面,对计划编制目前仍未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思路和实施方法。部分学者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打分方法进行招生计划编制,对招生计划编制摆脱经验依赖性,实现计划编制的量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难以起到示范和推广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招生计划编制模型,为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合理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领导的决策应对提供可靠依据和智力支持,同时也真正体现招生计划编制作为促进学科发展、提供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调节手段的作用。

二、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原则

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最根本的原则是在各种相关政策规定范围内,解决研究生人数相对缺乏和各学院研究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协调研究生在各学院及学科专业之间的分配,实现研究生和各学院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研究生、学科、学校三者和谐发展的目标。因此,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一致性原则。招生计划是学校对学科建设、学校发展方向的重要调节手段之一,招生计划分配要坚持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相结合,优化学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和布局,保障良好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秩序,同时招生计划的分配必须兼顾导师和研究生的需求。

2.效益性原则。研究生计划分配应尽可能让计划向收益最大的学院和学科专业分配,尽可能将计划分配给培养质量高的学院和学科专业,尽可能考虑到社会和考生需求。同时,在分配计划指标选取时,要选取那些含义明确、能较好地反映招生计划相关影响因素的指标。

3.可操作性原则。构建招生计划分配模型是为了把影响招生计划安排的相关因素变得可以测量、可以比较,为最终的招生计划分配提供依据。因此,指标的设计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保持一定的机动性。

三、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模型构建

1.确立计划基数。近三年实际录取同类型(学术型/专业学位型)研究生人数的平均数可按一定比例作为各学院研究生招生计划基数。计划基数的确立要全面了解各学院的办学实际情况以及其对所辖各专业招生计划的需求状况,对一些涉及专业建设的核心数据采取学院上报和实际取样相结合的原则,在把握学校宏观发展方向的同时,尽可能尊重各学院的办学主体性,充分发挥二级管理的正能量。为保障研究生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稳步推进,各学院招生计划数增减幅度与上一年度执行计划数相比原则上不超过20%。

2.确立单列计划。学校为促进和支持学校某项工作的发展,可根据需要确立单列招生计划。单列计划一般包括研究生联合培养招生计划、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及工作站招生计划、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励计划、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当年重大人才和团队建设、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重大横向合作项目所需研究生计划等。

3.计划调整。在计划基数的基础上,W校综合评价各学院硕士学位点建设需要、生源数量与质量、培养过程管理、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就业水平、考博率、出国率、导师队伍建设等因素,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为限,进行动态增减。学院有下列情形的,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其当年的招生计划:

生源率及优质生源率A1:生源充足,上线率(当年达到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要求人数与上年实际招生数之比)超过100%,且优质生源率(第一学历为博士学院的全日制本科生上线人数与上年实际招生数之比)超过a%,按其同类计划基数乘以(优质生源率-a%)的N倍增加。上线生源严重不足,当年达到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要求人数与上年实际招生数之比少于b%的学院,按其计划基数乘以(1-上线率)减少。上线生源严重不足,当年达到国家硕士研究生招生基本要求人数与上年实际招生数之比少于b%的学院,按其计划基数乘以(1-上线率)减少。

就业率及高端就业率A2:上一年年底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学校平均就业率并达到c%以上且高端就业率达到d%的,按其计划基数乘以[(就业率-c%)+(高端就业率-学校平均高端就业率)]的N倍增加。上一年年底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低于c%的按(c%-就业率)的N倍扣减;上一年年底研究生高端就业率低于学校平均高端就业率的按(平均高端就业率-高端就业率)的N倍扣减。

论文质量A3:未通过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每篇次减少e个同类招生计划;未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的,每篇减少f个同类招生计划。在上一年度国务院学位办、省学位办及学校组织的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中,评议结果均为“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每篇增加g个同类型研究生招生计划;抽检中出现“存在问题硕士学位论文”1篇,减少该单位h个同类型硕士招生计划。

报到率A4:上一年度研究生新生报到率低于100%,按未报到人数的相同数量扣减同类型招生计划,若当年办理休学手续而一年后仍未报到的视同未报到情况计入下一年未报到人数中。

科研获奖A5:研究生作为参与者获得省级及以上政府或全国行业协会科技奖励,每人次增加i个同类型招生计划。研究生⒓尤国大学生“挑战杯”等高水平研究生学科竞赛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每项增加获奖排名前两名的研究生所在学院j个同类型招生计划,若前两名获奖人分别来自两个学院则奖励每个学院j个同类招生计划,若前2名为同一学院奖励不累加。

考博情况A6:毕业研究生中每考取国内博士一名,增加k个同类型招生计划,考取国外大学攻读博士一名,增加2k名同类型招生计划。

各学院研究生增加或扣减的招生计划按照上述方式分别累积计算。通过构建招生计划分配测算模型,特别是将一些重要培养质量设定为限制性指标,量化了招生计划安排的相关影响因素,减少了人为干扰因素,增强了招生计划安排决策程序的透明度,充分调动了学院增强质量建设的积极性,使程序更加规范、结果更加合理、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振中,奚家米.高校招生计划编制基本原则探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03):119-212.

[2]王凤兰,张军伟,等.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编制方法研究[J].中国高教统计,2008,(1):22-24.

[3]席睿.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高校招生计划分配模型构建[J].亚太教育,2016,(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