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快乐集邮不老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快乐集邮不老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月夜客来品几杯香茗身心舒泰,晴窗独坐赏千套特邮知识广深”。这是高挂在83岁高龄的资深集邮家、黄山市封片戳研究会高级顾问朱典仁先生家中的一副楹联。

难忘三位引路人

朱典仁之所以能够非常顺利、非常成功地走上集邮之路,是由于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幸碰上了三位集邮引路人的缘故,他们是:家父朱梦耻先生、茶科英语老师朱起霞先生和茶科专业老师董少怀先生。

他的父亲朱梦耻一直坚持着收集邮票和集邮研究,与外界交往频仍,是中国集邮史上非常有名的新光、甲戊、绿洲等好几家邮票研究会的资深会员,与张包子俊、蒋伯勋等诸多集邮名家均有通信往来。他收藏的邮票,主要是清代、民国时期和部分外邮,藏品较丰。他对朱典仁的影响,更多的还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潜移默化,利用儿子喜欢画画的爱好,特意将一些画面漂亮的绘有动物、花鸟之类图案的邮票介绍给他作为学画时临摹的范本。天长日久,朱典仁对于这些邮票的喜好程度,竟然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于画画的喜好程度,于是便亦步亦趋地跟着父亲集起了邮,并且一“集”而不可收。

朱起霞和董少怀两位,是朱典仁在徽州职业学校茶科(现屯溪茶校)就读时的英语老师和制茶老师。因为两位老师都是集邮爱好者,所以三人之间很快建立起深厚的师生邮情,进行了邮品的互换交流。朱典仁手中的第一批外国邮票和一大堆最新的集邮知识,就来自这两位喜爱集邮的老师。朱典仁日渐浓郁的集邮热情,也是在这个时期点燃的。

创办邮会名“时代”

在朱典仁的集邮生涯中,参与创办“时代邮会”堪称亮点之一。那是1947年的事儿,朱典仁当时在屯溪茶叶改良场任技佐。由于业务上和集邮上的关系,他与祁门茶叶改良场的程绳麟、洪时和、张为瑶、吴紫竹等诸多集邮爱好者交流频仍、联系紧密。于是,几个人一合计便发起成立了“时代邮会”,并于1947年8月1日正式成立。随后不久,又创办了会刊《时代邮刊》,创刊号于1948年元旦出版。除了寄送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会员之外,还与芜湖大同邮会等兄弟邮会互寄交流。作为邮刊编辑部的五位编委之一,朱典仁具体负责推广组的工作,利用他在屯溪的地利优势,做好集邮宣传推广和邮会会员发展等工作,来自省内外的许多邮会会员和诸多邮刊作者,都是经他联络发展而来的。著名的上海集邮家钟笑炉先生,就应邀为《时代邮刊》写来嵌字式题词:“时代邮刊创办纪念及时云纲,当代之能钟笑炉敬颂”。朱典仁也因此与钟笑炉结下邮缘,并因此演绎出后文将要披露的关于“屯溪贴纸”的一段传奇。

《时代邮刊》第一期还是人工刻写油印版,第二期就改为机器铅印了。办刊的经费,除了会员的会费和资助等外,还得朱典仁等几位编委的私人出资。由于当时的朱典仁等还未成家,又不吸烟,经济条件相对好些,因此每次所出的资金也多些。虽然朱典仁还未来得及在邮刊上发表邮文,然而刊物上的好多邮文,都是由他组稿来的。

虽然朱典仁他们的“时代邮会”仅仅坚持了一年余,《时代邮刊》也仅仅只出版了三期,第四期已经编好待印,就由于物价飞涨等原因中断。然而,朱典仁参与创办的“时代邮会”和《时代邮刊》,却已经载入了祁门县和黄山市的集邮史册。

“屯溪贴纸”留传奇

在著名的香港杨乃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图鉴(解放区)》一书的“屯溪临时贴纸‘国内邮资总付’单位邮票”词条的下边,朱典仁以蝇头小楷写有如下批注:本图鉴上的“屯溪单位票一套三枚,全是我在高枧邮局按银元三角六分(折合铜元108枚)计算,买后盖上邮戳。该票使用时间短暂(5月10日使用至5月20日停用只有11天,是临时过渡时期的产物)。1951年我到沪参加茶叶会议顺便将此票带给钟笑炉先生,看他很感兴趣,我就同他换了《山东七代会》、《八一建军节》、《华中抗币》等区票”。

所谓“屯溪临时贴纸”,就是指屯溪解放初期的1949年5月10日到5月20日的短短11天的时间里,屯溪邮政部门为解决人们通信一时没有邮票的问题,暂时将原先用于平信、快信和挂号等3种函件类别的“国内邮资已付”的木戳,加盖在贴纸上临时代替邮票使用的单位邮票,称为“临时贴纸单位票”,亦称“以戳代票”,即戳先盖在纸片上,纸片等同邮票贴在信封上。“屯溪临时贴纸”以其11天的使用期限、仅限于屯溪的高枧、月潭等极少数地方使用以及加盖了高枧的邮戳等特色,而成为中国邮史研究上的诊罕品,被收入各种邮票图录。

赏邮忆旧夕阳红

朱典仁走到哪里,邮展、获奖就到那里。他已记不清自己到底参加过多少次邮展了,只记得从电溪到祁门,从徽州到合肥,处处有邮友,处处有邮展,他是每展必参。他的《解放区纪念邮票》、《解放区普票》等多部专题邮集一直在邮坛享有盛誉,屡屡获奖。然而,他却是个淡泊名利的邮人,在更多的时候,他却是在做着默默的奉献,无偿提供自己的珍品帮助他人组集、让别人去参展获奖

在朱典仁收藏的邮票中,目前最为珍贵的,《屯溪加盖“皖南邮政/人民券”》的全版大张200枚邮票堪称一例。1949年5月20日,由华东区皖南邮政办事处批准,在屯溪菇古堂印刷所承盖“皖南邮政”、“人民券”1元邮票。另又委托当地振华印刷所加盖“改作人民券卅元”邮票,当时加盖“皖南邮政”1元邮票,主要是缺乏印刷品低值邮票,故利用前中华邮政红色中信版原盖金圆1元邮票使用。该票原加盖“金圆”:二字以黑杠涂盖,原盖“壹圆”字样未动,票上方加印“皖南邮政”,票中心印“人民券”字样,原票全版大张200枚,加盖时不撕开分4次印成,加盖版式为5×10=50枚为1组。因印刷所设备简陋,机器小,票版大,不能一次加盖成功,所以全版大张即出现字形高低正斜,墨色浓淡不匀等现象,加之在机盖时,机器压力不均,邮票某些部位有空隙,即产生漏印。由于排版质量不高,又造成误排字,如“皖南邮政” 误排成“皖皖邮政”;“人民券”误排成“人民邮”,以及漏“邮”字,划杠直排误为横排,“券”字偏左或偏右;“政”字印半边或偏上位置等等变体较多。朱典仁说:他当年是一连购买下两大版的,后来转让给了钟笑炉一大版,所以到现在他自己就只有一个大版了。非常遗憾的是,朱典仁却没能出示这个大版的原件给我们欣赏,而只让我们看了复印件。但他表示:一定会在不久之后的邮展中让其公开亮相,以飨广大邮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