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独立事件与条件概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独立事件与条件概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教材中加入了《独立事件与条件概率》内容,在讲解本部分内容中,我发现学生由于对相关公式和定义的理解不够准确,导致出现相互混淆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本文结合例题浅谈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理清概念,避免混淆

例1.在10个球中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各不相同),不放回地依次抽出2个球,在第1次摸出红球的条件下,第2次也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错解:记事件A为“第1次取出是红球”,事件B为“第2次取出是红球”,事件AB为“第1次和第2次取出都是红球”。

由题可得:P(AB)=6×510×9=13,P(A)=610=35,P(B)=59

所以P(B|A)=P(AB)P(A)=13×53=59。

学生由此得到,P(AB)P(A)=P(BA)=P(B)=59,即P(AB)=P(A)P(B)……①

所以学生认为事件A与事件B互为独立事件.可是,第1次摸出红球会影响第2次摸出红球事件,即事件A的发生影响事件B发生的概率.这与事件A与事件B互为独立事件相矛盾.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陷入了困惑之中。

针对学生这种定义混淆的情况,我先让学生回顾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定义,搞清楚P(AB),P(AB)以及A与B互为独立事件的定义.P(AB)表示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考虑事件A发生的概率,则称此概率为B发生时A发生的条件概率,公式为:P(AB)P(B)=P(AB);P(AB)是指AB同时发生的概率或者事件A与事件B交的概率;A与B互为独立事件是指事件A(或B)的发生不影响事件B(或A)的发生的概率,即P(AB)P(A)=P(BA)=P(B),则A与B互为独立事件,公式为:P(AB)=P(A)P(B).所以在P(BA)=P(B)的情况下,求条件概率问题可以转化为求独立事件的概率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P(AB)相当于把B事件看作新的基本空间,AB发生的概率,即A事件面对的对象不是全体而是事件B,面对的事件变小了;理解独立事件的本质:一个事件是否发生对另一个事件是否发生不产生联系.事件相互独立性的概念可以推广到n个事件之间的相互独立,这也是高考的热点.而条件概率具有概率的一般性质,即概率值都在[0,1]内,若事件B,C互斥,则P(B∪C|A)=P(B|A)+P(C|A)等.定义阐述完后,引导学生思考例2。

二、启发求解,纠正错误

例2在5道题中,有3道选择题和2道解答题,如果不放回地依次抽取2道题:

(1)则第一次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2)则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3)则在第一次抽到选择题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解:记事件A为“第一次抽到选择题”,事件B为“第二次抽到选择题”,事件AB为“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到选择题”.

所以(1)P(A)=35;(2)P(AB)=35×24=310;(3)P(BA)=P(AB)P(A)=12。

实际上,对于(3)问,也可以看作是在第一次抽到选择题后,第二次要抽到选择题,只能在剩下的2道选择题中任选一道.所以P(BA)=C12C14=24=12。

学生通过对比例2与例1,恍然大悟.发现了例1出现问题的原因,即“P(B)=59 ”.因为P(B)=59 ,并不是“第2次取出是红球”的概率,它包含以下两种情况,即“第一次取出是红球,第二次取出是红球;第一次取出是白球,第二次取出是红球”.所以P(B)=6×510×9+4×610×9=35。所以①式不成立,故事件A与事件B不互为独立事件。

对于例1的正解为:记事件A为“第1次取出是红球”,事件B为“第2次取出是红球”,事件AB为“第1次和第2次取出都是红球”.

方法一:由题可得:P(AB)=6×510×9=13,P(A)=610=35.

P(B|A)=P(AB)P(A)=13×53=59.

方法二:问题也可以看作由于第一次已摸到红球,所以第二次要摸到红球只能从余下的5个红球中摸1个,即P(BA)=C15C19=59。

三、拓展演练,体验真题

根据《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为“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率,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3、例4,以进一步区别二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求解此类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例3(2011年湖南理15)如图1,EFGH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正方形,将一颗豆子随机地扔到该圆内,用A表示事件“豆子落在正方形EFGH内”,B表示事件“豆子落在扇形OHE(阴影部分)内”,则(1)P(A)=;(2)P(BA)=

解:(1)由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可得P(A)=S正S圆=2π;

(2)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可得P(BA)=P(AB)P(A)=2π×142π=1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条件概率的有关知识,注意不要混淆P(BA)与P(AB),即可解决相关问题。

例4(2012年全国卷Ⅱ理19)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一局比赛,双方比分在10平前,一方连续发球2次后,对方再连续发球2次,依次轮换.每次发球,胜方得1分,负方得0分.设在甲、乙的比赛中,每次发球,发球方得1分的概率为0.6,各次发球的胜负结果相互独立.甲、乙的一局比赛中,甲先发球。

(1)求开始第4次发球时,甲、乙的比分为1比2的概率。

解:记Ai表示事件:第1次和第2次这两次发球,甲共得i分,=0,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独立事件的概率求解.求解时,首先要理解发球的具体情况,然后对于事件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独立事件的概率求解结论,注意在讨论时不重不漏。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上可以知道,在概率问题中,考查条件概率的问题并不多,而求独立事件的概率是最常见的.考查内容从独立事件的定义开始,一直延伸到与概率有关的综合问题中。命题形式也多种多样,从选择、填空到解答题都会与这一概念相联系,但同时也注意到高考对这部分内容难度要求不很高.因此,对这一部分内容不仅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更要通过训练掌握一些解题的通法。

(作者单位:民族学院附属中学7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