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泛读,还心灵一份宁静与深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泛读,还心灵一份宁静与深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当今的浮躁与喧嚣中,人们都在寻找着澄清心灵的净土。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不在他的夸夸其谈中,不在他的疯狂追逐中,而是来自他内心的淡然与宁静。内心淡然与宁静了,才能看到人生之径上弥漫着芳香馥郁的鲜花,内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愉悦起来。巴金曾给文学下过定义,他说,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让人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看来,只有书籍才是心灵最后的象牙塔。

对于高中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更需要书籍的浸润。复旦大学曦园有一个亭子,朱东润先生写了四个篆字“书声琅琅”,朱老这是教导学生要学会读书。所以,高中阶段的广大师生,须做到不在对高考的关注中忘却阅读,不在对分数的追求中放弃阅读。精读,这是最原始、最传统、最有效的阅读方法,读、背、抄、默、复述,在这个过程中,走近课文,走近先哲,使其言如出吾口,使其意如出吾心,从而积累素材,变化气质。这一过程,主要在课堂上实现。但仅靠精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的。这让人想起了陶渊明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观,给人们带来了很好的读书启示,那就是开展多方面的泛读

谈起现实社会中泛读的意义,脑中就浮现出散文家王清铭的《书窗上那轮明月》中的句子:“书窗上的那轮明月,照古人,亦照今人。灯红酒绿的繁华并不完全拒绝栖居的诗意,倚南窗以寄傲也寄托闲情。明月多情,随人处处行。”不是吗,现代人在喧嚣与快节奏中,真的很难有抛开功利读书的意识与时间。其实,畅游于书海,在怡情悦性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铺下畅通之路。作为教师,有责任将这点自我感受传达给学生。

泛读可以还学生一个开阔视野、丰富思想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形成一种思辨意识。“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的时候,世界就变小了。”绝不能拘泥于自我的狭隘思想,只有先打开自己的头脑,接受更多的思想,才能让思路变得更开阔。学生若缺少了泛读,就无法让学生从璀璨的古诗文星河中品读高贵的心灵,也让学生没有机会从个性张扬的文学中探寻人生的轨迹。许多学生没有对世界的多元关照意识,因之,学生的思想与想象才会贫瘠。陶潜先生的不求甚解的泛读,应该走进校园,不仅仅是语文,史哲知识都应该纳入其中,这将改变这一“读书人不读书,成了习题人”的无奈现实。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与国际接轨,当面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作文题“想象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和新加坡的高考作文题“科学提倡怀疑精神,镇压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时,学生才可能有话可说。

泛读,也可让学生于相对枯燥的求学之路上多一点慰藉。完全的精读或许会扼杀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有悖于阅读的初衷。教师适度的推荐和给予时间,可以让学生有心灵喘息与交流的空间,毕竟每个人都需要鼓励与交流,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获得奖赏的机会,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有与人面对面交流的勇气与性格。教师该给学生一个机会,不是只有庄子这样的圣人和陶潜这样的隐士才需要心灵有一轮明月的,每个人都需要。

对泛读,教师要用自己的品味去浸润学生,等他们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就不必担心有不健康的影响。因为学生终归要自己走人生路,筛选的眼睛定要练成,他必须要明白,不是所有的存在都应该接受。对泛读的文章和重点的自我确定,是人生成长的必要过程。要有勇气放权给学生,教师只作引路人,不是他们的陪伴者。

总之,泛读,是打开眼界、打开心胸不可或缺的。开设阅读课,开列必读书目,读名著,读经典,把羊放到水草丰茂的地方,让他们主动摄取。在广泛的阅读中,与学者巨匠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在不断的阅读中,享受无穷的乐趣,形成强烈的读书兴趣,养成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给学生一个泛读的空间吧,紧张的生活并不排斥栖居的诗意。在现代,每个人都可以悠然地读出人生的精彩,包括面临高考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