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抓准目标 增强实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抓准目标 增强实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8年5月8~9日,福建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协作研讨会在福州举行。现将研究课的部分案例进行简要评析,以期引发大家对阅读教学课堂实效的更多关注。

一、字词教学有形式化、走过场、目标缺失、无视实践性等现象

[案例1] 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出示生字词“转来转去筋疲力尽,枯死,一大截。总算”等。教学方式是:引领学生齐读两遍(直呼齐读);抽查读部分词语(直呼齐读),老师正音。

当这节课快下课时,再安排写字指导。教学方式是:师生讲讲生字的结构――提示书写时注意什么笔画――教师板书。学生书空――让学生写两个字。

这个环节说教的时间用4分钟,学生写字用1分钟。

[案例2] 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桌、盔、凯、腕、驻、弥、胁”等带拼音的生字;同时出示“牺牲、凯旋、征衣、阿姨、卓越”等新词。教学方式是:学生读一读――老师正音――老师提示写法。

对生字的学习。都采取直呼,这是表示学生都会认读呢。还是担心被人指出课堂教学中没有字词教学而特别安排这个环节?众所周知,当学生掌握了拼音以及学会查字典后,生字词的学习就应当通过自学来完成。如果为了完成某种程序而安排这样的教学环节,无疑将助长学生形成依赖教师组织学习生字的心理。事实上。学生掌握了拼音、查字典后,字词教学的主要任务就应是巩固拼音,让学生会写生字、积累词语。巩固拼音,要引导学生在平常拼读中达成,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如此。写字的实践性很强,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采用各种方式记住生字;更要加强写字实践,让学生在写的实践中,记住这些字并且将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二、动漫课件的制作、选用顾此失彼,只停留在好看、激趣、吸引注意力的作用上,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不大

[案例1] 播放课件,播放“伊拉克战争”“911事件”、“阿富汗战争”等影像资料,并谈谈感受以进行“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教育。

在这三大事件中,国际上公认的只有“911事件”为恐怖事件,其余两场战争性质并无定论。一起选用无法相提并论,也就注定是顾此失彼。战争与和平既对立又统一,当我们一味强调“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教育时,是否忽略“当祖国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的教育呢?

[案例2] 播放歌唱五星红旗的MTV歌曲

[案例3] 播放录像《小欣月的国旗梦》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

师:小欣月的故事一定深深感动了你,那么请你拿起笔把下面这句话写完整写具体。

发给学生练习稿纸,稿纸上含有下述内容:

当激扬的国歌奏响的那一瞬间,小欣月______。升旗活动结束了,在场的两千多人都悄悄落泪,只有小欣月____________。

为了学习《一面五星红旗》,用五分钟播放歌唱五星红旗的歌曲,好听、好看,可是对我们学习语文有多大意义呢?录像《小欣月的国旗梦》很感人,执教者请学生看后谈感悟并进行小练笔。有人说这个环节好,加强了读写结合。但这样的看录像写写故事内容、写写感悟的环节,是否在其他教学课时中也可以开展呢?如果可以,那么这个教学环节就有点如同虚设和做样子了。

我们强调的读写结合是与课文例子,与课文的某些特点有联系的结合,这样的结合才是学生新知识、新能力的增长点。而其他通用的读写结合则可能增加学生的厌烦情绪,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理解教学呈现不分年级、不分文章体裁地进行主题教育,说教偏多,以致影响学生的语文实践,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各地选送的公开课,选用的课文有二、三、四等各年级的教材。课文的体裁分别有寓言、神话故事、书信、记叙文等。可是,当我们分析这些公开课案例时,却发现其教学程序和学习方式大同小异。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采用“提问题――找句子――想意思――谈感悟――提升主题教育――读句子”的方式组织教学。

[案例一] 教学《女娲补天》时,教师先后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有:

如果你是女娲,你会怎么去求雨神?

女娲找五彩石为什么找得这么艰辛?

女娲可能到哪些地方找纯青石?

女娲的手可能怎么样?脚可能怎么样?

女娲找到纯青石心情怎么样?高兴得怎么样?

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很感人?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教学过程问得多、想得多、讲得多,读书、背书的时间就相对偏少;很多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问答中,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有些设计是有利于引导学生读书的,可是学生刚开始读。执教者又开展其他的教学活动了。

[案例二] 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件播放二胡音乐,很低沉很伤感,执教者演讲,演讲后请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

这个情境的设计与课文的意境很吻合,如果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去反复诵读课文,将会更有利于语言的积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效果也会更好。可是要求学生“想象看到了什么”却显得莫名其妙。

[案例三] 教学《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复习词语,先后出示4组词语。逐一请学生讲各组词所表示的画面;提出“哪个画面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引出下个环节的“领悟情感”教学。

这个环节,如引导学生根据各组词语的提示复述课文,或找相关课文的片段读一读,更能突显读课文,更有利于积累语言。说画面是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但学生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的情感时,当学生对课文还没有读通、读熟时,却要求他们对课文进行概括,效果自然有限了。

[案例四] 这次观摩活动中,二年级《揠苗助长》(寓言),主要教学“理解课文容,明白做事不能太急,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做对事情的寓意”。三年级《女娲补天》(神话故事),主要教学“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四年级《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书信)。主要教学“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为人,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三年级《一面五星红旗》(记叙文),主要教学“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感受中外人民的友好情谊,并懂得一个爱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四年级《天鹅的故事》(记叙文),主要教学“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寓言、神话故事、书信、记叙文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可是参加活动的教师却一味进行每篇课文的主题教育。没有一节课引导学生关注所学课文体裁的特点。不分年级(没有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分文体(没有突出所学文章的特点)的理解教学、主题教育占用绝大部分时间,实践语言的时间也就肯定不足了。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小部分。各年级的理解教学,受不同学龄及其认知水平的制约,应区别应对。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是有自己独到、个性化的和多元的感悟,不能因为强调主题教育而形成僵化的思维(或僵化的理解和感悟),应重视引领;以学定教,多读书丰富积累,根据课文的特点加强语文实践,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