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药国际化,他心中的太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国际化,他心中的太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题记:有句格言说,“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心上的太阳,它能照亮生活中的每一步路。”本文的主人公,一个以发展祖国中药事业为崇高理想的职业经理人,志在突破“中药国际化”这“高音”的高难度,在心中唱响了又一曲《我的太阳》,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媲美”。

外来“女婿”招入“大宅门”

2001年,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属下的和记黄埔集团,正紧锣密鼓地与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办理一门“亲事”,共同组建上海首家中药合资企业――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接受委托的香港“猎头”也以“媒婆”的犀利眼光,开始在全球范围搜索能够担当起中药国际化“使者”重任的“掌门人”。

一位拥有医学硕士学位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已在法国某医药集团任职10年的中国销售总监,进入了“猎头”的视野。总监的名字叫周俊杰,“60后”出生。香港“猎头”找到他的时候,他远在加拿大。

一般来说,在外资企业能够从“士兵”晋升到“将军”的,绝对要靠“战功”。周俊杰也不例外。那年头,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失眠。每月25日是公司销售数据汇总的日子,也是他压力最大、焦急的日子,但即使是失眠,第二天上班后,他又得西装革履出现在办公室里。年复一年,他和他的团队能做到产品销售50%的年增长率,怎么不让人刮目相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机会又一次来了!集团总部决定派他“空降”多伦多,去实施一项新的“全球有潜力接班人计划”。“军令如山倒”,他只身赴任。在周围同事的眼里,这可是个令人羡慕的“美差”。在加拿大,做研究的“虚”,与做销售的“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习惯了在“高压”下运作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周俊杰仿佛觉得自己变成了“天外来客”,不自在。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短暂的“空降”日子在他的脑海里,除了留下“派对”和“钓鱼”之类的记忆外,再也搜索不到其他有印象的“碎片”。周末,他受加拿大朋友的盛情邀请去参加家庭聚会。当时电视直播地方议会选举,结果“派对”的“兴奋点”成了候选人演说的“大辩论”。周俊杰深深地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与朋友“聚”不到一起。假日,公司的同事相约钓鱼,他怀着新奇结伴而行。结果在河边一坐一天。傍晚收杆的时候,同事把钓上来的鱼全部放回了河里。倒不是“尝鲜”落空而有些惆怅,而是姜太公式的“坐禅”对他胜过折磨。

周俊杰十分怀念那些与自己曾经朝夕相处、共同奋斗的同事和客户。当然留恋的同时,他也未尝没有过“跳槽”的想法。他说,在外企做职业经理人,日子久了就变成“木头人”。乍一听,不可思议。周俊杰解释,那是指做人麻木了:平时有40%的时间要应付老板,忙于会议;无穷无尽的沟通,不折不扣的执行。有些文件,改一个字必须向亚洲分部汇报,改一句话要征得欧洲总部同意。辛苦到最后,他终于发现自己的创造意识模糊了,自我价值流失了。

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刻,香港“猎头”找到了他,双方一拍即合。然而与其说周俊杰“逃离”外企,不如说他是被李嘉诚先生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实现中药国际化的远大目标所“征召”。道理很简单,周俊杰说:“我们这辈人骨子里都有一股朴素的爱国情结。感情上更愿意做一些对国家、对民族有意义的事情。而如何将传承中国千年文化的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如何将民族产业发展成国际性的大产业,是我能够期待挑战的事情。”

两个月后,即2001年8月,周俊杰加盟了即将问世的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并且被李嘉诚先生“钦定”为总经理,成为一个肩负中药国际化重任的职业经理人。虽然长期从事西医、西药,但接触中药他还是头一回。作为上门“女婿”,他看到了中医药的厚实“家境”和衰落“家道”。也就是说,一方面他发现作为国粹的中医药原来是那么博大精深,其理论基础和卓越疗效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也发现中药产业在国际市场只停留在原料中间体的低端出口,成药只囿于东南亚的华人地区。因此,对这个从事西医、西药的“女婿”来说,今后要在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这个中药产业的“大宅门”里当家,这碗饭是难吃的。

“蜜月”在艰难的磨合中度过。如今,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已经相互认同,发展愿景和社会责任已经确立。周俊杰感谢和记黄埔集团为自己提供了把想法和抱负付诸实践的平台,而中药国际化的崇高目标像周俊杰心中的太阳,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在前进中给了他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冲击波”掀起了中药现代化

回顾往事,创业和发展中的跌宕起伏,在性情儒雅的周俊杰心中掀起巨大波澜。这潮头源于中医药事业遭遇的“冲击波”:

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15年来,国际上对天然药物及中药的研究不断升温,许多跨国制药企业纷纷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在德国和法国,植物药的产量几乎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他们从植物单体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品,以规避长期服用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当时德国人开始从中国低价收购大量的银杏叶,国人还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什么药;直到非复方的银杏片剂、胶囊和针剂问世,并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才恍然大悟。现在,银杏制剂在全世界销量极大,甚至还卖到中国。这种“出口转内销”的怪事,深深地刺痛着周俊杰。

还有让周俊杰更伤心的事:大量的“汉方”被贴上了国外企业的“标签”。比如,日本和韩国早就注意搜集中国的经典古方、验方,加以研究和开发后申请了专利。日本人则更进一步,他们在200多个“汉方”的基础上,已经步入了建立药材基地和饮片生产的阶段。现在,国际市场上最吃香的几种“洋中药”,大都出身于已被隐名埋姓的“汉方”,而真正产于我国的“中药”,却只能分得一杯残羹。

周俊杰到上海和黄药业后,汹涌的“冲击波”,涛声依旧,然而这并没有能吓阻他做“弄潮儿”的决心。他知道,几千年来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让中医药产业走向国际,是一件功在民族,利在国家,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他那勇当“弄潮儿”的底气,则完全来自我国优秀的中药产业和产品。与和记黄埔集团合资的原上海中药一厂,就连续多年获得了国家质量金奖和银奖、国家级和上海市的中药名牌产品称号,经营着国家中药保密产品麝香保心丸、胆宁片、生脉注射液等多种知名中药。就这样,周俊杰“时不我待”,带领上海和黄药业的员工,开始了奋勇搏击!

要为中药在国际市场争得应有的地位,进而实现中药国际化,在周俊杰看来,首先要实现中药现代化。他说,所谓中药现代化,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手段阐述药物的成分、作用、机理和临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组织药品生产。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明白,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是有科学依据的。

为把麝香保心丸这个老产品打进国际市场,使之真正成为举世瞩目的中药名牌,和黄从2003年开始了对麝香保心丸的深度开发,该项目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和上海市科委的

大力支持,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中药大品种项目及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项目,以上项目由上海和黄药业牵头,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以及第二军医大学、清华大学等方面权威专家共同完成。上海和黄药业已投入资金人民币3000万元,估计政府还将出资3000万元,项目2013年完成。

现在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人员已经分析出麝香保心丸内含95个化合物,确定了全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明确了主要成份的指纹图谱;以及药物入血后如何起到疗效作用的研究;同时,还筛选出3-5个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化合物,为研制成组分中药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部分组分进行了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进行蟾酥研究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脂蟾毒配基、华蟾毒精、蟾毒灵、蟾毒他灵、阿端那蟾毒精等,半衰期都很短,每天=三次的间隔服用足以保持有效物质的浓度且不易蓄积发生不良反应。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的临床试验报告指出,患者6个月连续服用,血液、肝肾功能等各方面指标未见异常,从而解除了临床医生对含有蟾酥类药物安全性的疑虑,为麝香保心丸长期服用提供了合理依据。

麝香保心丸的物质基础及其化学结构的确定,基本上扫清了西方不认可这个中药产品的障碍,虽然真正实现被认可的目标还有漫长而遥远的路要走,但毕竟前进了一大步。这对随后的系统生物学和药理学系统研究,阐明其作用机制有着积极的意义。

周俊杰和他的员工们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意识到,中药现代化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需要按照中医药理论指导对传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麝香保心丸的二次开发被提上议事日程:破解它治疗冠心病中的“密码”。上海和黄药业与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合作设立了科研基金,重点做麝香保心丸促进血管新生研究。从培养细胞到动物模型、再到人体心肌核素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监测,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不仅能保护血管,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够促进血管新生,起到药物搭桥的效果。这一研究成果,被授予首届国家中西药结合科技进步奖;麝香保心丸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研究文章,发表在美国权威杂志《Life Sciences》上。2009年11月与英国剑桥大学血管新生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将在该中心进行麝香保心丸的血管新生研究。

另一个品种胆宁片,是根据验方开发的中成药。按照中医“肝胆同治”的理论,原本适应证为胆囊炎、胆石症的胆宁片,应当对肝脏病理变化也具有治疗的效果。胆宁片的二次开发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他们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了新的认识:胆宁片确实能够调解血脂、保护肝细胞、抑制肝细胞脂肪变性。胆宁片治疗脂肪肝新适应证的临床研究,已经获得了SFDA的批准临床批文,现已完成临床研究,正在国家药监局报批。胆宁片在2009年获得了“上海市十大优秀专利产品”荣誉;生脉注射液也获得了“制备治疗肿瘤增效减毒药物中的用途”的专利。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发产品,让周俊杰和他的员工们看到了中药现代化的曙光!

从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诞生至今,周俊杰已经伴随她走过了整整8个年头。今天,上海和黄药业发扬其传统优势,已发展成为拥有丸剂、片剂、注射剂等12大类剂型,拥有“上药”牌注册商标及70多个品种的知名中药生产企业,为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世界就是那样丰富多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药现代化的波澜才刚掀起,就有人说,让三千年前的中医药披上现代科学的外衣,就好像给老子塑像“穿西装”一样。更为极端的是有人说要取消中医药,听到这样的奇谈怪论,周俊杰显得格外不满。他说,中医药走向国际,成为主流医药,必须走继承和扬弃两条路,在继承与遵循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系统的同时,不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但在中药遭遇“冲击波”时,他受不了这种“数典忘祖”的无知;即便不做如此过激的回应,也不能容忍一些人用这种言论,蔑视所有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而奋斗的人们!

中药国际化的“两条腿”走路

其实,有关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种舆论环境,周俊杰心知肚明。而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更是艰难曲折,这种失败风险,周俊杰同样一清二楚。

早在1995年国家科技部提出了中药国际化的目标,2002年国家颁布《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核心内容是让中药在造福国人的同时也造福人类。然而,“十一五”规划提出5~10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目标,目前除有些品种只作为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进入西方市场外,至今还没有1个品种能够做到。这便是严酷的现实。

中药国际化难道就像一出外国荒诞剧《等待戈多》那样谜团重重吗?剧中两个主角在黄昏的小路旁等待戈多的到来,可是戈多是谁、什么时候会来,他们根本就不清楚。今天,从上到下都在大张旗鼓地高喊“中药国际化”的口号,到头来会不会发现这只是一个永远确定不下来的东西。

冷静地思考,中药国际化艰难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周俊杰回答:主要在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西医药体系和标准的不同。作为一家之言,他认为开展政府间国家标准的对等认可或许能促进中药国际化进程;中药的科研与生产,在药理标准上中国标准既要靠拢也要影响欧美标准。周俊杰强调,这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撑,因为进入美国市场的任何药物都要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认证,而一种中成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费用就高达10亿美金,即使中国最大的中药企业也难承受如此高的费用。标准和资金成为中药国际化的两个“瓶颈”。

还是那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选择,周俊杰义无返顾,这非常符合他个性中不服输、有毅力的逻辑。事实上,他已经越来越喜欢中医药事业,把个人的名誉、地位,乃至宝贵年华置之度外。员工们也越来越支持他们的老总,钦佩这位职业经理人的勇敢和自信。

上海和黄药业的中药国际化进程,贯彻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是加强植物药的研究,因为植物药成分明确,相对容易符合现行欧美的标准;二是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主动吸纳西方药疗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中药标准与欧美标准的接轨。药品的安全、有效,是研究和创建中药标准和体系的基础。

由于和记黄埔集团的加入,“两条腿”走路的中药国际化开始“不差钱”。据了解,他们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创建了一个中药现代化的研发基地,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借鉴美国药品开发的规范化、标准化经验,为中药所用,该研发中心现有近300人,其中80%的人员曾在美国、欧洲从事多年药物研发。目前已有两个植物药在美国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并与礼来、强生等多家跨国公司签订合作研发协议,重点从事着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新药的开发。

上海和黄药业严格按照GMP标准规范生产,在原料、中间体、成品的每个环节都建立了质量检验标准,层层把关;对

全体员工强化GMP标准培训,做到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坚持了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还引进管理模式与理念,把数字化建设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模式。周俊杰介绍,他们每年引进一个管理平台或工具,都要先请咨询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来做架构,绝不照搬人家的东西。国际上管理的新潮流是,把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对本身工作结果的关心,统一到公司的战略目标上来。因此,周俊杰要求把公司的战略目标分解到部门来做,每个岗位再制订出相应的职责,最后做出流程。周俊杰亲自主持制订的《上海和黄药业发展纲要》,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资源和财富,科学管理绝不会因人而废了。

周俊杰和他的员工们,兢兢业业从基层做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他们披荆斩棘从自己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在中药国际化的大路上。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国家层面的中药标准化建设正在加快,包括“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探索建立中药材来源、生产工艺和检测指标相结合的质量控制模式;加强药品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其标定;建立国家中药标准物质库”在内的研究,目前已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立项。

同样令他们感到欣慰的,还有国际方面的进展。现在《欧盟传统药品法案》已经正式生效;FDA也在网上公布了《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中国植物基源的草药赫然在列。根据“欧盟法案”的规定,中成药需提供15年的临床药效数据,才能获得注册。尽管承认中药合法身份与进入欧美主流市场还是“两码事”,但周俊杰说,这肯定是一个进步。因为过去欧盟和美国没有制定中草药标准,现在有了标准,只不过准入门槛较高罢了。

那么,在努力实现中药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面对这个似乎必然会提出的问题,周俊杰的脸上又一次流露出“当家人”的自豪。他描述了公司近年来在中药国际化进程中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呵,那些枯燥的阿拉伯数字,在他的口中顿时变成美丽的音符,清畅穿透,激越高亢:

环比销售收入增长:2008年为32.30%,2009年预计33.00%;

环比净利润增长:2007年为33.18%,2008年为54.00%;

2009年,核心产品麝香保心丸销售额达到4亿元,环比增长38%。

周俊杰用数据告诉我们:中药如果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也有这样的增长,从而占有较大的份额,那么世界将无法忽视中药的存在。何况明代李时珍留下的《本草纲目》,记载了1892种植物药物,收录了11096条药方。随着世界对植物药的认可程度的增强,它们中间会有更多的药物药方经过科学研发后走向全世界。

圆一个全球华人共同的“梦”

中药现代化,是李嘉诚先生心中一个久藏的“梦”。

从香港“中药港”的夭折到上海和黄的再次起步,李嘉诚继续着他的中药国际化圆“梦”之路。他要让全球500强企业中。出现国际化中药企业的身影。为他自己,也为全球华人,圆一个共同的“梦”。

李先生告戒“掌门人”周俊杰:“中药行业要耐心培育,不要企图挣快钱。”周俊杰把这话牢记在心。现在有的中药企业急功近利,真正的创新中药极少,大部分新产品只是改变了剂型或包装。有的企业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只做层级较低的中药,在耗资数亿元以上的新药面前,望而却步。众所周知,上海和黄药业及和记黄埔则不然,他们在产品研发上进行了长期的、如上所述的大投入。

李先生善待有数十年工龄的老员工,认为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周俊杰说,中药国际化是漫长的“马拉松”,他要像李先生那样,更注意善待员工的各种“细节”,保证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中坚力量。

李先生有着担当社会责任、坚持慈善为怀的理念。周俊杰说,遵循他的嘱托,上海和黄药业除了捐助并建造了“上海和黄药业希望小学”、赞助体育赛事、赠送健康礼包之外,最根本的是把这一理念融入到中药国际化的实践中去。当今新医改方案出台,要扩大医疗保障在基层、社区、农村的覆盖,特别是麝香保心丸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这为疗效确切、安全且价格低廉的中医药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中药以其疗效确切、安全、价格低廉而深受患者的欢迎,上海和黄药业将增强终端推广力度,用最好的药品为老百姓服务;在某种程度上,以及在目前形势下,将中药国际化落脚点首先落于中国的市场。

圆一个全球华人共同的“梦”,周俊杰胸有成竹。于是我们请周俊杰对中药国际化的进程做一个更长远的展望。他停顿了半天没有回答。看得出他不想信口开河,他要给出一个不让自己今后食言的见解。深思熟虑之后,他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药何时能真正进入欧美主流市场,最重要的取决于巾国强大后能否掌握国际话语权,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

10年后,中国用于治疗老年病和心脑血管的几个植物药有可能在FDA注册。我们已经有一批企业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依据是植物药成分的确定性,使我们的产品能够符合西方的药典标准,而复方中药产品因为其成分的复杂仍将难以做到这一点。

20年后,中医药在世界有一席之地,中西医齐头并进。西医治病从某一器官切入,而中医治病从人的整体开始;并且,上医治未病,中医药的优势能把疾病控制在未发生状态。在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疾病谱变化的背景下,中医药强调人的理念会使西方人基本接受。依据是中药的中国标准被国际认可。

50年后,中医和西医拥有同等地位和平台,齐驾并驱。中世纪欧洲有四分之三的人死于瘟疫,而中医药的广泛应用使中华文明得以保存。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是历史的必然,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中医药影响的扩大,也是历史的潮流。依据是中药作为文明的多样性被世界认可。”

周俊杰最大的希望是,在自己职业经理人的岗位上,能有和黄的中药或组分中药产品,哪怕只有一个进入国际市场。

中药国际化,周俊杰心中的太阳。这太阳的光辉,照亮他事业和生活中的每一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