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班级读书会的教学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班级读书会是以整本书为阅读的对象。与课文相比,它的篇幅更长,线索更多,结构更复杂,题材更多元,语言更丰富,手法更灵活,无法也没有必要像一篇课文那样细致地讲授。教师应该将阅读过程设计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讨论和分享是读书会主要的教学手段并成为其价值核心。基于以上认识,班级读书会可以采取“读读·说说·聊聊”的教学策略。
一、读读——“大声朗读”
“大声朗读”就是大声读书给孩子听,这是目前在国外运用范围较广、成效较显著的一种阅读方式。这种方式主要用于给孩子讲童话、读绘本。童话和绘本是用来讲的,因为它们大多故事感很强,人物形象鲜明,能激发孩子们听下去的欲望。教师自然而随性的讲述,能让书中的人物鲜活起来,让孩子在听读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建立经典的故事结构,拓展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大声朗读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同等的阅读的权利。
大声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可以把整本书分成若干部分朗读,可以整本书由老师朗读给学生听,也可以让朗读水平好的学生来进行。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永远不要朗读超过孩子情感理解程度的故事,因为那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也不要朗读孩子已经看过电视或听父母讲述过的故事,因为那会让孩子失去兴趣;更不要向孩子解释故事内容,因为那会缩小孩子们讨论的空间。
二、说说——“说来听听”
“说来听听”,这特别口语化的四个字,来源于英国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艾登·钱伯斯的作品《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的书名。“说来听听”就是要帮助儿童通过自主而愉快的阅读,恰如其分地谈论自己阅读过的书以及听明白别人的发言。让学生把读过的书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而让学生讨论共同读过的书,更是一场热情的语言大探索。
“说来听听……”,这个可以无限延长的句子中包含了探询、邀请发言的意味,代表着老师真的想知道学生们的想法,代表着老师真的想参与讨论,而不是只站在讲台上进行质询。这样的说话方式,与老师一个劲地追问学生“为什么”相比,少了穷追猛打带来的紧张感甚至胁迫感,多了尊重、期待带给人的轻松随意的感觉。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独特的问题构架,更要用宽容之心呵护孩子的表达欲望。对孩子来说,不管是对整本书的想法、感觉还是对书中角色的好恶,只要是自己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所有的观点都弥足珍贵。
三、聊聊——“聊书”
台湾曾经出版了一套《童书三百聊书手册》,书中大量的实践案例证明:透过聊书,可以了解朋友之间不同的观点,可以发现彼此之间共同的兴趣,更能清楚、明白自己的想法,提升一个人的思考力,增加阅读的乐趣。
“聊书”作为儿童阅读的一种教学方式,不像“聊家常”那样可以东拉西扯,也不像“聊天”那样可以海阔天空。它必须围绕“书”这个中心媒介来聊。要想让孩子们爱上聊书,就必须解决好“聊什么”和“怎么聊”这两个问题。
聊什么呢?《童书三百聊书手册》很值得借鉴,它把一到六年级的阅读分为300个话题。
当然,聊书的主体是学生,最理想的读书会应该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讨论,所以老师要在召开交流会之前,引导学生根据文本自己确立共同讨论的问题或话题,从而让讨论变得角度多样,使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怎么聊呢?这是值得老师们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的一个问题。既然是聊书,当然有别于那些“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一唱三叹”的过度推敲的语文课堂,它的组织应该相对要松散一些,自然一点。
教师要做的,首先是要营造一个坦率、安全、富有探索性的讨论环境,要让班内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话想说,有话敢说”;其次,教师必须以一种不太容易被人察觉的方式把握“聊”的节奏与方向,带领孩子们共同讨论读过的书,引导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鼓励他们邀请伙伴帮自己解除心中的困惑;再次,在聊书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与观察,多倾听、少说话,参与讨论但不主导讨论,只在必要时做一些观点的澄清或帮学生将讨论的内容延伸、拓展到生活中,使讨论走向深入,聊出现实意义。
不是每个人天生都爱阅读的。作为老师,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策略,都不应该忽视学生的阅读快乐。只有让学生抱定一颗阅读的心,为快乐而阅读,为成长而阅读,才能让学生进行持久的阅读,才能让他们随着那些折射人间冷暖的文字体味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