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泉州南音传承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州南音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有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003年,泉州师院首次创办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10月南音系正式宣告成立;2010年成立泉州南音学院;2011年,泉州师院以南音方向突出的办学成绩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成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首批拥有硕士专业的高校之一。2012年9月,第一批南音演唱、演奏、文化产业与南音文化推广方向艺术硕士研究生正式入校就读。2013年以泉州师院牵头的“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认定为福建省首批“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音乐与舞蹈学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14年泉州师院南音研究基地获福建省首批社科研究基地。
一、地方高校与民间相融的教学体系
地方性本科院校承载着传承与发展区域音乐的重任,泉州师院作为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如何真正履行高校的办学职能,是办学者思考、探究和付以实践的主要工作。南音以其民间性、区域性、整体性、活态性、流变性等特征形成自己独特的“民间”传承体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南音与中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生存环境萎缩、传承出现断层的危机。由于市场商品经济的繁荣、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式微等原因,南音的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人亡艺绝”的现象。将区域音乐传统传承体系融入高校专业设置中,构建地方高校传统音乐传承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也是当代人所需要承载和展现的。
(一)培养目标、方案的定位
区域音乐进高校的专业设置,其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的音乐学专业,也有别于“民间”对传统南音人的培养。南音方向本、硕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宏伟蓝图,是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校方多次邀请海内外教育界、音乐界、南音界的专家、学者座谈、省市文化部门负责人研讨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硕人才培养目标、审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在征集多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泉州师范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均突出南音方向本、硕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实践性,课程设置除了体现南音专业技能和实践,还开设了音乐学基础课程和人文课程,实现人才培养的特色性及多元性。
(二)区域音乐的文本呈现
“将音乐类‘非遗’项目编入教材,既是对音乐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传统音乐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泉州南音作为世界级“非遗”项目进入高校的专业设置方向,规范的教材文本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在演奏、演唱方面。泉州师范学院南音专业本着满足现代高校知识、技能传输模式的需求,一方面在课堂中传习泉州南音的技艺,实践“口传心授”的精神和内涵,并转化文本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规范的教材文本,实现丰富技艺传授手段等方式,试图弥补传统教育中的某些缺陷,形成民间教育和精英教育兼容并蓄的传承理念。
2003年3月王珊、丹编著了《中国泉州南音教程》,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必须编著一套包含泉州南音四管、泉州南音演唱以及全面认识指、谱、曲的系列教程,达到在高校平台上的有效传承。为此,2006年由王珊主编,南音传承人和高校教师参编的《泉州南音“指”集教程》《泉州南音“谱”集教程》《泉州南音“曲”教程泉州南音演唱教程》《泉州南音南琶教程》《泉州南音洞箫教程》《泉州南音二弦教程》《泉州方言》等八部南音教材正式出版,“它不仅是南音历史上第一次立足于大学教学体系的系统教材,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套以一个民间乐种为中心内容的大学教材。”工V谱是南音的奏唱之本,更是南音长期以来赖以生存和传承的基础。2014年,王珊、陈恩慧编撰的《泉州南音工V谱与视唱》教材正式出版,该教材在解读南音工V谱乐学理论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指导学习者学唱南音工V谱,不断加强和提高学习者对南音工V谱的视谱、视唱及译谱能力,进而领会泉州南音工V谱独特的艺术内涵和奥秘。读唱工V原谱,不但直接与音乐的传承有关,而且与更真实、更深刻地把握音乐有直接关系。
(三)构建特色课程
高校南音教育具有明显的双重性,它既具备民间音乐的传统底蕴,又兼备高校教育的人文素养。面对国家的文化发展需求,南音本、硕专业不仅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而且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南音专业核心课程群。2011年11月,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对八届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与他们共同探讨并研究音乐教育及南音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形成以南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根据南音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一支以高校教师、专业团体人员、国家级南音传承人为核心的学术与教学研究队伍,音乐学的基础理论、技能由我院教师担任,南音演唱、演奏课程则聘请南音团体或国家级南音传承人执教。当南音艺人执教时,安排教师跟班听课,撰写相关教学资料,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教学要求的文本。同时,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改变传统南音口传心授、没有规范文本的教学形式,丰富南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索一条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艺术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模式,广泛使用现代信息工具的教学方法,推进启发式教学,采用探究式、研究性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
(四)走进“文化生态”
“对原生性的民间音乐的传承,有一个文化生态问题,因此,除了在招生时要求掌握一定的民族语言或地方方言、在教学中邀请民间艺术家进校授课之外,还应该适当地多安排走出去的活动,不要脱离母语环境”。泉州南音长期以来一直在民间以自娱自乐的方式存活着,仅泉州市的民间南音乐社就有232个。泉州南音民间乐社是泉州南音存活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乐社交流、活动、仪式及各自的师承传授是传承泉州南音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音渗透于民众生活的诸多方面,与以闽南文化圈民众的生老病死、生产生活、精神信仰密切相关,南音演唱、演奏的权威人士大多来自民间社团的南音先生,“面对有如此深厚社会基础并早已是本地民众生活不可分割的民间乐种”,让学生真正了解南音文化生态的丰富性、整体性、流变性、民间性等特质。南音专业采用工作坊方式,即田野采风与音乐实践是工作坊的重要环节,由导师带领学生到各南音传习所、专业团体和民间南音社团学习、采风、拜馆(打擂台)、会唱并参与仪式等一系列文化行为,让学生进入传承人的生活工作中,接受南音传承人的指导,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做一个有心的刻录者识记现有的南音曲谱,与海内外民间南音社团切磋南音技艺,了解海内外南音现状,抢救即将流失的南音传统曲目,最大限度地{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促进研究型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融入民间传承体系,真正实现走进“文化生态”。
二、泉州南音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模式
重建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创立了以南音本、硕专业为基础的“教学、科研和实践三位一体化”的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模式,实现了以教促研,教研相辅的良性循环。解决了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认知严重缺乏的现状,培养出民族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传播者,真正实现地方高校传承、发展区域传统音乐。
(一)教学与科研相辅相长
基于对泉州南音进高校的办学实践,我们从南音本科专业到南音硕士专业,培养了一支南音教学与科研团队,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改变了原来南音教学只重技艺传授,缺乏理论研究的状况,促进了南音教育的发展。在团队建设中,出现了许多教学和科研双肩挑的师资队伍,如南音专业创办时开设的《南音史论和乐学理论》《视唱练耳与工V谱视读》,教师以特色n程教学为契机,凝练研究方向,对《明刊三种》《文焕堂指谱》《道光・琵琶指法》三套明清南音孤本进行研究,通过谱字、撩拍、管门、曲牌、记谱法、曲名等南音乐学理论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明清南音工V谱的传承关系;通过对南音特殊管门的分析与研究,率先发现百年“毛延管”的秘密。同时,对泉州南音源史及分期进行全新学术角度研究,从泉州方言与南音的历史发展关系考察论证,通过文献比较综合分析与考证,重新梳理南音历史的发展关系,突破学术界单纯从乐学角度研究泉州南音历史,提出泉州南音源于泉州方言与乐学的分期理论,并形成一大批高规格的研究成果。“教育思想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依托于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教学与科研“相长”,并建立基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科研―教学的路径中,以教学创新和科学研究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教学与科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南音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南音人才的培养。
(二)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为推动南音文化的广泛传播,激发其内在生命活力,促进南音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尤其是提升其在高校学子、年轻一代中的认知度。我们在打造传统课程的内涵建设,深化音乐教师教育模块的基础上,突出南音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增加技能实践课与整体课程衔接,形成渐进式的多层次南音实践教学体系。以作品、剧目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围绕单个作品、剧目设计课程、组织教学、安排实践实训,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学、练、创(研)、演”紧密结合,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室与实训场所的界限。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主要采取案例曲目量化教学法,通过量化学习,加强音乐表演实践,强化实践技能,提升理论水平。采取以跟班排练、模仿、启发、设计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设置教学实践(作品量化教学、周彩排)、认知实践(季展演)、综合性实践(年公演、推介会、案例合作)、素养性实践(各类交流、比赛、申报项目)等环节,进而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协同创新促进南音发展
(一)创作南音新作《凤求凰》
由泉州师范学院牵头,协同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音乐学院、泉州南音乐团、台湾心心南管乐坊等单位,并汇集海内外著名南音艺术家及研究人员共同组建的“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被认定列入首批“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4年泉州师院南音研究中心被评为福建省首批社科基地。2015年10月由泉州师范学院牵头的福建省“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创作出品的南音新作《凤求凰》参加福建省第六届艺术节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展演奖第一名等24个奖项,专家称该作品是“我国首个中国古典室内歌剧,开创了中国传统音乐新的呈现形式”。
从南音新作《凤求凰》的策划、创作到排练、演出,师生不仅在作品中得到专业水平的提高,而且培养了一支能独立完成大型舞台作品的各方面人才,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办学模式。新作的排演进一步促进高校南音表演人才的培养和南音文化的传承,在实现南音文化高校教学、传承、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向世界推介南音文化,并探索出一条传播、传承、保护南音的新路径。充分体现高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创造为意旨,用当代的语言来传承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研发南音工V谱打谱软件
工V谱是我国古代音乐自成体系的一种记谱形式,是记录南音音乐语言的汉字化表性乐谱,它由谱字、“指骨”(表示时值和琵琶弹奏的记号)及撩拍记号三部分组成。千百年来,南音的音乐载体是以“工V谱”为形式来体现的。由于南音工V谱历史悠久、深奥复杂,工V谱历来都靠弦友“手抄”和“口传”传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充分利用泉州师院多学科的办学优势,集计算机学科师资与南音特聘研究员的力量,协同研发南音工V谱打谱软件,它的操作简单,只需用拼音输入法就可以进行南音工V谱打谱,同时又可根据一些老民间南音艺术家的方言特点,支持模糊音输入,解决了众多老南音艺术家不懂得拼音,无法自行录入工V谱的困难,使得民间流传的南音曲谱能完整地记录并保存在计算机中。软件研发可让新一代的南音文化传承人利用该软件推陈出新,完成复杂的曲谱制作需求,使这一音乐文化的“活化石”焕发更绚丽的光彩。
(三)编著出版《泉州南音(弦管)集成》
《泉州南音(弦管)集成》(2016年已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由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科带头人王珊主编、中国艺术艺术研究院郑长铃研究员为副主编、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所长著名南音研究专家吕锤宽辑著,该集成收入近六千首曲目,涵盖闽南诸市区县和台湾各地收集整理的大多数乐谱资料。共三十大卷,每卷有重点内容和类别。全套集成以“曲目”为主体,同时既有“泉州南音总论”,也有关于器、调、曲、辞的分论,诸卷论述全面有序,体例通晓清晰,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南音音乐构成全息性体系。它的资料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它在将来“南音学”(“弦管学”)研究方面的价值都将给后人以重要的启示,它将成为泉州文化乃至闽南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结 语
泉州南音传承方式研究通过在高校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保护的主要阵地,它不仅是高校通过人才培养达到推进国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这一基本职能具体体现,也是履行我国对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种承诺。我们力求通过泉州南音传承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把泉州师院建设成为海内外南音传承发展研究的中心,成为南音文化保护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成为福建省学科建设的新亮点,成为海峡两岸以及东南亚等海外华侨文化渊源的交流平台,成为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心和办学典范。
参考文献
[1] 乔建中《传统能给我们什么? ――关于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中国音乐学》2004年第4期。
[2] 乔建中《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音乐研究》2003年第6期。
[3] 樊祖荫《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音乐探索》2012年第3期。
本科培养目标:将其塑造为掌握音乐学科(特别是南音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中等学校或中学进行音乐教学,特别是南音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人才。
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和音乐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南音表演、文化推广策划、管理人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的南音专业表演技能,对音乐具有较强的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南音挖掘、保护、传承、创新和传播等实际问题,具备表演、策划演出和南音文化推广等基本能力。
甘绍成 杨明辉《将音乐类“非遗”项目引入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思考 ―― 兼谈川音在“非遗”进课堂方面的尝试》,《音乐探索》2015年第3期,第86页。
乔建中《中国泉州南音教学大系》,《人民音贰2007年第10期,第58―59页。
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家笔谈,《音乐研究》2011年第3期。
武荔涵《教学与科研相融合: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高教改革与发展》2012年版。
[本成果为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泉州南音传承方式研究》编号(2014BDO48)研究成果]
王珊 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