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的“一从三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的“一从三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有女子三从四德,《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古代女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学习内容。那么,作为新课改条件下的教师,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学习内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一从三德

一、一从――唯“实”是从

学校教育,一头挑起的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一头挑起的是千百个家庭的幸福与期待,因为优质教育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就在一个“实”字。实,真实,实际。具体来说,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一)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与课堂所学紧密联系,并将所学活用与生活实际的过程。

所谓学生的实际,我们认为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认识结构,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已有的知识性结构,即基础知识水平;二是学生个体已有的能力性结构,主要是学习能力,包括求知、做事、共同生活、创造和发展的能力;三是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信心、毅力、意志、习惯、品质等。学生的实际就是教学的实际,也是教学的起点和归缩。教学思想要面向学生实际。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教学教育。即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会知识,而且要爱学,会学,并且会用。

(二)从实际出发,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什么是教师?学高为师。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也在《劝学》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学不高,为师亦难。教师应具有“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究精神,审时度势,把握时展的脉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学习、再学习”,让教师的“一桶水”变为“滔滔长江之水”,以适应新观念、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使教师成为课改的“行家里手”。

有了“滔滔长江之水”,还得有教学艺术。如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而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课堂教学出现崭新的变化,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老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还应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法,以教师的个性化评价引导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给课堂带来积极的热烈的气氛。

“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详述了教学反思的意义,对教师来说是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准的基础,对学生来说是增强学习收益的有力保障。“教书”这一特殊职业是教师用自己的“良心”培育学生“心灵”的工作,马虎不得。教师应“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中善于反思自我、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吸取失败的教训作为自己成长的镜子,应该成为我们的“规定动作”,以“学生为镜”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教师为镜”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史实为镜”反思自己的教学。

(三)从社会实际出发,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必然要求人适应这个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社会的实际要求出发,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人。人只要活着,首先要对自己有用,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自己的需要,养活自己,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自我价值,当在社会上尽到“养家糊口”的责任,进一步对社会作出贡献,才算一个合格的人。其次要培养学生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对社会的贡献方式、贡献大小也不一样,但最基本的是要有乐于助人的精神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传统文化要求,也是一种对社会作贡献的标准。所以,乐于助人是对社会作贡献的前提和最低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对于我们的干部、党员,对一切有能力的人,我们就可以要求他们以社会的需要为己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对社会作出尽可能多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二、三德――师德、师言、师功

(一)师德。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如果教师做到“为人师表”,就能以自身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关键是爱生敬业。

(二)师言。顾名思义,师言是指教师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和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对完成教学任务、履行教学职责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艺术。

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简约、激励、幽默、富于启发性。“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但这却是教师不得不练的基本功,因为它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三)师创。师创指的是教师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创新这一民族灵魂的延续和升华,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教师的必备素质,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21世纪尤其如此。教师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但都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

于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首先是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教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其次,教师要钻研教材,但要突破教材限制,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提高课堂设计创新的能力。再次,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其他先进教育技术,并能逐步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学习创意、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自己捕捉、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如果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师德,磨练师言,提升师创,就一定能够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种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钱宝宝.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2006.

[2]Czfengfeng.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009.1.10.

[3]李创典.什么是师德?.2008.8.8.

[4]徐宏钰.谈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