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尽铅华回归本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尽铅华回归本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教学应“以音乐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主要阐述了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音乐课堂效率和质量,使音乐课洗尽铅华回归本色

音乐课堂教学问题实践活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以音乐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发现音乐课堂变得越来越臃肿,有些音乐教师不注重课程自身的特点,片面追求个性教学风格和热闹的课堂气氛,整节课又唱又跳、又画又编,忙得不可开交,把学生对音乐感知和感悟能力扔到了爪哇国,把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有形”而“无神”。一节课下来,孩子还不会唱歌。因此,我们应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更有效的途径,让音乐课洗尽铅华,回归本色。

那么,到底如何上好本色的音乐课呢?

我想,先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许才能找到更有效的突破口。

一、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

1.过度注重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忽略音乐本体功能

《课标》中规定,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在一些音乐课上,学生不是朗读就是画画,要么即兴表演,很明显的,教师想通过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一位教师在《梨园英秀》教学中,先介绍京剧的起源,再介绍京剧的行当,接着观看京剧的表演。三下五去二,学唱歌曲的时间不多了。加上眉毛胡子一起抓,结果一节课下来,无论哪一方面都没有学好,而且由于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反而忽略了歌曲的难点,这节课上得更像语文课,音乐成了辅助教学,这就与大纲要求相去甚远了。

2.过度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忽略用音乐表现音乐

我们看到,有很多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不注重音乐课程自身的特点,片面追求个性教学风格和热闹的课堂气氛,忽略学生对音乐感知和感悟能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走入了误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采用情境引入法。这是一种很有效果且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方式。往往偏差也就在于此:过分追求教学氛围的营造,在课堂上花大力气创设环境,致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以外的事物上。如《夏夜》的教学,有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用动画、故事、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入教学,夏夜如何的美、萤火虫怎样闪闪烁烁、怎样漫天飞舞等,极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画面,想象空间。结果学生的兴致一旦被调动起来,便一发不可收拾。只想拼命去研究导课的方法,造成了喧宾夺主的后果,却忘记了他手中最有力的武器──音乐。这不得不说是我们音乐教学改革的一大失误。

3.过度注重教学形式的变换,忽略对音乐本质内容的探究

音乐教学主要是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在很多音乐课上,尤其是在公开课、评优课中更是明显,教师们乐此不疲地带领学生“讨论”“合作”,人浮于课,结果却没能掌握教材上的内容,在没有必要之处讨论来,讨论去,而对音乐内容本身的探究却如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完全忽略了音乐本身的教育功能。一位老师在教学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时,让学生合着音乐模仿骑兵骑马的动作。学生一听可乐坏了,有的搬挪着板凳,有的跑到教室角落里开始不亦乐乎地表演,有的嘴里还高兴地大声喊着“驾驾……”教室里热闹非凡,但是音乐呢?早已被学生嘈杂的声音所掩盖,欣赏教学毫无音乐性可言。

二、上好课改后的音乐课之方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要想上好课改后的小学音乐课,要首先转变师生观念,观念不更新,一切全作废,即使是换了新的教材,如果仍用旧的观念来教,也照旧失败,那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有的老师感叹,语文课用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渲染情境;美术课用音乐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绘画热情;体育课用音乐让学生感受韵律,增强肢体协调性,惟独音乐课不用音乐来感染学生。这违背了音乐的本质特征,变成多种学科和手段的大杂烩。基于这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学的任务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只有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实践稳打稳扎。以音乐为本,坚持到底,相信这种偏离音乐的现象一定能改头换面。

2.转变教学,创新思路

拿旧教材与新教材来比较,你可能会发现:旧的教学内容是分“听、唱、动”三块,而新的教材是按“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来编写的。《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关键在于教师要突破以前的框框条条,转变老套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把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有机地整合,开创自己的思路,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机智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关注音乐,突出主体

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感知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音乐之外的语言、思维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理应紧紧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进行教学,不过分地追求音乐的趣味性、娱乐性。这就要求教师时刻都要注意以音乐为本,课堂活动的设计要直指音乐本身,不能舍本逐末,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表演、创作、判断音乐作品中的美。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要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使教学手段与目标脱节。只有这样的课才既朴实又美丽,当学生走出音乐课堂,脑袋里装着的是美的音乐。真正把音乐变成学生既喜欢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技能。

正如《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所说:“艺术学科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艺术教育要为其内部价值而教”。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重要原则――以音乐为本,让我们的音乐课从此与众不同,让我们洗净铅华见本色,繁华落尽真自我,上出真正的“音乐”课。

参考文献:

\[1\]刘迎芳,董娟.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的改革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

\[2\]赵长艳.探析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神州,2012,(25).

\[3\]薛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探讨\[J\].教师,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