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内部审计资源集约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内部审计资源集约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有经济体量也在不断增大。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不断增长的审计需求与有限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合理调配审计人员、科学安排审计资源。笔者提出了从计划优化、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整合审计资源的工作思路,有效缓解审计压力,提高审计效率.

【关键词】内部审计;资源;集约化

一、内部审计资源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随着企业业务的迅猛发展,相应的审计任务也愈加繁重。相对于目前企业资产规模及业务监管范围,审计人员的严重短缺,与繁重的审计任务成为一对尖锐的矛盾,严重制约了企业审计功能的实现。

2.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当前,内部审计范围已从传统的财务收支扩展到生产经营业务、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审计项目更是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审计范围的扩充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其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内部审计人员仍以财务专业为主,工程、营销等人员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

3.职能定位存在偏差

部分单位及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和行为日的缺乏准确认识,思路不开阔,沿袭以前旧有做法,与企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适应。审计方式单一,大多为“查错纠弊、堵塞漏洞”式的事后审计,事前、事中的实时监督较少,不能做到防患工未然。

二、审计资源集约化目的

所谓审计资源是指审计组织在履行审计职责过程中所能利用的一切资源要素,是审计力量、方法、于段、法规、成果、信息、环境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要素的集合体。审计资源集约化就是对审计资源各要素进行整理、组合的过程,其日的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以最小的审计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三、资源集约化的主要做法

1.审计项目计划优化整合

完善制度体系,科学制订计划。推行指令性工作计划模式,对综合性、普遍性工作,由总公司统一安排计划和审计方案、制订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由分公司和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引导各单位审计资源向重点业务、关键和薄弱环节转移,推进两级审计工作组织体系的有效联动。

2.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整合

内部专业监督资源的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整合是审计资源整合的关键。在审计项目计划优化的基础上开展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全系统、大覆盖的审计组织架构,建立包括财务、营销、人资、基建、运维、物资、监察、科技和审计等各类专家人才在内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盘活现有人才,引进新鲜血液,实现人力资源的集约化。

打破审计责任主体“单一化”的传统观念,联合公司各业务部门建立总、分(子)公司及三级单位的全方位、立体式审计组织架构(右上图:公司系统审计组织架构)。

审计组织架构设置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总公司及其领导下的各业务部门,即“主十”,涵盖了财务、人资、营销、物资、工程等业务,相互协作,构建企业“大审计”格局。第二层次是分(子)公司及其各业务部门,即“枝十”,负责本单位范围内的审计监督工作。第三层次是三级所属企业,即“枝叶”,负责其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审计工作。三个层次彼此衔接,为内部审计合理利用其他专业部门资源创造条件,极大地丰富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合理使用社会中介机构。将部分不涉及企业商业秘密、审计结果不涉及第三方利益或审计结果需向社会公众公开的投资审计业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按照“内审主导,中介机构技术支持”的工作原则,加强中介机构过程管控,实现审计质量控制,弥补审计资源不足。

3.审计信息资源集约化应用

审计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专业内外部检查成果、各种资料、相关法规制度信息等。审计信息资源集约化是把历史的、局部的、零散的审计资料,按照一定的目的整合起来,通过去粗取精,归纳分析,加工提炼,使之规范化、系统化,在更高层次和质量上再现审计结果。

4.审计技术资源集约化应用

日前,现代审计已走上了信息化轨道,内审工作信息化、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曰前电力企业建设了审计管理系统、ERP审计管理系统、审计门户等先进的审计工具,充分应用这些信息系统并逐步实现与财务、营销等经营管理电子数据的实时对接,通过信息化手段快速发现审计线索。积极探索远程在线审计,审计端口前移,实现对审计对象连续、动态监督,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评价的综合审计体系。

总之,通过各类审计资源的集约优化整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每一份审计资源的效能,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参考文献:

[1]王海艳.审计资源对社会审计质量的影响分析[J].赤子,2014年第2期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