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汉传因明简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汉传因明简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因明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现代学术背景下的因明研究也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本文对因明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和研究历史进行了初步梳理,以期能对因明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因明;汉传因明;因明研究

Abstract: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Hetuvidya has been here China for over 1600 years,and the research of Hetuvidya under modern academic background has gone through for over 100 years.This paper gave a short ordering introduction of the propagation and study for Chines Hetuvidya,which could be supposed to be beneficial for further study.

Key words:Hetuvidya;Chines Hetuvidya;Hetuvidya study

引言

因明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现代学术背景下的因明研究也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量的增长已经是以几何级数在增长,如何使因明脱离绝学的境地,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因明的价值和影响发挥出来,这是因明研究者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因明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和研究历史进行初步梳理,以期能对因明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些许贡献。

1.因明在中国的首次传入

因明的第一次传入是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当时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早在公元421年前后,印度僧人译出了《大般涅经》,其中第十七卷破十外道中已运用了古因明的论证方法。到了南朝的刘宋,又由慧严、慧观、谢灵运加以改订为《南本涅经》,这可以视为因明最早传入我国的标志。公元472年(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又有三藏吉迦夜与昙耀合译出《方便心论》。公元541年(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三藏毗国智仙与瞿昙流支合译出《回诤论》。公元550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真谛译出《如实论》并著有《如实论疏》。这些古因明著作译成汉文,对中国当时的思想界是有影响的,例如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叙述的体例上有明显的因明痕迹。[1][2]

2.因明在中国的第二次传入

因明第二次入汉是由玄奘大师实现的,玄奘生于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二十八岁时(公元627年)西行求法,就学于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从戒贤为师。又游学五印度,礼拜菩提树,曲女城大会胜辩,被誉为摩词耶那提婆(大乘天)。贞观十五年(公元641 年)四十二岁时归国,带回经论608部,其中因论36部。于从公元645年始,组织了大规模的译经,至六十五岁圆寂时共译出佛经七十三部计一千三百三十卷。玄奘回国后所译的佛典中,有不少是与因明相关的,如《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阿毗达摩杂集论》、《大乘掌珍论》、《广百论释》等。其中有因明专论两部,而前三部中各有因明的章节,后两部则是运用因明方法的范例,玄奘在译经过程中又对译僚和徒众反复宣讲,并发动门人疏释,形成了唐初因明研习的高潮。[1][2]

在对因明论著的翻译中,玄樊又有改造和创新,其贡献有:(1)将因明中的逻辑与知识论区分开来,以纯逻辑的态度来阐发因明。(2)对因明的语用模型作了具体的阐发,将陈那的“生因-了因”说扩展成“六因说”,使因明由狭义因论扩展为广义因论。(3)对因三相的表述作了重要的改进。(4)概括了“简别”方法,扩大了因明的适用范围。(5)进一步丰富了因明的过失论。(6)由于玄奘的倡导和推动,因明学东渐传人日本和朝鲜。

3.汉传因明的东渐

汉传因明又经玄奘的弟子智仁传入朝鲜,智仁曾为玄奘翻译因明二论的“笔受”。朝鲜僧人神廓精通因明,有《观所缘缘论疏》,顺憬撰有《因明入正论抄》,元晓在传说中亦为玄奘弟子,在朝鲜号称佛家“八宗之祖”,在因明方面著有《瑜伽论中实》、《掌珍论宗要》等。新罗统一后,道征又入唐学习圆测的法相学,并于新罗孝昭王元年(公元692年)回国,著有《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因明人正理论抄》二卷以及《正理门论疏》三卷。道征传太贤,太贤著有《因明论古迹》、《理门论古迹》、《观所缘论古迹》等。宋代,高丽王朝的大觉国师义天(公元1085年间)亦入宋求法,刻印有《诸宗教藏总录》,其中亦收录了《因明论》疏二十七种九十八卷,元代朝鲜的唯识高僧又多奉献到燕京传法。此外,高丽僧胜庄著有《正理门论述记》二卷。

因明在日本的传播是通过玄奘的弟子道昭与玄奘三传弟子智周的日本弟子玄肪进行的。因明在日本的发展大致分为两派:南寺传、北寺传。由于因明经典著作的解释,采用师徒相授乃至密授的形式,随法相宗研究而不断深入,传人弟子对因明经典著作撰书立说而形成的学派。[4]

4.因明研究在唐以后的衰落

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在长安与其弟子门人传授讲习法相宗,而兴盛一时,门下日本、暹罗的弟子将法相宗带回并在朝鲜日本得到了弘传。唐武宗灭佛,法相唯识宗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在汉地净土宗、禅宗等佛教宗派日渐兴盛,法相宗一蹶不振。因明在汉地的兴盛只限于初唐的几十年间,以后即走向衰徽,明清五百余年间,汉地因明已濒于绝响,到明中后期虽有王肯堂等发现因明的“证真之力”,不遗余力研究因明搜集资料但却感慨于因明典籍的有限“藏中寥寥只此二三种”,至清代王夫之、彭绍升、龚自珍、魏源等都对法相唯识宗有研究,但由于典籍有限,研究未能深入。[5]

5.清末民初的因明研究述评

1866年,杨文会创办金陵刻经处。1896年,金陵刻经处刻印了窥基的《因明大疏》,促成了近代法相唯识学研究的开展,因明随着法相唯识宗的兴起而兴起。欧阳竟无于1922年建立中国佛学院(支那内学院),1927年组织辑印《藏要》,其中有《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至此,汉传佛教两个最基本的典籍大小二论,均已刊刻完毕,汉地学者研究因明有经可依。

五四之后,汉地的因明研习出现了新高潮。一方面有大量的因明著作的翻译、出版,多达几十种,一方面各地佛学院纷纷建立,开授因明课程,同时因明的讲习进入大学。这一时期的因明著作可主要分为以下四类①:

因明经典的翻译、注解方面的著作。1928年吕从藏文译出陈那的《因轮抉择论》、《集量论释略抄》。1940年,王森从梵文译出法称《正理滴论》(根据苏联《佛教文库》梵文原本),发表于1989年。注释性的著作有:1925年,梅光羲的《因明入正理论疏节录集注》;丘檗的《因明正理门论斟疏》;此外还有熊十力的《因明大疏删注》(1926 年)。

因明义理的论著。通论性的著作,有太虚的《因明概论》(1922年著,1936年出版)、吕的《因明纲要》(1926年)、陈望道的《因明学》(1931年)、虞愚的《因明学》(I934年)、《印度逻辑》(1939年)、周叔迦的《因明新例》(I936年),以及覃方达的《哲学新因明论上》熊绍业摹兑蛎髦研究》等。其中专题性研究的论著是陈大齐的《因明大疏蠡测》(1938年)

因明史专论。许地山《陈那以前中现派与瑜伽派之因明》(1932年)是我国第一部因明史论专著。

对因明作逻辑比较的著作。如陈大齐的《因明大疏蠢测》和龚家骅的《逻辑与因明》(1935年)。

6.建国后因明研究概述

50至70年代末,因明研究在中国大陆陷入低潮,在“”十年间因明研究几成绝响,仅有台湾、香港地区的因明研究还有水月法师、陈大齐、李润生等的因明研究。

在结束后的一段日子里,“因明”一度作为绝学而要求进行抢救和保护。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因明研究再度掀起高潮,日趋兴旺。各种座谈会、研讨会相继召开,各种因明讲习班也不断举行,出版了一系列的论文集和专著。各高校也开设因明相关的课程,培养了众多的硕士和博士。据粗略统计,在20世纪最后20年内,大陆的因明研究学术论文近400篇,因明专著近80部,其中藏传因明的研究著作达到了近30部。

进入21世纪,因明研习再掀高潮,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中国因明学术研讨会相继成功召开。汉藏因明研究以及国际因明研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且日渐深入,大量的外文因明著作相继译出。中国逻辑学因明专业委员会也于2006年在燕山大学挂牌成立。燕山大学因明文献中心、玄奘研究网、戒幢佛学院、中国因明网相继开通,提供大量通俗易懂的因明资料。《因明》杂志成功创刊,这是国内唯一的因明杂志。这一阶段因明学术论文达到200余篇、因明专著达到60余部、高质量译著也有不少。对因明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大大加强[5]。(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姚南强《因明学说史纲要》[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08

[2]解志敏《汉传因明弘传史略》[J]《广东佛教》2001.1.56-57

[3]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中华书局.2007.10

[4][日]武邑尚邦(著)杨金萍,肖平(译)《因明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华书局2008.8

[5]张忠义,张晓翔,淮芳著《汉传因明史》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12

注解:

①关于因明著作的分类著录参考姚南强先生《因明学说史纲要》三联书店 2000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