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魔兽》看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经上映,《魔兽》已经刷遍了80、90、00,甚至70后的朋友圈。
除了对游戏本身的集体共鸣之外,人们似乎热衷于去寻找那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古尔丹”――吴彦祖。相较于华人演员在其它好莱坞电影中打酱油的角色,这一次,演员吴彦祖的戏份确实足够多。
然而,这是否就代表了中国电影和电影人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了?中国电影“强塞”好莱坞真的是一件好事吗?答案似乎并不光明。
追寻“魔兽”的中资背景
《魔兽》中,吴彦祖的超强戏份似乎让人们看到中国电影人进军好莱坞的希望曙光,然而,如果我们深究电影背后的资本流动,一切又都变得不同起来。
《魔兽》由传奇影业和暴雪娱乐公司联合出品,魔兽本身是暴雪娱乐公司所开发的游戏,而这部影片的掌舵者――传奇影业早前已被中国万达集团收购,该收购创造了中国企业海外最大的文化并购记录。
除去万达,我们不难从华谊兄弟2016年片单上见到《魔兽》的身影,这是由于早在2011年,华谊就和传奇影业共同建立了传奇东方影业,因此魔兽世界的投资人里自然也有华谊的一把交椅。
《魔兽》的中资背景就到此为止了吗?当然不。2015年9月17日,腾讯影业成立,成立之初,腾讯也放出消息称参与了《魔兽》的投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魔兽这部电影的全部宣传周期都由腾讯作为主要宣传领头人。
三家中国巨头合资一部电影,如果只看资本方,《魔兽》俨然就是一部国产电影。这一次吴彦祖的好莱坞之旅,似乎也变成了“参演了一部有大量外国演员的国产大片”。那么“中国古尔丹冲击好莱坞”,自然也就变成了一个假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说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希望曙光,不如说这是中国电影资本全球战略布局的冲锋号。
华人巨星的“好莱坞”龙套
单就吴彦祖与《魔兽》的个例,似乎不能说明中国电影人开拓好莱坞市场的不现实。“中资只是个条件,但不是客观条件,有没有它,我们的电影人都能冲击好莱坞”,这种言论屡见不鲜。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抛开《魔兽》,我们不如反观过去十年间出现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演员身影:李冰冰、范冰冰、章子怡、李小璐、张静初、王学圻、陈冠希等等,他们无一不现身巨制,可又无一不是“跑龙套”的地位。同时现实是这些影片,没有一部背后有着巨大的中国资本。
当然了,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聊胜于无的参与方式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种状况又为什么会屡次出现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则要从电影政策谈起。
中国电影市场引进外国电影分为两种:北美、非美。
北美片一般指好莱坞大片,这种影片是采取分账形式的,即出品方按照一定比例从中国票房内分走一部分。非美片则是我们常见的“批片”,是以买断的形式引进的,支付过一笔买断费用后,无论在国内获得多少票房都与出品方无关。
此外还有第三种选择:合拍片。合拍电影可以在中国内地享受和国产电影一样的待遇。众所周知,分账片的片方不能自主选择上映档期,而合拍片则可以自主选择。其次,合拍片分账比例要比分账片高出将近一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多好莱坞巨制都希望自己能被套上一个“合拍片”的光环,从而提升自己的分账天花板。这也就致使市场上出现了诸多“伪合拍片”――一部电影带上一位大众耳熟能详的中国演员,给这个演员一个镜头,就能成了“合拍片”,这种状况屡见不鲜。这也就解释为什么诸多国内影星接到了好莱坞巨制的橄榄枝,而最后的结果只是跑了个龙套。
鉴于此,我国对合拍片资质的审核愈见严格,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中方出资比例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必须有中国演员担任主要角色;在中国取景。于是乎中国演员王学圻参演的《钢铁侠3》便没有通过这样的审核。最终,这部电影还是通过引进形式在中国上映。
现在看来,中资真的只是个不必要条件吗?我们的电影人真的能在没有中资参与的情况下参与好莱坞电影吗?吴彦祖真的代表了中国电影人冲击好莱坞走入国际市场的尖刀兵吗?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中国面孔“水土不服”
我们其实会有疑问,难道这些具有演技和影响力的中国演员,真的就只能落得跑龙套的下场吗?难道好莱坞真的难以发现这些演员的亮点吗?这恐怕要从美国乃至西方市场的角度来回答了。
与能认可西方面孔和西式文化的东方市场不同,西方市场对东方面孔的适应性普遍偏低。这种不适应来自于文化认同感。不难发现,美国电影和美剧中经常出现一些东方面孔,如《神盾局特工》中的“梅”,《实习医生格蕾》中的“杨”等等。然而,从这些角色身上,除了那张东方面孔,剧中人物的行事风格和人物性格,几乎见不到东方人含蓄和内敛的性格特质。这些演员除了“亚裔”这个字眼之外,一切都已经和西方人同化了。由此他们更容易被西方人认同,也非常容易被接受。
除此之外,西方电影市场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呈现接近于执拗,这其实和我们没什么不同。国产片也不会将镜头聚焦在外国人身上,顶多是在需要时让一两个外国人出镜。
由此来推导,好莱坞作为西方电影市场的大堡垒,中国电影人的进驻自然会水土不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力求国际化,力求进军好莱坞,或许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国际化真的是出路?
中国电影人进军国际化的原因有二,一是演员们想让自己提升影响力,二来则是更宏大的目标:以中国电影人为突破口,让国际市场接受中国演员,从而带动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市场。与此同时,更有太多人呼吁中国电影要国际化,要和国际接轨。
然而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
“印度电影蹦蹦跳跳、美国电影打打闹闹、法国电影吓你一跳、韩国电影青春学校、英国电影说说笑笑。”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其电影自然也是以反映区域内文化、生活和意识形态为主。中国电影有自己的特点,盲目追求国际化,追求与好莱坞市场接轨,未免有些舍本逐末。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五百亿大关指日可待,甚至有人预测中国电影两年内突破千亿。抛下预测的可信度不谈,中国电影市场确实正在以加速度飞速上升。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恐怕应当是对国内电影市场深耕细作,而非对国外市场一味渴求。巨大的资本和疯狂的市场势必会带来泡沫,如何让中国电影市场良好运转,让其聚焦到艺术本身上,其实才是我们要面对的巨大课题。
国内的市场巨大,且格局相对稳定,在现有格局之下再出现多个大牌出品方或者重量级院线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此,不如让中国电影国际化先放一放,先让中国的电影资本国际化,让国内资本在海外电影市场进行深度的运作,再来反哺国内市场。
增加海外项目的运作经验,通过投资来全面观察和学习海外电影、好莱坞电影市场的运作方式;增加海外市场的资本合作深度,让中国电影产业出现海外布局,并以此为跳板让中国电影和中国元素真的走入国际市场,让人们有机会更多地认知和了解我们的电影。这样的方式其实更为行之有效。
当然,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能看到那一天的到来:那一天,中国电影能像外国人接受日本动漫一样被接纳;那一天,中国电影人能够真的通过演技和能力而被海外市场所认可;那一天,我们不再为中国电影国际化而焦虑,而是为了中国电影本身大放异彩而坚定前行;到了那一天,我们不必再去借东风,而是被人迎进门。迎来那一天,才是中国电影人要最优先达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