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沪申?外滩边上的画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沪申?外滩边上的画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发现好项目,好艺术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上海的标志,寸土寸金的外滩边上矗立着上海第一座全钢结构大厦―外滩3号。而整栋大楼的中心,沪申画廊,是这座百年建筑中的艺术灵魂。

沪申开幕是2004年年初,但实际上前期的准备时间很久,当接手时楼里甚至还有住户,完全不是现在时尚、前卫的气质。随着经营理念的确定,空间改造的完成,以时尚、艺术、美食诸元素的融合交汇,外滩三号作为一个整体开启了上海高端生活方式的新节点。开幕首展“超越界限”是一个集合了26位重要艺术家的大型群展,包括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等很多重要艺术家。到2005年,沪申画廊做了一些专题性的,以上海本地艺术家为主的展览,还有旅居法国的华人艺术家群体。当时在当代艺术界里比较活跃,最顶尖的艺术家都在沪申做过项目。

现任总监张离与画廊渊源很深,空间开幕之后便参与了当时的工作。“画廊首展开幕的时候我专门到上海参加了这一年度盛事,管理方一直希望我能够加入进来,不久我就从北京搬到上海,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半时间。想不到的是时隔9年之后我又重返沪申,最大的感触是这里几乎没有改变,无论是当时引以为傲的空间设施,还是管理层清晰镇定的思路和心态,变化的实际上是外界的艺术生态和格局的生长与更新。”张离说起和沪申的缘分,仿佛就在昨天。

沪申没有选择常规画廊的商业路线,做高质量的展览是他们的目标。这其中也有一个迫不得已的因素,当时艺术家制还没有真正的形成,特别当时国内专业画廊数量很少,跟艺术家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困难很大,完全不像今天艺术家和画廊都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

不过外滩三号的地理位置和它空间的特殊性很有吸引力,艺术家都愿意把自己的项目,作品拿过来实施。画廊网站上艺术家名单数量很多,其中大部分是项目合作,一部分是有关系的。关于艺术家的选择,二月份就任总监的张离很有自信:“沪申画廊的定位还是比较清晰的,从自身软硬件来看,实际上它具备这种能够展现自己特点的条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艺术家朋友的交流,我觉得沪申还是应该以成熟艺术家为主,兼顾年轻新锐的艺术家,我希望有时间通过不断的调整,把这个定位清晰化。”

展览质量是根本

无论是成熟艺术家还是艺术新锐都会冒一定的风险,在现在的市场大环境下,成熟艺术家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年轻艺术家市场定位更不清晰,从更实际的商业利益考量,他们不高的价格也意味着利润并不丰厚。确立一家画廊的定位是一个很审慎的事情。在张离眼中,画廊跟其他行业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就是这个行业必须要有长线的经营理念,从他过往的经验来看,积累很重要。

从2004年沪申创立,到现在将近11年的时间,完整地经历了当代艺术市场从无到有,从蓬勃到平稳。“从外界的感觉来看,2008年之前快速上升是引起公众注意的阶段,之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有一些起伏和波动,在2010年前后则步入到一个常态的阶段。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画廊还是坚持最初的想法,没有什么大的变化。”2009年前后,坊间流传沪申会把三层的展厅面积缩小,甚至搬到二楼,事实上沪申没有这么去做,甚至在面积上还有所扩大。正是因着这份坚持,他们把积累的过程夯实得更为牢固。

市场是残酷的。这一两年从拍卖和整个行业的布局来看,以年轻艺术家为代表的新生力量正在被藏家和媒体热捧,反映在刚刚落幕的春拍成交结果上也呈现出这一态势:指标性的“50后”、“60后”艺术家已不再是市场的支撑力量,以往被视为硬通货的作品也频受冷遇。就在外部集体看跌“老艺术家”这一群体时,张离的观点却恰恰相反:“成熟艺术家并不像外界看到的那样,局面已经固化,我觉得其实完全同年轻艺术家是一样的,很多东西还有待于挖掘,很多年纪比较大的艺术家,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的勤奋程度都给我很大的信心,外界实际上对他们很不了解。”

相比前几年,那种符号化的的东西减弱了,现在的艺术生态更多元。从本土画廊的角度来讲,国内跟国外艺术家的分界线会更模糊。张离并不觉得在这边做国外艺术家没有很多意义,也并没有首先要推广国外艺术家的必要,更多平常心才是长久之计。

相比运营自己的空间,张离在沪申的工作当中要面对的挑战显然更多。“之前是一个低成本,员工很少的空间,很灵活,跟沪申的差别是蛮大的。这边是一个团队运作,有管理层,有多年的历史,也有已经安排好的项目,但其实不同的空间有它相同的地方,就是你要找到每个空间的特点,每个空间具备的优势,然后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这方面都是相通的。”无论是小空间还是大画廊,商业运营方面的压力都无可避免,好的项目必须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尽量通过画廊自身盈利来解决”,张离对记者说,“换句话说你展览的质量越好,投入的资金就会越充裕,项目的质量也就越高。”

永远期待变化

近一两年来,上海的当代艺术发展非常迅速,从各类公共艺术空间,再到私人美术馆,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又一次,张离的看法相对保守:“上海不会盲目跟风,整体的社会环境是比较审慎的。也许表面看是爆发式的增长,其实是积攒了很久的力量。这种浪潮和经营画廊一样,优点在哪,你就发挥这个优点。”

北京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有包容性,会发挥聚合效应,很多同类的艺术家聚在一起,引发一些关注。而上海艺术家还是大部分以本地为主,将工作和生活粘合的更充分,不太爱扎堆。画廊机构也都充分融合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中。 “如果说单纯看一个城市对艺术家的吸引力,短期之内的爆发还是不可能把全国的艺术家都吸引到上海来,所以上海发挥的都是作为一个城市有优势的地方。”

艺博会越来越成为画廊销售的重要渠道。沪申参加艺博会以香港巴塞尔为主,本地会参加西岸和ART021,北京参加CIGE,数量不多,但有的放矢。“现在藏家的口味从博览会上也能看出来,我觉得有一点比较正面的,或者比较积极的方向,就是注重地域性的倾向减弱了,很多时候藏家关注的并不是因为他是中国的,或者是印度的,现在基本是就作品本身质量来看的。作品能不能打动人最重要,而不是它的地域性。”张离很认可艺博会对于一个画廊的重要性:“从几个方面来说都必须参加,艺博会很难被其他方式代替,因为你通过参加一些高端的博览会才能稳固你画廊的位置,去扩大你的藏家。”艺博会对艺术家的推广是一个很有效的窗口,但如果参加博览会过多,画廊本身的空间项目必然会受影响,那也是非常耗精力的。“如果影响到画廊本身展览的话,可能是一个不太好的趋向,我还是选择先把画廊本身空间的展览做好。”

沪申的主要藏家国内国际各占一半,这其中很多海外藏家也是华人,或者有亚洲背景的专业人士,而很多欧美藏家现在也常住在亚洲,不太容易来清楚地区分是西方的还是国内的,纯粹定义上的本土藏家实际上并不多,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西方背景。

“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处在一个变革的前期,或者说大家暂时有一点失去方向感,我隐约感觉可能会有一些整体的东西出来,或者是比较新鲜的,但是方向上很难说。”张离对中国未来当代艺术的发展有自己的看法,不看涨,不看跌,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期待,期待一些变化,期待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Q&A

Q:上海和北京艺术氛围最大的不同是?

A:北京可能强调的是原发性的涌现,上海更多的是潜移默化中的改变。

Q:沪申推广当代艺术的态度是什么?

A:在一个具有历史感的文化脉络之中,对当代艺术进行发现、梳理、研究、品鉴,继而进行整合并赋予当代艺术有效的形式来面对公众,服务于热爱艺术的各方人士。

Q:2015年上半年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展览是什么?为什么?

A:徐震在龙美术馆的展览,我觉得那个展览的核心是一种新的态度,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

Q:中国现在的画廊跟国外同行间除了时间上的积累外,最大的差距是什么?

A:实际上画廊本身的差距并不大,最大的差距应该是参观画廊的群体的差异。

Q:如果给现在进入市场的藏家建议,你会说?

A:首先一定要去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充分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经常性地重新思考自己收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