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不一样的班级文化就会塑造出不一样的学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加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需求,班级文化的各项功能都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好的帮助。班级文化也是班级成员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它是班级成员内心想法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良好班集体的一种外显形式。因此,我们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构建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关键词:班级文化; 软约束力; 自主与个性; 自我教育

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靠教育,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班级文化的建设正是学生主体的体现,所以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新课改背景下班级文化的建设问题。

一、 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一词作为教育的微观现象早在20世纪就已经作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毛喜祥在《班级文化建设在民办高中班级管理方面的作用》中把班级文化定义为班级群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1而笔者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学生在共同生活的环境下不断形成并不断被认可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二、 班级文化的分类

班级文化是一种软约束力,对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类。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教师的桌椅,黑板,电灯等一切物的东西。制度文化主要是班级的规定、规章等。精神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无形生成的日常行为习惯、习俗等,主要包括班级共同愿景的建立,班级舆论的引导以及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等。然而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则是核心[2]。

班级的物质文化是基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物质文化是指班级存在以及班级成员在实践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的一切的总和,班级物质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物质文化给学生一种感官上的刺激,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和启迪,长期生活在环境优雅、整洁的环境中心情也会比较舒畅。班级的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班级文化,是班级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的起约束作用的班级规范和班级管理机构,并通过班级成员的实施和配合发挥作用的班级文化。制度总是有一定的制定主体,在班级制度中主体和客体都是学生自己,制度的制定也是学生根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自己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有利于保障班级正常秩序运行的规章,学生自己又要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因此学生既是制度制定的主体也是遵守制度的客体。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成员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被大家都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共同愿景等,是全体成员的创造性和个性的集中体现,因此,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

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提供精神支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有效的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班级成员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来说是无形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显性课程,它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在德育、智育、美育以及心理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其特有的导向教育功能。

三、 新课改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在支撑,班级文化的好与坏关系到整个班级成员的学习质量,班级成员的和谐以及班级荣誉等各个方面,所以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有助于班级正常秩序的开展,还有利于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新课改背景下要求的素质教育的培养。

第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我们不能强求他们按照一个模子去发展,那样就和工厂生产的产品没有什么区别。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对学生实行“一刀切”的办法[3],教师就要做到观察学生的个性特征,发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培养他们擅长的一面,塑造不一样的人才。其次,学生在发展的质与发展的量、发展的类别与发展的类型、发展的速度与发展的程度等方面也一定存在差异。不管是从培养学生的出发点来看,还是从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来看,承认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存在,并由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班级文化的建设也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样才能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自主意识的、能够独立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育的民主化、回归教育等都是为了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促进其健康的成长。班级文化的建设本身就是班级成员的自我教育过程,其创建倾注了班级每个人的心血,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重新学习了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无论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

第三、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要求老师和学生都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和谐的环境中。师生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作为师生关系的主导者,应该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这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有利于建设一个有爱的班集体。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不仅有利于生活、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竞争、合作、和谐的生活环境[5]。

结语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制约、激励、导向的作用。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凭一个或两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它是集体的结晶,它需要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参与进去。它的存在方式是动态的、系统的,是在不断变化中得到发展的。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们要使其作用最大化,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我们学生的发展。综上所述,班级文化的建立对班风建设,学风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已被提上议事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现代教育实践者的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在建立班级文化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喜祥.班级文化建设在民办高中班级管理方面的作用[J].学周刊,2005,(03):202.

[2] 伍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20.

[3] 李万春.一班一品 弘扬个性 助推发展―关于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新教师,2014,(03).

[4] 杜国富.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3)

[5] 田小千.注重积极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整体和谐发展[J].考试周刊,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