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鲁南地区花生田蛴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鲁南地区花生田蛴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了花生田蛴螬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方式,从花生田生态系统总体观念出发,提出防控方法,并探讨蛴螬防治工作的不足和今后发展方向,以期为下一步蛴螬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蛴螬;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综合防治;鲁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159-02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植物油脂和蛋白来源。鲁南地区是山东省主要的花生生产区域之一,种植面积保持在40万hm2左右,花生产业效益巨大,是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但近几年,花生地下虫害的危害日趋严重,其中蛴螬是危害最重的一种。蛴螬是金龟甲幼虫,是一种主要的土栖性害虫,具有危害隐蔽、防治困难的特点,危害的花生田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40%~60%,甚至颗粒无收,即使收获花生其品质和卖相也受到很大影响。

1 花生蛴螬的发生与危害

1.1 蛴螬的形态特征

蛴螬的形态特征主要有:体肥大弯曲近“C”形,体大多白色。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常为分种的特征。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10节称为臀节,其上生有刺毛,其数目和排列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

1.2 蛴螬的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蛴螬1年发生代数不固定,与种类、生长环境密切相关。通常1年发生1代,或2~3年发生1代。鲁南地区大黑金龟甲子完成1代需1~2年,以成虫和3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暗黑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1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在土中越冬,少数以成虫越冬。成虫羽化后傍晚出土,在杨树枝叶、玉米穗节等植物上取食,作补充营养并交尾,翌日5:00左右飞回花生地产卵,产卵高峰期在6―7月,每头雌虫可产卵100粒左右。成虫的产卵对地块有选择性。在花生、大豆、甘薯、玉米等田块并存时,暗黑金龟子会优先选择到花生、大豆等豆科作物田产卵。7月上旬为卵的孵化盛期,7月中旬为幼虫的1龄期,此时抗药性最差,为最佳化学防控时期。6―8月危害花生果,花生收获后由3龄幼虫入土越冬。当10 cm 土温达5 ℃时,蛴螬开始上升土表,13~18 ℃时活动最盛,23 ℃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

1.3 蛴螬的危害方式

蛴螬对花生的危害的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土中为害花生幼苗的根及嫩果。咬断幼苗根茎,切口一般比较整齐,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咬食嫩果后成泥罐状或幼果出现孔洞,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二是在花生开花和结荚期。当年生2~3龄幼虫正值快速发育和暴食期,啃食果荚,严重影响坐果和幼果发育成熟[1]。

2 防治对策

在病虫害防治措施上,从花生田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结合当地生产实际,积极开展了花生田蛴螬虫害的防控,形成了一套成系统的防控方法,主要措施如下。

2.1 深耕细耙

在播种前,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杀伤成虫和幼虫,同时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成虫产卵,尽量压低蛴螬的虫口密度。吴菊香等[2]研究认为:不同耕作方式下,花生田间蛴螬的数量有所不同。休耕田、翻耕天、清理处理秸秆的免耕田、免耕直接秸秆还田等几种耕作方式中,休耕田蛴螬数量最少,免耕秸秆还田的蛴螬数量最多。因此,在不同的耕作条件下,对翌年花生田蛴螬的防治工作重视程度应因地而异[3]。

2.2 药剂拌种

播种时用农药拌种,通常采用的拌种农药主要有35%辛硫磷微胶囊剂(药∶水∶种子比例为1∶20∶800),25%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有效成分量6.25 g/kg种子),或70%吡虫啉可分散粉剂(有效成分量2.5 g/kg种子)。3种药剂拌种的方法简单易行,均能较好地在前期减少蛴螬对幼果的损害[4-6],有条件农户的可以视当地蛴螬危害程度以及耐药情况选择单一或组合施用的方式进行药剂拌种。

2.3 幼虫发生盛期防治

在幼虫发生盛期,主要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方法进行。生物防治方法:用喷雾器去掉喷头把昆虫病原线虫液灌注到花生根部。昆虫病原线虫45亿~60亿条/hm2,对水750~1 500 kg/hm2。昆虫病原线虫液要现配现用,且灌注线虫时间最好选择在降雨或浇水后,湿润的土壤更利于线虫侵染致死蛴螬。昆虫病原线虫属于生物杀虫剂,对花生和环境安全无危害,防治效果在70以上。化学防治:蛴螬低龄期,使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或30%辛硫磷微胶囊剂,或30%毒死蜱微胶囊剂,分别用水稀释750~1 000倍,加入喷雾器中,并将喷雾器的喷头取下,向花生根部滴注药液,每墩50 mL左右,注意将药液滴注到花生根际的土壤中,滴注到地膜上无效。

2.4 成虫发生盛期防治

在成虫发生盛期,对成虫进行诱杀,主要采用物理防治或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这2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同时使用。物理防治方法主要2种:一是人工捕捉成虫。19:50―21:00是金龟甲成虫的地上活动盛期,在花生地周边的春玉米、榆树、杨树和柳树等寄主上人工捕捉成虫;二是利用成虫对黑光灯、汞灯、白炽灯有很强的趋光性原理,在花生田区域安装杀虫灯[7]进行诱杀。生物防治方法:安装内放性引诱剂的诱捕器,诱捕器应挂在通风处,田间使用高度2.0~2.2 m。诱集时间宜选择在19:30―21:00,诱集时间为1.5 h左右。安装的杀虫灯或诱捕器的前后左右间隔在80 m左右,连片使用,并根据成虫每天被诱杀的数量来确定防治的长短。根据观察,性诱剂诱杀金龟子的数量多,诱虫效果要显著高于黑光灯、汞灯、白炽灯,而且使用简便,成本也比较低。

2.5 轮作

合理的轮作是运用不同时期的作物与土壤间的相互影响,根据不同作物的茬口特性,组成适宜的前作,轮作顺序和轮作年限,做到作物间彼此取长补短,以利每作增产,持续稳产高产。花生是豆科作物,与禾本科(小麦)、十字花科等作物换茬效果好,与生态型相近的豆科作物轮作效果较差。花生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打乱蛴螬的食物链,削弱其繁殖能力,从而减轻为害。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技术已经愈加完善。但是各主要花生种植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蛴螬危害,当前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究其根源,还是与当前种植环境的变化有关。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耕作方式的改变,不断增加的虫源田、媒介田为蛴螬的不同发育阶段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场所和食物来源;另一方面,农民对于先进、成体系的防控技术接受程度不同,生产上缺乏有效的、统筹的防治工作,导致防控的效果不能贯穿生产全程,或者部分田块防控工作带来的趋避作用大于灭杀作用等。总之,为了在蛴螬防控工作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不仅需要继续加大宣传和引导农民的防控意识,而且要加强单项防治技术的科研力度,更要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与当地生产实际相结合,本着“单项技术突破再整合优化成体系”的工作思路,建立流程简单、操作节点明确的综合防控技术。

4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保护站.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吴菊香,王宝亮,王海兰,等.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田蛴螬发生及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565-1570.

[3] 王利霞,刘顺通,王淑枝.少免耕条件下蛴螬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7):187.

[4] 赵志强,李翔,李晓,等.25%毒死碑微胶囊悬浮剂不同施药方法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1):103-105,111.

[5] 吕敬军,赵存花,唐洪杰,等.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试验[J].植物医生,2011,24(6):34-36.

[6]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吡虫啉不同施药方法对花生蛴螬防控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2,38(6):161-165.

[7] 安福涛,徐国庆,陈彦,等.灯光诱集成虫防控花生蛴螬的效果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11(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