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阳关三叠》的演唱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阳关三叠》的演唱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演唱中的“咏”

“咏歌之言”是诗歌音调与音乐音调较完满结合的一种形式。诗歌语言的音调此时向一种更精确的更富于美感的音调(曲调)转化。吟诵时无法尽致表达的情感,在歌唱的一波三折的起伏中得到了更加淋漓的流露。咏歌既源于嗟叹,又是对嗟叹的进一步升华。正如宗白华认为的那样,“‘歌’是‘言’,但不是普通的‘言’,而一种‘长言’,‘长言’即入腔,成了一个腔调。“咏”则无谱可依,对于旋律节奏有较大的随意性,无需用乐队或乐器进行伴奏。 《阳关三叠》由七言格律诗构成,每句诗吟诵时有前四后三的停顿,呈现前紧后舒的节奏形式。 每句前四个字多是名词或动词,如“渭城朝雨”、“西出阳关”等等,而后三字大多是形容词,如“徘岢尽薄“柳色新”等等。整首诗押的是“en”韵,近乎闭口发音,深沉悠长,含蓄饱满,使整首词给人以恬淡悠扬、细腻委婉的真挚之情。 一、四两句的“尘”、“人”均为上声,也使沉闷感伤的送别之情鼓荡出一股昂扬洒脱之气。 所以,演唱《阳关三叠》首先就要善于处理歌曲语调,丰富旋律美感。 要学会以字起音、以字行腔,做到字清音美;要做到每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都读得恰到好处,或放或收,或伸或缩,字字声声皆有美的感受;歌曲中的长音字和衬字要保持母音的纯正; 要清晰柔和、音韵甘甜、情深意绵。 其次要巧妙地运用波音、倚音、颤音、滑音、重音、顿音、经过音、变化音等装饰音,使歌曲别具韵味。由于旋律节奏比较舒缓、自由,同时在演唱中强调用“咏”的形式,寻找古人吟诵诗的时候感觉,深刻体会古人边吟诵边感悟的那种韵味,这样就更能够使观众在怅惘感伤中体味挚友间深厚绵长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演唱中的咬字吐字

声乐艺术作品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这就要求歌者在演唱时,首先要使听众能清晰无误地听清歌曲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直至整首歌曲。 因此,咬字吐字的准确清晰就成为声乐艺术表现的最基本要求,用字与腔的完美结合来完成声乐艺术的创造任务。 “一字不正如钝刀杀人”这句古话,虽过于夸张,却说明了传统声乐理论对语言表现的高度重视。 富有魅力与感彩的声音,正是从一字一词中体现出来的。 如果咬字不准确,则会使歌曲的情感表现大打折扣。 《阳关三叠》是 4/4 拍,行板,曲式用了回旋曲式的写法。歌曲的前奏比较短,只有两个小节。歌曲一出来便是 mf 的力度。 “渭城朝雨徘岢尽笔堑谝痪涓璐剩其中唱“渭”(wei)的时候,应该带着哼鸣的状态归“i”韵。 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唱一首歌曲也是一样,第一个字,第一句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便会影响接下来的演唱状态。

三、演唱中的气息运用

关于《阳关三叠》在演唱时如何较为合理的运用“气”,“气”从宏观上意指呼吸,特别是演唱这种古曲,更应该对“气”要有极为清晰的重视,很多演唱者在演唱《阳关三叠》这部作品时往往不注重“气”的重要性,其古曲的韵味始终没有发挥出来,特别是古曲的音乐风格面貌更是没有诠释清楚,进而导致《阳关三叠》的古曲韵味存在不恰当的诠释,笔者认为应该从旋律的走向上去分析“气”究竟如何运用,特别是旋律的走向往往与古曲的古诗词存在对应的关系,这就能很好的把握住“气”如何正确运用,这是第一种途径去掌握“气”的运用。第二种途径为:可以深入去了解《阳关三叠》的背景材料,这样就较能把握住此曲在演唱时的风格和呼吸运用,这一点也是很多演唱者疏忽或者重视不够之处。第三种途径为:对《阳关三叠》的古诗词要做深入地分析,尤其是每一个字的韵律要弄清晰,同时是也要掌握每一个字的平仄规律,然后还要多次去朗诵《阳关三叠》的古诗词,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较为精准地把握《阳关三叠》演唱时的“气”。

四、演唱中的深情并茂

“声情并茂”的“声”是指声乐技巧,“情”是指歌唱者情感表达的充分、准确与否。 声音可以带来感情的变化,优美、动听的声音使人心情舒畅、愉悦;凄惨、悲凉的声音使人恐怖、哀愁。 同时感情对声音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感情能把简单、枯燥的声音变得有血有肉,并赋予灵魂。 所以,声音是感情的载体,感情是音乐的灵魂。 情赋予音乐以生命,感情与声音在表演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演唱《阳关三叠》,歌唱者脑海中应呈现这样一幅场景: 初春, 柳枝微崭新绿,一场新雨把咸阳古城洗涤得干干净净,在渭水北岸,王维送别元二。 大道上平日里尘土飞扬,车马飞驰,如今却显得寂寞凄凉。 二人执手相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元二出使西安,往西走出阳关,漫漫长路,寂寞孤独。 王维送友远行,千言万语化成了“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 演唱这样一个场景,需要演唱者具有良好的歌唱呼吸控制能力以及自如的音色变化能力,准确地把握琴歌的那种韵曲和音调,完美地表现琴歌独特的艺术韵味。 演唱时,要注意盛唐气象与古琴气象并重。 一方面要更为贴近王维原诗意境;另一方面要更有琴曲的风情韵致,体现出《阳关三叠》的“琴”味和“古”色。 因此,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头脑中就应该有上面描述的那一幅画面, 用心来控制声,用声来表现情。 只有充分认识、理解作品,才能在演唱中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内涵, 淋漓尽致地抒发作品情感,使自己的演唱极具个性和魅力。

五、《阳关三叠》尾声

按照古琴音乐常规的作法,该曲的尾声采用了泛音弹奏。节奏及唱法,也都趋向于散化。在尾声音调中,综合吸收了不少主歌音乐素材,作为对前面音乐的回顾及对全篇音乐的概括。终结音停在商音--它既不同于主歌的宫音终止,也不同于副歌的羽音终止,却给人以意犹未尽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美好印象。

作者简介:苟丽(1990―),女,四川成都人,汉族,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