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搞怪天才”——张帅成长三部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语文学习是有规律的,“知而好,好而乐”,“观千剑,操千曲” ……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规律并能够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文章用笔者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转化后进生的三个小故事,浅谈自己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 细节 兴趣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刚接手四(2)班,原班主任老师就向我重点介绍了这个班的重点人物——张帅,“一个班就摊上这么一个‘冤大头’,就够你头疼了!”最后撂下的这句话,似乎有几分对我的同情。“唉,看来我的运气真不怎么样!”带着几分沮丧和担忧,我开始小心翼翼地认识这个大名鼎鼎的“搞怪天才”。
他,瘦瘦小小的个头,走路没有一点正型,恰似一个嘻哈族。他的“搞怪”层出不穷。音乐课上老师刚教的新歌,歌词是“祖国祖国我爱你”第二句还没有出来,他就加上了“就像老鼠爱大米”;名句背诵:明明是“詹天佑”到他的嘴里就变成了“詹天左”;再干净的书本,到他的手里,只要几分钟,马上面目全非。短短一个星期,撇开张帅的学习成绩不谈,我领教了他的调皮,但他的言行举止里总透着一股灵气和几分可爱,我还是那样莫名地喜欢他。
2 关注细节——增强自信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要求越来越高。关于 “领略、领受、领会”三个词语的辨析,虽然在课堂上已经讲了不止一遍,但我发现张帅还是似懂非懂。一吃过午饭,他刚想溜出去,我叫住了他:“张帅,把你的练习册拿给老师复批。”与此同时,我叫了他们小组的组长钱多多,这个小姑娘比较内秀,成绩比张帅要好得多。通常在个别辅导的时候,我喜欢叫上两到三个学生一起辅导,这样他们之间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有竞争。
领略 领受 领会
(1)十一黄金周,妈妈带我( )了长城的风采。
(2)经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 )了文章的中心。
(3)医院里,小明( )了同学们送来的礼物。
第一题,我刚读完题,他俩就脱口而出“领略”,看来今天的补习会有不错的成绩。但好景不长,读完第二题,我等到的是一阵沉默。在经过几十秒的思考之后,他们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钱多多“领受”,张帅“领会”。“正确答案是——领会。”还没等我解释,张帅又用余光瞟向钱多多,那上扬的嘴角、轻飘的眼神是在炫耀。本来只是想帮助他巩固这个知识点,却意外地增强了他的“傲气”,这附加值真不错。于是我紧追不舍,“张帅,给钱多多说说为什么选择‘领会’这个词,你是怎么想的!”只见他挠挠后脑勺,嘟哝着,“这还不简单,我看第三题了,这里总不能说‘领会同学们的礼物’吧,那就只好把这个答案放在第二题了!”“行啊,张帅,会用排除法来找答案这可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啊!”我当即给予他发自内心的赞许。
3 抓住契机——培养兴趣
这是一节习作课,我准备给学生读范文《跳水》,文中关于猴子的动作描写特别出神“ 爬、攀、夺、坐”等,教学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动词进行仿写练习。可是我刚踏进教室前门,班里同学正窃窃私语,一询问得知,原来是早晨入校时,我们班级的教室门没有开,那时我还没有到校。张帅见窗户没有锁就不顾身边同学的反对,打开窗户翻进了教室。我是火冒三丈,为了“杀一儆百”,便想着词儿准备狠狠教训他一顿。就在这一刹那,我突然来了灵感:这不是现成的写作素材吗?于是在一番安全教育之后,我突转话题:你们谁亲眼看到张帅早晨爬窗户进教室的?说说他是怎么爬的?只有两个学生能简单地说上几句。这时我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让张帅再爬一次窗,大家仔细观察。
张帅领到这样的“命令”乐得嘴巴都要咧到耳朵后面了,他一阵风似的跑到教室外面,把早晨的历史重演了一次。观看了张帅活灵活现的“情境”演示,学生的发言果然踊跃异常,“爬、抓、跳、跃”这些动词脱口而出,有的同学甚至还在动作描写中穿喻。
张帅的发言更是出乎意料的精彩:“我走到窗边,看着洁白的墙壁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爬窗。我推开一扇窗,然后伸出两手抓住窗框,轻轻一跳,用两只胳膊支撑起身体,我的样子就像一条死鱼挂在窗户上。身体的重量都压在两只胳膊上,感觉胳膊有点酸,没有停留,我猛地抬起一条腿,跨上窗户,上身用力向上一纵就骑在了窗户上。收回另一条腿,身体转向教室里,轻轻一跃,跳进了教室……”没想到张帅的一次违纪让我和同学们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4 教给方法——自主学习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发现张帅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但考试成绩却不见提高,虽然知道语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好的,但只有付出难见回报的事情总不免让人堵得慌。
又是一次单元测试,批完试卷发现他只考了76分,借着灯光我好好研究起他的试卷。基础知识满分14分,他得了12分,还行。阅读理解失分太多,满分56,他才得了38分。作文30分,他被扣掉4分,应该算很不错的了。
第二天,看到自己分数的一刹那他眉头微皱,估计对自己的分数有些不满。拿着试卷他找到我:“老师,为什么我和同桌答案意思相同,她全对,我却每题都被扣分了?”看着他,我知道他很困惑。我拿来他同桌的试卷与他的一一对比,选择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题目:“读完文章,你觉得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事例说明。(5分)”
“你的同桌首先用两个词——善良、诚信整体概括,然后结合“他帮助别人和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两个事例来说明,层次分明、论证有力。可是你这边说一说,那边讲一讲,虽然也提到了善良但没有说服力,所以被扣掉2分。能把我的意思复述一下吗?”他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后就拒绝我再给他讲解,主动要求重新答题。
语文学习其实是有规律的,问题就在于教师怎样发现这规律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知而好,好而乐”;“观千剑,操千曲”,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情景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2] 杜卫.现代美育导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