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戏剧教学研究及创作实施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戏剧教学研究及创作实施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目标,也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所特有的功能目标。从阅读和写作教学来看,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转换成语言表达出来(化意为言),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难题。近年来,戏剧在语文教学中逐渐有所渗透,为学生们开辟了语言表达的新阵地。我们在“小学习作教学文体序列与主题设计”这项研究中,也尝试把这种文体纳入了课程计划。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小说文本很多,涉及范围也非常广,但教学上都是仅限于阅读理解。小学生受其阅读量、知识储备、文章构思等因素的限制,还不能独立完成小说的创作。考虑到以上因素,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没有把小说创作列入写作计划,而只是把“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改编成剧本”作为小说教学的主要形式。

戏剧早在中国上古时期就已经盛行,是学校教育中“六艺”之一的“乐”(实质包含了“音乐”“诗歌”“舞蹈”三要素)。20世纪初期,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在我国首创了把戏剧纳入教育教学的现代教育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戏剧早已是学校综合提升小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理解力、创造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的教学途径。如我们所熟知的全美最佳教师雷夫,他的教育绝活之一,就是通过带领学生排演莎士比亚戏剧,改变孩子的生命气质,激发他们树立人生的信心。在我们的研究中,也是重点关注了戏剧的阅读、表演与创作。下面对戏剧这一文体的教学进行重点阐述。

一、戏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何为戏剧?语文教学中的戏剧是指戏剧文学(即剧本)。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文学作品,具有一般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它结构完整、统一,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主题。另一方面,它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在显示自身文学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戏剧价值。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然有戏剧这种文体,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公仪休拒收礼物》,六年级上册的《负荆请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半截蜡烛》,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丑公主》等,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将此类文体作为对话性强的课文来处理,没有挖掘出戏剧本身对学生潜在的影响力。这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巨大的损失。《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其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编演戏剧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扩大语文的教育作用。

二、戏剧在语文教学中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的重要价值

在指向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重构中,将戏剧纳入习作训练文体,是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当前,很多习作课堂上机械的写作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耗尽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忽视了儿童文化的本质是游戏精神。戏剧与这种游戏精神是有相通之处的,它能帮助学生通过想象,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轻松地穿越,让学生基于课内文本的改编或课外题材的创编形成剧本,并结合服装道具、舞台设计、戏剧配乐等创造性地优化语言运用的环境,给学生带来学习语文的全新体验。

首先,戏剧有益于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戏剧具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学生中广受欢迎。调查表明,百分之百的学生愿意在语文课堂上欣赏同学表演的戏剧,并且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参演。目前,几个现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虽然这样的课文为数不多,但有很多课文是可以编排成戏剧的。如寓言类文章《伊索寓言》,童话类文章《渔夫的故事》,人物类文章《包公审驴》,小说类文章《林冲棒打洪教头》等,学生对此类文章的学习兴趣较高。让学生切身感受文中人物所表达的情感,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此类文章完全可以通过戏剧的形式来教学。由学生参与主导课堂组织,思考剧本的编写、演员的选定、剧本的排练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其次,戏剧有益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的要素是理解和运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与触觉,都是达成理解和运用的关键。要了解某件事物的运作状况,就要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思考、体验。如学生为了刻画戏剧中卖豆腐脑的小人物形象,就要到市场上找到这个形象的原型,通过观察其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文字创作,之后再通过模仿其肢体动作等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通过戏剧活动,学生亲自用肢体与感官示范出学习的内容,这样对于人物的模样与行为,会有更真实的把握;对于阅读的内涵,也会有更深层的思考。在进行戏剧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身建立了对于事物的理解,找到了相互沟通与学习的机会,这是未来生活需要拥有的能力。学生一旦理解了意义,并能在生活中应用,这样的能力便不会消失。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就是说,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编演戏剧正是实实在在的“用”,应当受到语文教育界的重视。戏剧是真实入情的,不是矫揉造作的。创编剧本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在表演剧本时的朗读能力也必然大有提高,即从感受角色―进入角色―融入角色―表现角色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戏剧的编演过程是一个充满新奇、智慧、刺激、挑战的创造之旅,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想象,对文本内容进行再现和加工。学生从角色的主观体验上,能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审美品位,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戏剧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禀赋,使其成为一个充满创造激情的人。

三、戏剧在语文学习中的实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在陶先生的教学思想中,“做”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戏剧是有层次的,凡是有层次、有规范的东西,教师都可以教。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戏剧编演时,提醒学生要按一定的规范操作,同时还要灵活掌握,注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戏剧创作的过程结合“单元包”实施的五个板块一般分为“确立主题―创编剧本―排演戏剧―修改剧本―表演欣赏”五步。

1.确立主题

主题是戏剧的灵魂。任何一部戏剧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确定创编主题时,一定要选择生动的、故事性强的、学生感兴趣的。例如:学生普遍对历史故事感兴趣,我们便结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故事,将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创编成剧本。经过多次讨论,学生确立了《梦回海上丝绸之路》的戏剧主题。戏剧创作不是简单的事情,由于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有限,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对整个创作过程的难点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创编剧本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而再造想象作为有意想象的一种,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像的示意,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戏剧的编排是对原有文本的一种再造和想象。

首先,确定主线、列出提纲。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确定出戏剧创作的主线并列出提纲,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围绕主线搜集并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为创编剧本打好基础。其次,构思情节、写好剧本语言。戏剧中的情节需要学生展开想象,大胆构思,不能拘泥于现状。如编排《梦回海上丝绸之路》时,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实现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和突破。学生集思广益确定了从明朝先进的海上科学技术入手,加入了大量的科学幻想的思路。如在爪哇国,郑和一行准备离开,拿出航海路线图察看路线时,国王很奇怪,里面竟然是一片空白,根本没有路线的痕迹。其实,这里是学生们根据化学反应“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原理设计的桥段,非常巧妙――“这个图怎么没有航海路线呢?”这时,郑和拿碘酒往图上轻轻一喷,地图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显示出了路线图。另外,在编写戏剧时要特别注重人物的对话描写,通过剧本的语言,即台词(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说明(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音乐、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让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排演戏剧

排演戏剧具有教学和戏剧表演的双重身份。在表演的时候,既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要求,又要体现戏剧表演的原则。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对如何表达人物台词进行反复推敲。教师在指导学生表演时,要提醒学生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规律,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中表演。要引导学生用恰当的动作、神态来补充表演,不能干巴巴地在舞台上进行独白、对话。其次,学校的戏剧演出并非专业的剧场演出,要鼓励师生、家长亲自动手制作道具、服装,使每个学生或家庭都参与到表演中来。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担任任何岗位,如小导演、小道具师、小剧务师……戏剧表演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4.修改剧本

在评改戏剧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认真提炼每个演员的个性化台词,并设计相应的动作。若要根据剧情重新分配角色,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按每位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安排,展现每位学生的表演特点,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修改剧本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静心反思,重新揣摩剧本,翻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与剧本相关的内容,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各个角度完善角色,把每一个角色演到位。

5.表演欣赏

戏剧的表演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其特殊性。戏剧是在舞台上进行的现场表演,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表演时充分考虑与观众的距离及欣赏要求,在声音、语言、形体和神态上,要有适当的夸张甚至是变形,如面部特写、慢动作等,而这些特效若运用得恰当,就能构成戏剧表演上的舞台美。

另外,教师要提前指导学生学会欣赏戏剧。通过戏剧完整的故事情节、精彩的人物对话和详细的舞台说明,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演出后,教师要再组织学生讨论,评论编演的水平及得失,重点指出创新和成功之处,同时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