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寻切入点 激发求知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寻切入点 激发求知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切入点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就一篇课文而言,不同的执教者也许会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但不同的切入方法就有可能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找准了最佳教学切入点,就等于抓住了课堂教学的牛鼻子。它能够迅速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切入点 语文 课堂教学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我想,这更多的是指语文这门学科。因为语文课本不同于其他学科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是一个拥有更多教学信息的载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课文也可以有一千种教法。如果能选取很好的教学切入点,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所谓“切入”,就是艺术地“选点”,就是有引导方向地进行,抓住它,就能使学生快捷深入地领会文章的内容。打个比喻来说明这个观点:文本是”全牛“,而切入点是那“节之有间”。只要找到了这个“间”,才真正找到了切入点。才能“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那么如何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呢?切入点一般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有的是人物的心路历程、有的是耐人寻味之妙句、有的是人物的语言……选择好了切入点,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使教和学两方面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教起来就顺利得多。选择好课文的最佳切入口,往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独特匠心。

一、抓住人物的称呼切入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阿长与》。事先同学们已经读过了这篇课文,有一位同学阅读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文中作者对阿长的称呼有“我的保姆”、“长妈妈”,还有直接称呼“阿长”这三种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

把作者对“阿长”的称呼作为解读文章的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解决这个问题,想不深入文本也难;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能轻松地把学生带进文本,引领学生走进内涵丰富、余味无穷的文本世界,去品读,去揣摩,去领悟,从而避免泛泛地阅读,避免在文本的表面滑行,也就自然地增加了一节课上学生的思维长度。

二、抓住人物的语言切入

一般情况下,课文的切入点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巧妙的切入点,是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的思维的导入点。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的牵引力。

一教者在执教《孤独之旅》一文时,他紧紧抓住文中人物杜小康的语言切入。

(课件展示:1、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2、我要回家……3、还是分头去找吧。4、蛋!爸!鸭蛋!鸭下蛋了!)每一句话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呢?请联系相关内容及人物当时的心情、心理来说说。

我想,通过这个点就能抓住全文的关键。它就像一个“十字路口”,可以往各个方向延伸,一句话就串联起了时空的网络。这种连接有两个层面: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既能成为课堂推进的线索,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杜小康的语言很少,就四句话,也便于课堂教学的展开。这个切入点揭示出杜小康的成长过程,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很有创意。

三、抓住重点词句切入

一位骨干教师在执教《谈生命》时是这样切入的:

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第一句。

生:(齐读):“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师:在同学们朗读时,我发现大家把一个字读得比较重,哪位同学来说说是哪个字?为什么要重读它?

生1:“像”字读得比较重。因为这个“像”字用得与众不同。

师:“像”字用得与众不同吗?哪位同学再说说?

生2:从题目“谈生命”来看,课文应该写“生命是什么”,可是作者一开始就写自己“不敢说生命是什么”,而“只能说生命像什么”,这个“像”字制造了悬念,所以要重读它。

生3:这个“像”字还有统领全篇的作用,提示了全篇都用比喻的手法来写,所以也该重读。

师:几个同学的发言让我们明白:倒不是“像”字用得与众不同,而是因为它标示着课文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在写法上与众不同,这个“像”还有统领全篇、制造了悬念的作用,所以我们重读它。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接着读后面的课文,看看在冰心的笔下生命到底像些什么。

抓住一个读重音的字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新颖而富有启发性。其优点在于切口小,便于驾驭。这样切入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有效地理解“生命像什么”这一文学性表述中暗含的形象性、审美性和隐喻性。这样切入的角度也很巧,因为这句话中“像”字有领起全文的作用,后文是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阐明了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这个“像”字是全篇行文的纲领,教学中抓住它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能够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四、抓住作者的创作思想切入

文本是作者的精神产品,创作者永远是文本最有权威的诠释者。一位作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的写作思想往往会影响他以后的创作,这些写作思想,往往就是最便捷、恰当的文本切入点。学生可以从这个“转让”的切入点入手,在教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深究文本,有所感,有所悟,进而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心声》这一课时就借用作者黄蓓佳的创作思想进行了很好的切入。

师:黄蓓佳说过:“儿童成长是由鱼变人的撕裂的疼痛的过程。”那么黄蓓佳笔下的李京京在成长过程中疼痛过吗?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生1:从11—17段中我体会到李京京经历内心妥协与坚持两种力量的较量。

生2:从1—8段中我感觉到李京京得不到老师的喜欢。

生3:从24——27段“终于”一词,我感受到李京京的成长。

在此基础上,这位老师又引导学生重复读“他咽下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了起来”这一句话。当学生说仅仅体会到李京京对朗读《万卡》的渴望之极的感情时,教师又引导:他咽下的仅仅是唾沫吗?从而让学生明白:李京京在咽下唾沫的同时,也把心中的紧张、退缩、胆怯等矛盾的情感咽下了,他的心灵在挣扎过程中逐渐地积蓄起了成长的能量。由此,学生在作者的“儿童成长是由鱼变人的撕裂的疼痛的过程。”的引导和追问下,一步步地走进了《心声》的内涵。

任何一个文学文本实际上也是一段作家个人心灵历史的片断。如果我们以作家的创作思想为切入点,鼓励学生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文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教材,就能实现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

当然,文章的切入点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者能够精心钻研教材,熟悉文本,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体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从而深深爱上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