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素质品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素质品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素质教育可以不断提升人的全面素质,而当前职业教育的背景之下,存在着高职学生素质道德水平较低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高职学生素质道德的培养工作,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职业教育背景之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素质品德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学生;素质品德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适应性,即能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二是教育性,即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强调育人功能;三是协调性,即中职、高职教育相互协调统一,不脱节、不雷同。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定位

2002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中首次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再次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2011年,在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更是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对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认识逐步推进,定位于“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并且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特点”。2014年2月26日,在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国家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和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成为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是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重大目标。

2、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研究

一般来讲,一个人的素质内涵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部分。而高职学生的素质内涵因其职业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可以细化为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质、普通文化和专业知识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五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在做人的根本基础上与职业直接相关的范式和准则;普通文化素质是人的发展基础,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专业知识素质是指在普通文化素质范畴内某一行业或专业领域内特有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素质既包含专业技能结构,还包括职业技术能力,比如对行业专业的热爱、对企业的忠诚、对技术创新的追求;身体素质是前三项素质的物质基础,而心理素质则是精神基础,主要体现在诚实守信、有效沟通、团队协作、抗压抗挫折能力等方面。综上所述,高素质实际上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是上述五种素质较好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3、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路径思考

3.1、重视素质教育顶层设计,构建学生素质教育的领导体系

构建由“学生处、团委为指导,学工办主持,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体育部、系办公室、辅导员和班主任、团总支和学生会”参与的素质教育团队。加强社团建设和管理,将学生按照兴趣和爱好分类,进入社团,主要由学工办、团总支指导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工办日常工作以素质教育为抓手,将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渗透于平时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中,使学生随时随地的受到素质教育和熏陶,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3.2、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两条途径

将高职教育限定于专科层次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它既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职业教育本身的规律。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职业人才需求层次上移是必然趋势。由于担心现有的高职院校受到办学升格冲击,教育部限制高职院校升格。在这种政策环境下,有两条途径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一是“本专合作”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二是将现有的一部分非研究型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科技大学(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院校)。由于受到办学观念和历史的影响,本科院校接受这样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专本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具迫切性。它既满足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推动了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能规避“高职升格”诸多风险,建立职业教育的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

3.3、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和热议。一些现象值得深思,比如有的工作岗位没人愿意做,有的工作人人挤破头想得到,很多职业素质较好的毕业生左挑右捡,高不成低不就,一些学业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面试不佳而屡屡被拒之门外。因此,如果我们只是关注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就业技能的指导,就会使毕业生的竞争力大打折扣。所以,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不能仅限于专业能力的培育,还应该拓展至包括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在内的广义的职业特质。

就业技能作为高职生职业素养的社会功能达成的桥梁和通道,必不可少。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社会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把握;二是进行客观准确的自我分析并确定职业理想和工作诉求;三是对就业过程所需的观念、技能、物品等各种条件的呈现,即进行就业信息辨别、收集与整理,制作富有鲜明特色的自荐材料,进行工作岗位应试与人际沟通特别是面试,应对就业挫折和心理调适,依据规范和要求签订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学会自我保护和法律维权等。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为个人创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越来越多的个体通过创业来创造财富和实现价值。对高职生而言,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另辟蹊径,通过自主创业来实现社会价值倒不失为一条捷径,艰辛奋斗也许可以打拼出一片新天地,赢得更大的回报与成就。当然,创业也许不能一帆风顺,但创业过程中鲜活多彩的经历和体验也不失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3.4、充分发挥班主任在高职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的指导作用

班级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则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在传统观念中,大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导师式的管理模式,但对于高职院校的班主任来说,其管理模式应该是介乎于中学保姆式管理和传统大学导师式管理之间的一种管理模式,即宏观掌控、微观指导、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基于以上观点,在高职大学生素质拓展中,班主任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指导高职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高职学生特别是刚进校的学生具有冲劲很足,但后劲不足的特点。有的学生很自负,也有的学生较自卑;有的参加各类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在专业学习上则不以为然;有的只管埋头学习,不愿参加各项活动。针对以上情况,班主任要帮助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身的素质结构、存在的素质缺陷和自身兴趣等,为素质拓展计划的制定打下思想基础。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每个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同,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后,扬长避短,帮助其规划好素质拓展计划;对于没有想法的学生,要加以引导,帮助其制定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计划要有持续性,要善始善终,并不失时机地检查其执行情况,确保其落实。

3.5、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建立长效的终身教育。信息时代,知识更新与技术改良的速度不断加快,单靠传统的学校教育难以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对“90后”高职生而言,内化学习需求,调整学习动机,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树立起终身教育理念,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广泛地涉猎各类知识,才能不断深化职业素养。

3.6、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社会对更高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其中,教学作为职业素养培育的主要环节,必须加以改革和优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具体如下:首先,结合市场需求,制订科学完整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计划;其次,设置、编排课程并确定课时分配;再次,拟定所有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案;最后,实施试点教学,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完善教学方案并推广。同时,课程教学改革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优化等。

4、结语

眼下高职素质教育之路还未得到广大高职教育者的普通认同,高职技能教育之路的思潮还在较大程度上支配着高等职业教育,但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高等职业教育别样的春天。学生在毕业时对母校的感恩留恋,学生家长在孩子懂事体谅他们时的欣慰和激动,用人单位对诚信守时、能有效沟通、乐于学习、勤奋踏实的高素质学生的喜爱和接纳,都给予了教育者莫大的鼓励和信心。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已确定,坚持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明晰。同时我们相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素质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这些规律的研究与实践能够带领高等职业教育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进而发挥引领职业教育顺利发展的时代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阳.高职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2]王娜.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3.

[3]李月波.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李仙玲.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