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阅读“沃土”育写作之“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阅读“沃土”育写作之“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生怕作文,主要是缺乏写作基本材料,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背诵经典名篇和优秀议论文,充分吸收其思想情感及思维等营养,累积思想文化和思维两种基本写作材料,夯实写作的基础,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作文教学;实效性;阅读;文化材料;思维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2-0146-03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已颇有年头了,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低效”仍是令教师们困惑棘手的难题,“怕”写作文更是学生普遍的情绪。怕作文,一怕无“米”下锅,二怕无章可循,三怕写不好。这里的“米”指思想、文字等写作基本材料,“章”即写法、技巧。所以,我们很多的高中生还很难写出一篇文质动人的记叙文,也写不出一篇令人信服的议论文,更遑论其他文体的写作!当老师让他们谈谈对“凤姐”现象的看法时,很多学生兴致高涨,跃跃欲试,但一些学生只会说“恶心”、“太自大”、“很讨厌”,无法更具体深入地分析自己的见解。这暴露出他们表达能力的严重不足:文字贫乏,思维狭窄,情感体验淡薄,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较为低下。这就是无“米”的悲哀,少了这“米”,当然无从说“章”了。

因此,要根本解决我们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低效的问题,关键是要先能让学生有下锅的“米”。“米”从哪来?

巴金先生曾将自己学习写作的经验归结为“能够熟练背诵《古文观止》中所有的文章”,“在背诵过程中慢慢摸到了文章的调子”。作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写作能力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图式,而形成图式的基础就是从优秀文章中吸收思想和章法等营养,进而转化成自己的作文能力。也就是说,作文之“米”从读背优秀文章中得来。

在我看来,通过有效指导读背优秀文章,可以积累最起码的两种基本写作材料:文化材料和思维材料。

首先,在经典名篇的阅读中,有效指导学生对文化材料的积累。

历代的经典文章沉淀着思想情愫的精华,折射了时代的精神,其选材匠心、语言立意等,都为阅读者提供了范例和借鉴。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精选教材里文质兼美的文章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中积储文化知识,汲取思想情感的营养。古诗文具体篇目可以是:《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阿房宫赋》、《劝学》、古代诗词等。现代文除了课内经典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教师还要选择一些适宜学生的好文章让学生读背,比如冰心的《笑》、史铁生的《秋天的回忆》、王剑冰的《绝版的周庄》、周涛的《捉不住的鼬鼠》,等等。另外,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若干篇精美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阅读时不仅要摘抄精彩语句和片断,还要分析揣摩其章法用心,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表达习惯。

通过这样的系列读背,学生就有了相当的文化材料作底子。对学生来说,就是有了可以说的话,有了可以写的内容,有了可以借鉴的图式,作文,何怕之有?

如何把所积累的丰富材料变成作文时笔下灵动的文字?首先要将思维触角伸到“材料库”中,通过联想和想象,选择与文题相关的可用之“米”;其次是将“米”巧妙运用成就佳作。如何运用?

一是巧引文句。10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是“幸福是

”,一考生以独特巧妙的构思,通篇的诗句引用,写成了一篇别样的文章:幸福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的那种惊喜。/……/幸福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激荡。/幸福就是“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那种优雅。/……/幸福就是“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的那种可爱。/……/幸福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那种奉献。/幸福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种希望。

二是巧借人事。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借用关羽等人事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想象力丰富,立意高远,令人拍案称奇,实乃以阅读成就奇作之典范。再如优秀作文《犹忆书香》,其中写道:“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如此将屈原之人事和《史记》之文句熔铸成自我阅读的体悟和感动,无疑使文章内蕴丰实,文旨凸显,何乐而不“借”?

三是巧仿章法。有篇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写的是一位立志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青年在与家人、亲戚的矛盾冲突中完成“心灵的选择”,该文的形式完全模仿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大胆新奇。凭着这绝无仅有的模仿获得满分,其创新精神和独具匠心不是给我们的学生以很好的启示吗?

其次,通过对优秀议论文的阅读,有效指导学生对思维材料的积累。

郑板桥曾痛贬当时的文坛流弊“扯东补西,拖张拽李,皆拾古人之唾余,不能贯串……”殊不知,郑板桥所斥责的作文陋习在而今的日常写作乃至高考考场写作中都有类似的“时尚版”。有识之士曾剖析近年来一些所谓的高考“精美”作文,归纳出了其存在的共同问题:典故胡堆,诗文乱配;笼统空泛,强词夺理;佶屈聱牙,东拉西扯;浮华不实,脱离生活……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作文的虚浮不实?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的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和成年人相去甚远,他们对问题常常不能作完整深入的思考,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并不清楚,对自己的作文逻辑往往不得而知,所以,他们会糊里糊涂地堆砌自己喜欢的材料。

思维是作文的灵魂。作文实质上是运用文字来表情达意。要表达,首先要能够思考。思考清晰,才能表达得有条理。要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是如何思考的,方法是否正确合理,等等。有了对自己的思维的自觉意识,才能不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定向、控制,从而提高思维活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要在高中阶段加速学生的智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好的做法就是引导学生多阅读议论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优秀议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有清晰明了的思路和思维过程。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利用课本中的范文如《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拿来主义》等经典篇目,要求学生梳理出作者的思维过程,明确论证过程的逻辑特性,分析文章结构布局的合理性等,让学生充分认识作者缜密的议论思路;然后印发一些典型的优秀议论文,指导学生运用“拆卸”和“复原”等手段,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段与段之间的组合顺序,揣摩局部思路,把握整体思路,从而掌握议论文的正确思维规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这些范文熟读成诵,实现思维材料的获得和积累。

所积累的思维材料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先让学生模仿优秀议论文的思路进行写作练习,由单项包括句群、语段的仿写到全篇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用文字陈述习作的思维过程,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自我意识;再让学生交换批改作文,相互评价,根据评价和再阅读,学生自行调整完善作文思路,增强思维的掌控能力。通过这样的议论文阅读背诵与作文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控制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作文能力,是当前亟待语文教师重视的首要问题。教师该做的就是,针对学生作文的主要症结,在作文教学中从积累文化和思维材料抓起,夯实写作的基础,在坚实的着力点上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让我们的学生远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楚,在作文场上,有厚积,能思考,文思如泉涌,书写出优秀的作文,书写出生命的美丽篇章。

参考文献:

[1]陈国林.展示・评价・修正[J].中学语文教学,2008,(01):11.

[2]郑晓龙.沥尽黄沙始见金[J].中学语文教学,2010,(03):24.

[3]管然荣.经世致用文为时为事著[J].中学语文教学,201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