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一节公开课前后两设、两讲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探索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有效性,要做到相信学生,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活动的创设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同时要设计贴近生活实际、专业学习、富含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78-03

《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意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由此可见,德育课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应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淡化传统的知识传授,注重学生活动的开展,从以灌输、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转变为以活动为主,注重体验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本文根据笔者的一节公开课前后两设、两讲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探索中职德育课活动教学的有效性。

一、一课两讲与分析

笔者曾上了一节《增强规则意识》的全校性公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存在理论性的知识难点,重难点是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的问题。在教材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下进行精心设计,采用了活动教学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一系列活动明确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反思、内化,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观念的发展。从课堂反馈来看,应该是成功的,自我感觉也不错。教学设计中的主体教学环节活动设置见表1。

从表1中可见,设计一的主体教学环节开展了7个活动,如果加上导入新课的“欣赏歌曲”就有8个活动了。预设目的是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直观形象、形式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感观参与体验、探究,明确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轻松而自然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新知。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被动的状况,这一系列的活动起到了明确引导学生学习的目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

但在评课中,听课教师在作出多方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指出,每一个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引出某一知识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且形式灵活多样,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活动缺乏连贯性,且一个活动紧跟一个活动,学生还没来得及体验品味,下一个活动又开始了,导致学生应接不暇,活动的设计是否过于庞杂?活动是否停留在表面?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听课教师的评价“一言点醒了梦中人”,给了笔者反思的方向。

预设计中考虑更多的是学情的因素,因为学生学习被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希望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一步步明确指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究其原因,还是对学生缺乏信任,没有做到相信学生,没有把学习的权力真正交还给学生;以至于整节课中,学生在笔者设计的活动引导下亦步亦趋地学习,循规蹈矩,没有越“设计的框架”半步;虽有参与活动,思考交流,但学习还是被动的,思考缺乏深度,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综合评课教师的意见,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反思,特别对主体教学环节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取舍与整合,把握教师“导”的度,构建开放的课堂,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究,自由发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中的主体教学环节活动设置见表2。

比较以上两表可见,设计二中主体教学环节中的活动设置由原来的8个活动精简成了4个活动,活动少了,但给学生体验、探究、分享、交流的机会反而更多了。笔者在另外一个班用设计二新授的时候,起到的效果明显优于设计一。学生参与活动更加积极主动,课堂交流时避免了一步步引导的束缚,在自由发挥中产生更独特的见解,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热烈而不失和谐,形成自然而生态的课堂。

二、活动教学反思与启示

在中职德育课堂,开展活动教学是我们目前所倡导的方式。如何才能发挥活动教学的优势和作用,使德育课堂更有效?通过多年对活动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及本次的一课两设、两讲,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活动创设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可见,在德育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活动要善于引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自主探究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发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活动的设置,必须基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知识以及教材蕴涵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在内容、方式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

本节课教学内容《增强规则意识》是《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这一课是学生从道德学习进入法律学习的第一课。本课设计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先从学生身边熟知的“规则与秩序”讲起,然后专门介绍规则中最常见、最常用的两种――“纪律和法律”,接着在前两目知识准备和铺垫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做遵纪守法的人”。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清晰,符合认知规律,且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中职学校扩大招生,学生素质不齐,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很有必要。

基于以上分析,在设计二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教材的主线,对设计一中的活动进行筛选和整合,选择最重要、学生最感兴趣的关键知识内容进行活动创设,进而提出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在小组或全班的交流探讨中,由于各自的认识、经验不同,看问题的立场、观点、价值观、切入的角度等可能有别,就会产生意见的分歧、认知的冲突,在积极的思维碰撞中,拓展了思维空间,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