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屯矿区地处华东平原,土地资源少,村庄密集,地表潜水位高,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在该矿区村庄搬迁开采是解放建筑物下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为节约土地资源、解决搬迁村庄选址难问题,在采煤沉陷区研究及应用了抗采动变形技术,采取预垫高地基建抗变形结构楼房的方法,对压煤村庄实施就地重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压煤村庄搬迁;抗采动变形技术;就地重建技术;高潜水位矿区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9-0030-04

大屯矿区地处华东平原,土地资源少,村庄密集,地表潜水位高,村庄压煤量占矿区可利用储量区约30%,达2.47亿吨。随着矿井生产的不断发展,可正常开采的煤炭资源日趋减少,村庄压煤问题非常突出,已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而高潜水位矿区,村庄搬迁开采是解放建筑物下煤炭资源的主要途径。在大屯矿区实施压煤村庄搬迁,首先遇到的是压煤村庄异地搬迁选址非常困难,研究利用采煤沉陷区作为搬迁新址,应用抗采动变形技术对压煤村庄实施就地重建,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为实现高潜水位地区大型户群二层楼房下安全开采,进一步探索抗变形技术在抗变形结构楼房群中的应用,针对大屯矿区某矿西辅采区地质采矿条件,结合地下开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及本地区土地资源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老村址作为建筑场址,采用矸石预垫高地基就地建抗变形结构楼房的方法,对张庙、后三里两个压煤村庄实施就地重建。村庄搬迁后,既解决了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又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了矿地共赢。

1 采区压煤概况

2 压煤村庄就地重建方案设计

对于土地资源较少、煤炭储量并不丰富的大屯矿区,若部分开采则煤炭资源回收率低,降低矿井的服务年限;若充填开采,则基本建设投资高,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在我国村庄下采煤尚无应用;若采用覆岩离层充填减沉技术,从目前国内应用情况看,还不能解决村庄下的采煤问题。而在高潜水位的采煤沉陷区,煤矸石回填造地用作建筑场址,既可改善矿区环境,又符合国家土地复垦政策,同时我国抗变形建筑技术的应用已日趋成熟。就地重建搬迁压煤村庄,解决了村庄搬迁选址难的问题,村民不远离故土,方便生产生活,易被村民所接受,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采用煤矸石回填预垫高地基建抗变形房屋,实施压煤村庄就地搬迁,是解决村庄下压煤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

根据上述村庄下采煤技术途径分析,针对西辅采区的地质采矿条件、地下开采对村庄地表和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张庙、后三里村房屋等实际情况,表明在张庙、后三里两个村庄下采煤时,不能采取开采方法、岩层控制技术、建筑物保护技术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村庄下开采。鉴于张庙村位于采区中央,采取异地搬迁重建,后三里村位于采区西边部,采取抗变形技术实施就地重建,因两个自然村庄同隶属于一个居委会,规划两村合并成一个新村,新村全部建成二层抗变形结构楼房,平面呈庭院行列式布置。

3 建筑场址选择

选择新村址是村庄搬迁的关键工作,既要合理地采出煤炭资源,又要考虑新村址的地面标高、排水条件、交通情况、环境质量以及农民生产生活方便程度等因素。采用就地重建的技术进行村庄下采煤时,新村址应选择在采区开采产生的地表移动与变形较小的区域,以满足房屋抗变形技术的要求。高潜水位地区,以地表下沉指标为特征值,选在预计下沉值小于1.5m的区域,防止矸石地基长期经受水体侵蚀,而降低地基稳定性。根据采区开采沉陷预计下沉等值线图,在采区边部地表最大下沉值小于1.5m的区域,避开地表变形较大区域,划出满足张庙、后三里两新村建设使用的区域约330亩,为使新村规划整齐,实际新址占地300亩,其中利用后三里老村址240亩,耕地60亩。

当西辅采区全部开采后,在新村址范围内,动态最大变形值为:地表下沉wmax=1450mm,倾斜变形ìmax=10mm/m,水平变形大部分为εmax=10mm/m,局部达到εmax=12.0mm/m,达到《“三下”采煤规程》规定的Ⅲ~Ⅳ级损坏等级。从整个新村址受开采影响程度来看,有70%的区域仅受到建筑物Ⅰ级损坏的地表变形影响,20%的区域将受到建筑物Ⅱ~Ⅲ级损坏的地表变形影响,10%将受到建筑物Ⅵ级损坏的地表变形影响。整体上新村址受到的地表变形影响不大,采用抗变形技术新建二层楼房,从目前国内抗变形技术水平及其应用效果上看,可以保证建筑物不受开采影响的破坏,满足建筑物使用和功能方面的要求。

4 就地重建技术应用

4.1 煤矸石地基回填技术

根据房屋抗变形技术要求,利用矿井废弃物煤矸石作为回填材料,实施新村址回填。

4.1.1 回填前,对回填场地原地表进行推平、碾压,碾压次数不少于2遍。当地表土壤含水量较大时,铺设一层粒径为100~150mm、厚度为200~300mm的矸石压实。

4.1.2 回填矸石粒径级配均匀,最大粒径不大于200mm,否则应予破碎,含水率控制在7%~10%,矸石粒径较大时,含水量为较低值,矸石粒径较小时,含水量为较高值。当矸石含水率低于7%时,压实时适当洒水。

4.1.3 一般采用前进式回填方法进行回填,分层覆矸,分层压实;每层覆矸厚度(碾压前)300~500mm,每层碾压不少于4遍,最终用水准仪实测同一点相邻两次碾压的高差值小于5mm。

4.1.4 用不小于14t液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采用“慢驶、多次、重叠”的方法,碾压方向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100~200mm,行驶速度不大于2~3km/h。

4.1.5 两相邻施工段间的接茬处,先填完者做放坡处理,放坡坡度不大于30°,且接茬处碾压遍数不少于6遍。

4.1.6 特殊地表处理,遇有较大的土墙块,先进行破碎,适当洒水后再推平碾压;无水坑塘,先用推土机将坑边推成较缓顺坡,坡度不大于30°;有积水坑塘,经排水、清淤后,边坡修成台阶状,每台阶高300~500mm,宽1000~1500mm,然后自坑底分层回填,每层填厚不大于500mm,分层压实至原地表标高后,再大面积回填矸石。

4.1.7 矸石地基承载力试验,选择压实强度较强、中等和较弱的三个特征测点进行静载测试,要求较弱点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后三里新址地基测试结果:3个测点的承载能力均达到200kN/m2以上,满足设计承载力150kN/m2的设计要求。

4.2 新村房屋平面布置

根据抗变形结构房屋设计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规划建设,进行后三里新村

规划。

4.2.2 主街道2条,一条南接煤泥路,位于新村西侧,另一条位于新村中部,南北走向,道路红线宽均为12m;次街道4条,东西走向,其中10m宽2条(位于新村南部集中住户区),8m宽2条;每排民房门前道路宽6.5m;新村道路宽

4~6m。

4.3 变形区域划分

4.3.2 房屋变形等级划分,房屋基础坐落在一级变形区内,该房屋为Ⅰ级抗变形设计,房屋基础坐落在二级变形区内,该房屋为Ⅱ级抗变形设计,以此类推,共4个等级;房屋基础坐落在两个级别的变形区之间,按高一等级变形区域设计房屋抗变形等级,以保证房屋的安全性。如房屋基础坐落在一至二级变形区,按二级抗变形等级设计。

4.4 施工质量控制

4.4.1 为确保新村抗变形结构楼房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建设方委托工程建设监理,对后三里新村房屋建设进行工程监理。一户一档,记录该栋房屋自开始至竣工全过程的建筑施工情况,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施工质量。

4.4.2 根据新村房屋建筑施工以住户为单位、各自为战的特点,对竣工房屋分批分期进行竣工验收,一栋或多栋房屋竣工、经施工单位自行评定后,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监理单位根据该栋房屋的建筑档案,组织有关单位人员按《建筑工程质量标准验收规范》和抗变形设计要求进行联合验收,签署验收记录。

4.5 采煤沉陷后新村房屋状况

后三里新村落成后,大屯矿区某矿西辅采区按常规布置开采工作面,正常开采了6个工作面,受开采影响的后三里新村,抗变形楼房仅按地表变形规律产生10~100mm的整体水平移动,楼房主体未因采煤影响而受损,在抗变形楼房附近预留的一些原有砖木结构平房,受到开采影响已严重破坏。新村内受开采影响较大区域的道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走向遇到房屋时,绕过基础到相邻两栋楼房变形缝处延伸,说明抗变形技术在楼房建筑群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5 结语

在大屯矿区利用矸石回填建筑物场地,采用抗变形技术建二层楼房的方法实施村庄就地重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应用该技术,不仅可以解决迁村选址难的问题,安全搬迁压煤村庄,充分开采矿井煤炭资源,提高矿井服务年限,而且村庄搬迁后,改变了农村环境,改善了农民住房条件;同时利用废弃矸石做新村址回填材料,搬走煤矿矸石山,节约了矸石山占地,减少了矿山污染,改善了矿区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技术在高潜水位矿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2] 周国铨,崔继宪,刘广荣,等.建筑物下采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3.

[3]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所事业部,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龙东煤矿后三里、张庙村抗采动变形楼房设计[R].2000.

[4] 殷锦屏.预加高的矸石地基的应用技术初探[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2).

作者简介:殷锦屏(1973-),女,江苏姜堰人,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东煤矿地区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