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丁武明:民间艺人的微缩古建大梦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丁武明:民间艺人的微缩古建大梦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兰州市榆中县,有一座响起“叮叮当当”敲打声的木质院落,门牌上写着“榆中古建筑制作技艺传习所”“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民间艺人丁武明的小院儿就在这里。北京天安门、天坛祈年殿、黄鹤楼、滕王阁、古代民居等近90件微缩古建筑模型,逐一陈列在丁武明的农家院落。

自2011年3月16日,“榆中县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该项目的传承人丁武明有了一个大梦想――筹建民间微缩古建筑博物馆。

从木匠到微缩古建筑民间艺人

丁武明是榆中县夏官营镇红柳沟村的农民,父辈世代都是木匠。丁武明从小在家耳濡目染,对木匠活喜爱有加。“我家桌子上放着三间堂屋的模型,这是我父亲为有钱人家盖新房时做的‘小样’。”丁武明常常偷偷摆弄着这个小物件,在他看来,或许这就是他心目中微缩古建筑的雏形。

17岁,丁武明开始跟随父辈学习木工。为了生计,他循规蹈矩地去尽一个木匠的本分。11年后,丁武明心中那团渴望的烈火终于找到了喷发的出口――他逐渐打起了制作嘉峪关城楼模型的念头,这个想法得到妻子刘玉兰的支持。

“实地测量其实只花了几天的时间,难就难在绘图上。有些实际量不到的尺寸,全凭眼睛和现有的数据进行估算,这个若是算不准,东西就肯定做不出来。”丁武明为此也曾半夜在睡梦中惊醒。

微缩嘉峪关城楼会是什么样子?在5年的等待与煎熬中,丁武明终于交出了一份答卷。刘玉兰给它打了100分。“做的时候,他的手经常被划伤,还遇到各种技术难关,但都没有放弃。”在妻子的眼里,丁武明就是她心中那座最伟岸的“雄关”。

2011年6月29日-7月12日,丁武明受邀赴京参加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东阳中国木雕城联合承办的“盛世天工・中国木雕艺术展”。这是全国木雕艺术行业最高水平、最高档次、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一次艺术盛会,共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62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同场献技,展出作品200件。

在所有参赛的工艺美术大师中,西北五省区仅丁武明一人,“微缩古建”仅此一家。他的“微缩古建”作品――“天安门”“天坛祈年殿”“兰州卧桥”工艺精湛、创意独特,受到了主办方的特殊宠爱,被安排在国家博物馆展厅最显眼的位置展出。展出期间,这三件作品更是受到专家、学者、古建爱好者的热捧。最终,“天安门”获金奖,“天坛祈年殿”获银奖,“兰州卧桥”获优秀作品奖,通体紫檀的“天坛祈年殿”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从传统销售到互联网营销模式

2010年,丁武明开办了自己的工厂,招纳村上的木匠,开始订单式古建筑模具的制作。丁武明的每一件微缩古建筑作品要卖到5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价格。

从海南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刘怀斌,既是丁武明的侄子也是徒弟。他毕业后回到姑父身边,一边学手艺,一边在网上寻求商机,了解客户的需求。

“材质一定要选好的,这样有收藏价值。”刘怀斌的建议,丁武明是认可的。同时,徒弟高飞在微缩古建筑上加上龙纹饰样的想法,丁武明也很认同。如果原作品上有这种装饰,那么选择将这种图案做精做细,对于微缩古建筑作品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

今年9月份,“鹳雀楼”在“榆中古建筑制作技艺传习所”开工了。今年3月就已经绘制好剖面图,就等着四合院的工程完工,丁武明好一门心思地做这件事情。

“之前,我已经把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都做出来了,如果再加上这个,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我就全部做好了。”其实,丁武明的微缩古建筑,除了部分模型被国家和省市博物馆收藏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功用:用于销售。这也是支撑丁武明从事微缩古建筑的经济保障。

花甲之年筹建微缩古建筑民间博物馆

丁武明从事仿古建筑40余年,是榆中“古建模型”的第五代传人。2010年3月,他荣获“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他的“微缩古建”加入甘肃省非遗名录。2014年8月27日,《人民日报》“培育核心价值观,传递基层正能量・100个人的中国梦”栏目以二分之一的版面详实地报道了丁武明的筑梦历程。

“我们国家的古建筑工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因木质结构容易被损毁,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技艺都面临失传,我想通过我的手艺把这些珍贵的历史真实地留存下来。”这是丁武明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因此,花甲之年的丁武明有一个执着的想法:用自己的双手把全中国最好的精品古建筑都做出来。

乍一听,似乎有点悬。但是,丁武明心里有本明白账。他目前已经做了近90件作品,全国著名的现存古建筑也已完成近半,现在他还有自己的徒弟,且手艺也不错。

丁武明的记忆中,中国博物馆在收藏他的“北京天坛・祈年殿”时,前来参观的一位老人告诉他,天坛附近有一个北京市古代建筑博物馆,这个中国唯一的私人古建筑博物馆,让丁武明的世界发生了变化。

促使这一变化发生的重要因素,是丁武明在这个博物馆看到了兰州卧桥。“我还没有来得及做,就被别人抢先了,那我只能再做一个超过它。”一向不服输的丁武明决心为兰州再做一个卧桥,他从博物馆找来资料,用红榉木做了一个1:20的兰州卧桥,回应先前北京市博物馆的那个1:10松木材质的兰州卧桥。这件事让丁武明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应该为中国的古建筑制作技艺做一些事情。

很快,随着作品数量的增加,丁武明的梦想不断被放大,他开始创建民间微缩古建筑博物馆。iE在修建的这个仿古风格的四合院,面积2.1亩。包括购买建筑主材的松木在内,丁武明要投资800万元,之前的积蓄加上贷款,丁武明还在找寻其他的资金来源。民间微缩古建筑博物馆即将在榆中县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