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扇面的惊鸿一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扇面的惊鸿一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平海路、中河路交叉口西北角,即现在的维景国际大酒店东侧位置,原为下兴忠巷33号,当时的扇子制作经营者在原址重建了“杭州扇业会馆”。会馆,相当于现在的行业协会,会馆负责人叫长老,经常请戏班子来聚集人气,或者在此组织经营者交流经验。这块石匾,当时就悬置在会馆的大门上。

扇业会馆是砖木结构建筑,三进,整个建筑坐西朝东。进入石库门,正面一座戏台,约20平方米,院落地面用石板砌成,四周遍植树木。第二进,左右两侧为两层木结构楼房,正中是大屋檐平房,为扇业祖师殿,面积约120-150平方米。祖师殿正中为扇业祖师“齐纨”的塑像(据传,“齐纨”为周代一路诸侯)。祖师殿内还供奉着462座神位牌,均为制扇工艺中整、琢、砂磨、糊、摺等业的先辈老艺人。殿中还立有大石碑,碑上刻着捐助的制扇工场有139户。

1990年,负责筹建扇博物馆的毛维东根据资料找到了会馆旧址,当时会馆只剩下一圈围墙,那块石匾被泥灰浆覆盖,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直到1995年中河路要架天桥,毛维东得知会馆围墙要被拆除,于是天天去蹲点,终于从拆迁队的手里保下了石匾,并在杭州碑林存放。

这块其貌不扬的“石头”,一朝得见天日,即显山露水,气宇轩昂,价值连城。为杭州扇业在中国扇业的中心地位提供了确凿的实物证据。

我在找寻一个叫“扇子巷”的地方

2009年10月的一天,我在杭州找寻一个叫“扇子巷”的地方。

据记载,自南宋时期,杭扇兴起,清河坊之东有一条巷,叫扇子巷,长逾1公里,是当年制扇作坊集中之处,从鼓楼延伸到清泰街,巷子里布满制扇作坊。

即使是上了年纪的人,能准确说出扇子巷位置的也已不多。紧贴在中河高架西边,从清泰街西口一直延伸到鼓楼的这条巷子,现在看不出一点点当年的痕迹。

许多东西,只能到历史中去找寻了。

春秋时期,杭州属越国,当时吴越一带民间已流行麦草扇。关于扇子的传说是:越国大夫范蠡为寻贤能,至苎萝山下浣纱溪边,遇西施,两人一见钟情,指石为证,对月盟誓,结下百年之好。临别,西施用浣纱溪边麦草编扇,割苎萝山上翠竹制成扇柄,采浣纱溪里漂洗过的彩丝,将自己容貌绣于扇心,制成一把精致麦草扇,送给情郎。不料扇子被越王勾践发现,大为惊异,视扇中之女为天人,选西施至都城,献于吴王,遂上演一幕悲壮历史剧。

晋时,民间盛行纸扇。古代绍兴蕺山南面有座“蒲扇桥”,桥头住着一个靠卖扇度日的王婆,孤苦一人,晚景十分凄凉。一日,时任会稽县右军的王羲之在蒲扇桥上遇王婆卖扇归来,王婆让路回避间,一篮没卖掉的纸扇失手落入河中,纸扇尽湿。王婆心疼掉泪,王羲之见之不安,追问缘由,王婆诉之扇路不畅,家中几近断炊。王羲之听后,借来笔墨,在晾晒过的纸扇上挥笔写字。第二天,王婆带着这些扇子上街叫卖,许多人看到王羲之的题字,纷纷来买,不一会,就把扇子卖光了。后人为纪念王羲之,将“蒲扇桥”改名为“题扇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题扇助人,史料多有记载,有人据此认定,浙江是史籍可考最早用纸扇的地方。

至宋,许多制扇工匠随着宋室南渡,聚集于杭州。“直把杭州作汴州”,扇子也成为点缀新都繁华的一项重要行业。

吴自牧《梦粱录》中描述,当时“杭州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珍异珠宝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其中扇子就有“徐茂之”、“青蔑”、“周家”、“陈家”等著名商号,“细画绢扇、细色纸扇、影花扇、藏香扇、漏尘扇……”,应有尽有。

《杭州府志》记载,坡在杭时常常亲自断案,一日,有人告一家扇子铺欠钱二万不还,把被告叫来讯问,那扇子铺老板说:不是不肯还钱,实在是因为这天气久雨转寒,扇子卖不出去。坡听了让他回去拿20束扇子来,就在大堂上,用判事笔随意在扇子上作行草或枯木竹石,然后交给他。早有人将此事传出去,那人才出门,就有人来买他的扇子,一千钱一把的扇子,立刻卖光,于是还了债主的欠款。

坡和王羲之题扇助人的记录如出一辙,文人情怀,是要借物发挥的。借扇行善,扇子亦善。

杭州的扇子,自古有“雅扇”之称,五彩缤纷,种类繁多。老百姓用的有葵扇、竹编扇、芭蕉扇、绢扇、羽扇、纸折扇、檀香扇、麦草扇等等。葵扇朴实自然,竹扇轻巧灵便,绢扇古雅轻盈,檀香扇华贵香馥,折扇潇洒大方,羽毛扇悠闲飘逸。林林总总,堪称扇子的大千世界。

明清时期杭扇进入鼎盛期,有50余家作坊,5000多名工人。林芳儿、张子元、舒莲记、王星记等,都是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方式,分布在当时的扇子巷、太平坊、保佑坊、三元坊、官巷口、羊市街等商业中心,很多扇子还出口国外。

经过历代扇业和王星记的努力,清末,杭州扇子与杭州丝绸、杭州龙井茶成为贡品,被誉为“杭州三绝”。

以后,随着服饰的改变,电扇空调的通行,扇业颇受影响。许多扇业工匠纷纷改行,至民国20年(1931年),杭州仅存14家扇子作坊。

一把扇子,烈日下晒、冷水中泡、沸水中煮,86道工序精制而成。

“到今天,如果说杭扇,那一定就是指王星记扇。”王星记董事长孙亚青对王星记扇的地位非常肯定。

实际上,孙亚青认为,即使是放在世界这个层面上,如果有人说到中国扇,也一定是指王星记扇。王星记敢说这个话,当且仅当,也只有王星记敢。

王星记扇厂的前身,就是当年的王星记扇庄,开创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它的创始人是王星斋,祖辈从事制扇业,他自幼学艺,20多岁时已成为制扇名匠。他制作的黑纸扇,在意大利米兰、巴拿马和西湖万国博览会上屡次得奖,美名远扬,曾作为杭州特产进贡宫廷。

杭州黑纸扇因之又称“贡扇”。

王星记扇品种繁多,有黑纸扇、檀香扇、白纸扇、象牙扇、女绢扇、戏曲扇、旅行扇、儿童扇等15大类,几千种花色,最大达3.3尺,最小的只有3寸。其中以“三星牌”黑纸扇最为有名。它的扇面采用临安于潜桑皮纸,诸暨柿漆,福建建煤,经过大小86道工序精制而成。要把它放在烈日下晒、冷水中泡、沸水中煮,各经十多个小时,取出晾干,不折不裂,平整如初,端的是一把好扇。这种扇子,既可拂暑取凉,又可遮阳蔽雨,因而有“半把雨伞”的美称。

檀香扇的扇面和扇骨都用檀香木制成,88道工序,原辅材料全是绿色产品。胶是黄鱼鳔熬制而成,扇面上的漆是用高山柿子腐烂之后做就,钉子是牛角的,竹子是生长在广西云南的野生棕竹。扇存香存,保存十年八年,扇起来依然清香阵阵。

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扇子生产厂家日渐式微的当下,王星记一骑绝尘,销量、盈利能力居全球扇业第一,“品种齐、花色多,东边不亮西边亮”是被总结出来的主要原因。不过,孙长青承认,不用机器,全程手工是王星记获得扇业唯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原因,也是王星记这些年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并独领的根本。

以扇面为例,王星记扇的扇面装饰,内容丰富多彩,手法多样,他们经常请艺坛名家题诗作画,同时该厂的数十名书画艺人,研究古今扇面书画艺术的颇多,手法娴熟,技艺精湛,无论神话故事、人物形态、名胜风光、峰峦叠石、曲溪流水、村舍楼阁、名花异草、瑞鸟珍禽都能入画;从书法来说,正、草、隶、篆,样样俱全。

老艺人朱念慈,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用真金书写扇画,是中国微书纸扇的创始人。近些年来,他先后在扇面上书写出《千字文》、《金刚经》、《西湖诗词》、《唐诗二百首》,还创作了《唐诗万字扇》等。王星记青年艺人金岗,竟在一把一尺多长的普通纸扇上书写下“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全文,共57430字,成为当今世界字体最小、字数最多的一把纸扇。他们把文美、字美、扇美巧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扇中之扇。

他们扇的不是风,是文化

“机器做出来的扇子是坚硬的,没有生命力的,王星记扇每个程序都是手工操作,有情绪、有思想、有文化、有血有肉的啊!”在孙亚青的眼里,王星记的扇子是有生命的。

“随皓腕以徐转,发惠风以微寒”,当扇子的驱暑功能淡化后,杭扇可持续传承和发展下去的思路已经很清楚。

“做扇子就是做扇文化,卖扇子就是卖扇文化,”孙亚青如是说。

扇子附加上文化,显现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而在今天,人们还钟爱扇子,难道不是缘自那种深沉的文化情结吗?

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风生。轻轻挥动洁白的羽毛扇挥来东风,挥来满船的箭,挥来蜀国的一片江山;汉钟离袒胸露腹,轻摇芭蕉扇,怡然自得,大俗大雅;济颠和尚背插破蒲扇,腰悬酒葫芦,似醉亦醒。扇子已经成为他们形象和传说本身的一个特征,又怎么分离得了?

坡用“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之句,描写周瑜的绝世风度;杜牧以“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描写少女们的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东晋桃叶的《团扇歌》:“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耽暑,相忆莫相忘。”是对王献之的深情盟约;秦淮河边的李香君,斑斑血迹在扇子上染就朵朵桃花,“桃花扇底送南朝”,一把扇子,映射出个人的际遇和历史的沧桑。

扇子,出现在各种人的手中,说书人,如田连元;说相声的,如郭德纲;棋士,如马晓春、古力;书画家,执扇者更多。扇子之于他们,是道具,是品位,是某种象征。他们扇的不是风,是文化。

诗词歌赋,耳熟能详;民间传说,代代相传;字画扇面,惊才艳羡。杭扇,在文化阳光的抚照下,正开足马力,前进,狂奔,撒野,传承。

这是迄今为止属于杭扇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