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阿Q正传》的语言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阿Q正传》的语言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小说用词入手,分析小说高超艺术,理解小说内容。

[关键词] 矛盾 准确 含糊 含蓄 虚词 创新

鲁迅小说的创作诠释了他完全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大师。他熟练地驾驭着独特的艺术方法和技巧来展开对生活的描写和对形象的塑造,使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不可摹拟的特色,是世界文学艺术长廊中杰出的精品。从思想性到艺术性,都为我们的实际教学带来了难度,多年的教学实践,感觉对小说中词语的揣摩,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中篇小说,也是其小说创作的经典,让人百读不厌,常使你有一种走入富含珠宝的山谷,时时有着不同寻常的新发现。它的思想深刻,它的语言艺术更是匠心独运,堪称字字珠玑,余味无穷。

第一矛盾中求准确。第二章写阿Q在戏台下赌博一事时有这么一句话: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作为一个赌徒,赢本是幸事,可在这里却与不幸连在了一起,这一矛盾的组合,巧妙地把那个时代颠倒黑白的现实写了出来。第六章写阿Q嫌举人老爷太”妈妈的”而炒了举人老爷的事说给未庄人听时,”听的人都叹息而且快意”。”叹息”分明表明了听者认为能为举人老爷做事是件荣耀的事,失去了这样的机缘当然是值得叹惋,而”快意”又真切地写出了自己没有这个机缘,而连姓氏都没有的阿Q有机缘但怎么配呢!他失去了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然是值得称快的了。这一矛盾的组合,众人的麻木、自私和幸灾乐祸跃然纸上。这一章里写阿Q目睹城里杀革命党后,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夸耀之后便在王胡后项窝上直劈下去道”嚓!”......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悚然”就是因砍头而害怕,而“欣然”又是以砍头为游戏而高兴。讲的人高兴,听的人陶醉,这悲喜矛盾细腻地写出了众人心理上的变化过程,又入木三分地揭示众人的麻木和革命者的悲哀。第九章中写赵家挨抢时,未庄的人大抵很”快意而且惊慌”,他们快意于有势之人遭了抢,又怕危机到自己而恐慌。这一快一慌之间则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发动贫苦农民而倒至了最终失败的教训,这是何等的深刻呀。这一章中写阿Q临死时从众人的眼里看到了”又钝又锋利”,死前本能地感到了死亡的恐惧。钝就是不锋利,他一直生活在冷酷无情、恣睢自私等麻木的包围之中,从未感到这钝也是锋利,也能杀人。这一钝一利一针见血地指出,麻木的人们充当了狼的帮凶:钝刀也能杀人,直抵人的灵魂而血迹绝无!

矛盾词语的组合,细腻、准确、透彻,既揭示了人物内心复杂的心理变化,也揭示出了精深的思想内涵,耐人寻味。

第二含糊中求含蓄。在这篇小说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似乎”和”大约”,它们分别出现了30次和14次。如果在一般人的笔下,大都不会如此,因为它总有一种词语贫乏之嫌。但在这篇小说中,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小说第一章中“有一回他似乎姓赵......他大约未必姓赵”。一个人可以无兄弟、无姐妹,但一定有父母,有父母就一定有姓氏,可这”似乎、大约”却分明地表明了姓氏的不确定性。在此作者匠心独运,心酸地为读者道出了阿Q卑微的、备受欺凌的社会地位。第二章写阿Q戏台下赌博被打时,是这么写的:”身上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之后便是自贱地打起自己来,”可是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个自己......”这三个似乎使阿Q肉体上的苦痛化为虚无,使身心上的屈辱变成了精神上的胜利,夸张而又具体地诠释了阿Q健忘、自贱、麻木的精神胜利法。第五章中阿Q与小D争斗,这样写众人:”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这里分明是煽情,怎么可能是劝解呢!阿Q对小尼姑时,他们用鉴赏家的眼光去欣赏,用他们那得意的笑去鼓舞,以达到他们精神上的满足,这里他们岂能错过这样良机!

这篇小说中大量地使用虚词,使得小说字里行间充满了无穷的张力,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慢慢地去品味,去想象,去思考。

此外,这篇小说中还有大量传神的动词,如写阿Q欺凌弱小的小妮姑时,用了手去“摩”她的头皮,“摩”是摩擦之意,既写也出了他行为的下流,也写出了他内心的肮脏等;有针对性极强的回环运用,如阿Q与小D的对骂”记着吧,妈妈的......””妈妈的,记着吧......”写出了一对被欺侮与被者之间互相争斗的针锋相对与麻木无情;有语言上的独创,如写众人观看阿Q欺辱小姑而发出的”九分得意的笑”的”九分”,那缺的一分哪里去了呢?因为他们只是过足了眼瘾,而没有“身体力行”,故不能十分的得意!揭示出了人物内心的冷漠与麻木;也有标点符号上的创新使用,如阿Q在临死前无师自通地喊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时小说中这样写到:”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就死者的麻木,麻木观者者对就死的快意,作者写作时的憎恶,读者品读后的痛惜,尽在这三个惊叹号中。这一切形成了他和他们的”精神胜利法”的根源,最后阿Q在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的怒斥下,用画圈来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小说给读者营造了一层”浓黑”的悲凉,正因如此,才有我们对辛亥革命的深沉的思考,那就是--辛亥革命只是剪掉了大清王朝的一根辫子而矣,而这一深刻的涵义,作者巧妙地把它刻在了阿Q的”Q”字最后的一笔上,这是何等高妙的一笔呀!

鲁迅小说深刻的思想性,艺术的独创性,使他成为了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大师,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师。仅从其词语的运用上就可见一斑,时时品读,必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