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抛开“言”还原“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言文教学肩负历史的重托,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也是适应当今课程改革的形势需要,具有现实意义的大课题。本文试就中小学文言文的衔接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法等角度进行尝试性探索所得出的一些经验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良好的习惯;教学方法;衔接教学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连一些最简单的文言实词都难以理解。为帮助初―新生顺利地完成中小学文言文学习的过渡,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在七年级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文言文之前,可以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视频故事,让学生来比较视频中人物所说的话和我们现在语言的不同。学生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兴趣陡然上升,这样自然就消除了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二、养成良好的习惯,探求实在的方法
1.预习习惯
中学阶段的预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古汉语词典,教会他们选择义项的方法,养成在阅读中尽可能地自己扫除文字障碍的习惯。其次,在预习中应该反复朗读。再次,利用古今汉语相通的原理,养成用跳读、猜读的方法来整体感知古文大意。最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所讲古文的作者、出处及背景资料。
2.朗读习惯
首先,教师范读。好的范读往往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且必须是真人范读,既不能用听录音代替,也不能用录像带、VCD、DVD等影音设备代替,因为即使录音读得再好,画面再逼真、生动,也不能像教师在学生面前范读得那样亲切可感。
其次,学生跟读。学生跟读后教师及时点评纠正在字音、停顿、节奏、感情表达等方面的不足和错误,直到正确了再往下进行。如,蒲松龄的《狼》中有这样―句:“其一犬坐于前”。读时的停顿位置“其―/犬坐于前”和“其一犬/坐于前”不同,句意的理解就相去甚远。
再次,学生的自读了。可以用同桌互读,纠正错误、男生女生竞赛朗读、小组竞赛朗读等形式促进学生多读。
3.质疑习惯
(1)把提问权交给学生。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去寻找问题,以显示学生自己的才干。
(2)把解问权放给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千万别管不住自己,又去行使不泼属于自己的权力――解决问题,一定要把解问权放给学生。
4.学会归纳、总结文言现象
如特殊词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句式中的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
1.运用生动有趣的影视动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古代寓言二则》时,可以播放一些寓言故事的动画课件,在教学《木兰诗》前,可以播放动画片《花木兰》,趣味盎然的情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2.编演课本剧,再现古人古事
如在教学蒲松龄的《狼》时,我让两位学生扮演两只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时可能商量的对付屠夫的计谋,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学生的表现滑稽,切合文章内容,课后学生仍意犹未尽地在探讨课上表演的情节。
3.讲故事。加深课文理解
如在教《赵普》一课的时候,可以补充介绍有关赵普与太祖交往的故事以及赵普如何拒绝大臣升官的故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的体会赵普的“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
4.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
不少文言文虽生涩难懂,但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非凡、感情充沛,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是朗诵的好材料。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表演,可以让简单的读、背变得有吸引力,更好地展示文言文的音乐美。
中小学文言文的衔接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师要多为学生着想,依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文言变得灵动,使呆板的文言文课堂活跃起来,使索然无味的学生兴趣盎然起来。用我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吸引孩子们对文言文的热爱之情,用我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