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历史教学中导学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历史教学中导学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积极采取各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实践课程标准的理念。导学案是目前许多地区的历史教师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前印制相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作为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或查找相关的资料完成相关内容,课堂上教师进行订正或组织研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右侧展示的是某教师在进行北京版初中历史教材第3册第15课《工业革命》教学时,最初设计的导学案中有关珍妮纺纱机部分的内容,这是目前许多历史教师惯用的做法。许多教师设计的导学案采用填空的方式,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将相关知识填写出来,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评价等需要学生探讨的内容,也要求学生从教材中逐条摘抄下来,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记住这些内容,为考试服务。这样的导学案形式死板,长此以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偏重书本知识的记忆,学生活动的空间小,没有体现学习的个体差异性;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导学案的引导作用和评价功能较低。

历史教学的导学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设计。

作为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提升历史意识。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事实性,历史事实是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是不能反映某一历史事件全部事实的,历史学科的事实性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给学生在了解史实方面提供更多的空间。历史学科的特点除了具有事实性,还具有解释性,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了解的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单纯的记背是很难实现的。历史学科的解释性要求导学案不能将对历史现象的评价等内容从教材中摘抄下来,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中完成的,有关解释性的内容应该在学生有了认识的基础上,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探讨。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接受灌输的容器。他们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家庭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萌动着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求历史学科导学案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兼顾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一刀切式的导学案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

下图展示的是前述《工业革命》一课中修改后的导学案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制作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成果的相关资料卡片。改进后的导学案形式更加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资料卡片是学者进行历史研究时采用方式之一,因此,导学案的这种方式也隐含着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是有利的。改进后的导学案具体内容的限定大为减少,学生要将教材、书籍、网络上查找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设计,编写成符合要求的资料卡片,拓展了活动空间,既可以了解更为丰富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说明分为两部分内容,考虑了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和不同家庭条件学生的客观实际,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兼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性,贯彻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改理念。在说明2中要求能力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在制作资料卡片时要对相关发明进行简要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空间。改进后的导学案题学生的活动设计了评价量规(下表),即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为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了引导。

以上结合具体案例对历史学科导学案的设计进行了分析说明。从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历史教学中采用导学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的设计应该将课改理念、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更多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提出有层次的学习内容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详细的量规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导学案的设计和施行符合课改的要求,真正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