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领悟大气、阳刚、壮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领悟大气、阳刚、壮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禅语云:“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此言内蕴甚深,后人常用于说明文学境界中语言与诗意的关系,如说“诗意”是“月亮”、语言是“手指”的话,那么“诗意”往往是内心中无意识的一种感动,诗人不是在按某种语言规范去说“诗意”,而是听语言向他表诉诗意。也就是说,“诗意”往往不是仅仅靠几句话所能表达完善的。诗意,应是生命深处灵魂及个性的自然、无意识的流露。大气之作、阳刚之作、壮美之作往往是作者真正感悟到天地的大气、阳刚、壮美之后,生性的坦然宣泄。《绝地之音》就是一篇这样大气、阳刚、壮美的散文佳作。

“器小易盈”,没有广博的胸怀、丰富的阅历,就难以写出大气之作。作者描绘的“绝地之音”,与我们常从舞台及电视剧中见闻到的歌手之声全然不同。“绝地之音”的歌词只有一个“咧”字,那曲调,也不同于歌手唱的那般圆润、高亢、完整、专业,而是“好似被鞭梢越沟撩过来”,“满地是无边的黄土壑,昏黄的夕阳浮在黄土上,满地好似涂着秦汉边卒那风干的血。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似战歌却嫌凄婉……”作者被深深打动。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西北黄土高原苍凉的画面:黄土林中,满是洪水刻蚀出的群沟群壑,陡直的山坡上,些许蓑草在朔风中絮絮叨叨,在三面危崖构成的两亩见方平地上,居然生活着一户人家,场地上,主人挥鞭赶着骡子碾庄稼,碾着碾着,在不见任何听众的情状下,主人信口唱出给自己听的歌。

作者描绘的“歌台”,是一块历史沉积厚重的土地,是一块缺乏河水滋润、缺乏林木点缀的色彩单调的区域,是涂满了西北陇东旱塬浓重苦难色彩的险境。主人尚未开腔,我们就感受到跟现代化都市生活及江南富饶农村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氛围。这种强烈的反差,构成对过着相对舒适生活的读者们的强烈冲击力,把读者们的视线从或幸福、或正常、或平凡、或烦恼的日常生活图景中拉开,引导到这块地老天荒、生存状况严峻的当代“绝地”――黄土高原的一角,让人们看到另外一种严酷自然条件下顽强求生的西北农民生活状况。这样,荒原深壑、黄土朔风背景下的一声唱腔,就成了凝聚古今人类生存信念的感叹,历史感、现实感、文化感、悲怆感皆在其中,那一声“咧”的唱段,与文艺舞台上的浮华曼丽、矫揉造作、伪饰媚众的表演相比,显得更为真实、质朴、醇厚,也更能震撼人心。这种壮阔背景的勾勒与常人生活反差极大的生存状况描绘,是构成文章大气阳刚的主要因素。

作者为何能在人烟稀少、贫瘠荒寂的地区发现这种大气和壮美?倘若是我们途经该地,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感受?弄清这两个问题,是从文章获取最大教益的关键。

我们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能真正地理解,而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真正地感觉。这是先哲的至理名言。作者马步升能从“绝地”发掘出至美,是因为他对生活、对历史、对哲学认识深刻,他理解历史和时代加在西北大地和人民身上的负荷,他的内心深处,已沉淀了很多对当地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积累了很多对现实的思考与展望,因此他能够真切地感受“绝地”生活及西北汉子的那一种无字的心声。

“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绝唱,永远是绝地的宿命。绝地之音,并不仅仅传达悲壮哀婉,它是生命本身,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这一段文末的抒情性议论,是对西北苍凉绝地那声长叹的哲理性概括。绝地――人的绝唱――人和地的宿命,是文章对“绝唱”感染力理性的解读。如何理解作者所言的“宿命”?假如“绝地”仅仅是自然条件恶劣,人民仅仅是屈从于种种灾难,那作者就不会有如此深沉的感触。正是因为在这块几乎不适于人类生衍繁殖的地方,人民不仅顽强地生活下来,而且创造出辉煌的文化,有哲思,有铜鼎铭文,有秦腔,有花儿,有长城,地绝而人心不绝,地荒而人心不荒。人们在如此环境中顽强地生存,而又总是失望多于欢欣,失败多于成功,以至歌咏中的幻想色彩也染上一脉悲情。人们不会存在江南水乡农民那样丰美的期待,地球在这里陷入深深的无奈,人的想象与追求受到严酷现实的重重制约,然而人们仍然不离弃这块备受命运摆弄的土地,这不是宿命,这就是悲声的根源。

为解说“绝唱”的内蕴,作者特地在倒数第二段,描绘自己陷入腾格里大沙漠绝境的经历,为下文的只有“绝地”才能产生“绝唱”,才能使“每个音符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作前置解说,正是这一段亲身经历的描写,使末段的哲理性议论有了感性铺垫的基础,使读者们更易接受。

缺乏艰辛生活体验的青少年们往往爱读文辞华美、情调浪漫、题材轻松、感情缠绵、远离现实的文学作品,从接受多元文化角度而言,这种趣味本无可厚非,然而如仅仅读这类作品就可能使自己的审美趣味趋向浮靡肤浅,使自己成为虚幻的温柔甜美之乡的精神俘虏。因此,多品读《绝地之音》这样的粗粝壮美之作是绝对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