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一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于是我们提出“课堂实效性研究”这个话题。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是决定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效果的反馈者。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从实践体验者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活“起来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活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心动。

1.故事式情境。

在讲授数学广角――合理搭配这一节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客人,远道而来的不仅有这些老师,还有四位好朋友呢?听《白龙马》儿歌,猜都有谁呢?一个晴朗的早上,唐僧听说咱班同学都非常聪明,想让他的三个徒弟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最聪明。大家想不想接受挑战啊?”我趁机说:“看,急性子的孙悟空出场了。”

随着唐僧师徒的先后出场,整节课环环相扣地进行着。我利用唐僧师徒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情境的创设在一节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生活事例式情境。

在讲授垂直与平行这节课时,我是通过生活中学生熟知的事例创设情境的:让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人行横道(互相平行的多条斑马线),有各国国旗旗杆,还有高空中的电缆线。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几组事例,发现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

3.游戏式情境。

在教授数学广角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你们课间喜欢做什么游戏?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掷硬币,想玩吗?”“想!”“那看谁猜得准吧!”学生猜是硬币的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结果是不确定的。这就是数学中发生事件的不确定现象,揭示课题。

4.实验操作式情境。

在教授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首先拿出准备好的第一组教具――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哪个长方形面积大。接着拿出第二组教具――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哪个面积大。最后拿出第三组教具,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形,让学生比较哪个圆形面积大。由此引出面积的定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哪个图形面积大,感知它们的面积大小不同,能够在理解地基础上,总结概括出面积的定义。

5.创设幽默情境。

在24计时法教学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小明要去超市买文具,超市门口的营业时间:9时―18时,他草草地看了一眼,心里高兴到现在才下午5时,回家取了钱睡一觉再来也不迟啊,他一觉醒来7时整,当他来到超市时,超市已关门,他很不解。同学们你能告诉他这家超市的关门时间是几时吗?揭示课题:24时课时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教材创设不同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心动的同时让学生活跃起来。

二、调动参与,让学生“动”起来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快乐地学习数学。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乐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时,才能真正懂得数学,学好数学,也只有更好地领会数学时,才能更好地感悟到与此相关的生活实际。而教师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探索活动过程,正为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如“教学圆周率”时,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清进行探索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即使用滚动法和绕线法来测量圆的周长与圆直径的比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这样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这一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兴趣也逐步得到提高与激发。

三、鼓励质疑,让学生“灵”起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促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性因素和想象力得到最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生活中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话题一转:“你们想知道有关三角形的哪些知识?”有的学生说想知道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有的说想知道什么是三角形;有的说想知道三角形的个性;有的说想知道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三角形有没有底和高、三角形有哪几种,等等。虽然本节课不能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很有价值,体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是学生经过积极思考后提出来的。这样可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思想落到实处,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以情激学,让学生“趣”起来

以激情激励学生学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由情绪到情感、由情感到情操,三情立学;要善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兴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三趣激学,切实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绪感染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录象、动画,或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图片,让学生产生直接的感性认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就要把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中的、有着创造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