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经济过热但并不严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经济过热但并不严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判断经济是否过热,当然需要综合地看。我认为,我国目前的经济总体上是过热,但还不是严重过热。判断“过热”的理由是,已经超出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环境恶化趋势加剧),物价上涨趋势、为增长而增长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作为普通老百姓,判断经济热度的简单而直观的依据就是,如果物价上涨、所有交通工具都拥挤,肯定过热。“不是严重过热”的理由是,我国经济处于快速成长期,甚至可以说是起飞阶段,中国有广大的国内市场支撑,GDP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10%左右是完全可能的。综合看这一次公布的数据,虽然GDP上半年增长11.5%,CPI上涨3.2%(其中6月份上涨4.4%),但是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是回落的,这是一个重要指标。经济过热的根源是投资过热,投资过热导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一定时滞后才是消费品价格上涨。

我国去年和更早一些采取的一系列抑制投资的措施,已经发生作用――抑制了投资,GDP、CPI等指标是过去已经过快增长的投资的一个滞后和惯性反应,这些指标的回落,还需要一定时滞。只要投资回落或被控制,这些指标就会回落或者被控制。所以,综合地看,我国目前的经济是过热,但是还不严重,而且已经得到了控制,因为投资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前面已经说了,是过热,但是不严重。物价上涨具有必然性,也不一定是坏事。但是,不等于说不重视经济过热和涨幅趋大的物价。不重视就会变得更严重。作为中央的宏观政策,最关键的是要继续控制投资增长。尽管投资增长势头已经得到抑制,但是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关键,因为第一,物价上涨、出口高增长、资源和环境压力大,都是根源于过快的投资增长。第二,投资增长是最难控制的,控制以后是最容易反弹的。这根源于中国现行的体制。在现行体制下,所有的各级地方政府都有着加大本地区投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而且都有一定对策规避中央抑制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每当中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各级政府在年中或年终总结时,常常会说,“在中央实施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经济增长多少”。所以,中央的调控措施,必须围绕抑制投资增长展开和安排。进一步提高准备金率、加息和减利息税都属于这类措施。还得依靠行政手段(威慑其“乌纱帽”)抑制地方政府官员的投资冲动。至于已经实施的对低收入居民的肉价补贴之类的措施,没有意义,且会使政府很被动。因为,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了,消费品价格随供求变动而变动,是居民应该适应的。物价补贴是反市场措施;猪肉等商品,具有很大的替代弹性,居民(包括低收入者)在肉价高时少吃一点并没有多大影响;如果肉价涨了补肉价,那么,粮价涨了补吗?白菜涨了补吗?如果都补,财政不堪负担,更坏的是,我们在助长体制倒退,不相信市场,在重新唤起老百姓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欲望和观念――只要物价涨就盼望政府补贴,不补贴就有意见,认为政府不关心民生,这会让政府很被动。第三,政府真要关注民生,就要关注到最主要的问题上。现在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阶层,最重要的是最低收入保障、医疗保障等。政府为什么不用物价补贴的钱充实保障基金,从而提高保障水平和扩大保障面?

(摘自2007年7月23日《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