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快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快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辽宁省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但也存在总量偏小缺乏规模效应、发展方式相对粗放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经济人才不足等问题,必须采取科学规划、构筑特色产业体系、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13 ― 02

未来10到20年,是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时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辽宁”,对拉动辽宁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辽宁省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条件

(一)具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辽宁省海岸线长2178(2920)公里,占我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管辖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面积6.8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近海水域和海岸带海洋生物有520多种,现已为渔业开发利用的经济种类80余种,有远洋水域640万公顷,其中10米之内的浅海面积77.3万公顷,可供海水养殖业发展。现探明和发现的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铁、煤、硫、岩盐、重砂矿、多金属软泥等。拥有海蚀景观、滨海湿地景观、天然海水浴场等滨海自然旅游资源。

(二)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港口牵动力。辽宁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北靠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和东北腹地,南依东北亚航运中心大连市,是东北内陆的出海通道,拥有广阔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经济腹地。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盘锦、葫芦岛6个临海城市的综合性港口,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其中大连港、营口港港口吞吐量在全国十大港口中分别位列第 和第 名,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于第 和第 。临海与港口是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有潜力的标志性资源,也是海洋产业开发建设的最大依托点。

(三)具备良好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辽宁省加大海洋开发力度,海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经济呈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态势,2014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4219亿元,占全省GDP的14.74%,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海洋造船、海洋盐化工业、海洋旅游六大支柱产业。

(四)具有多项国家发展战略支持。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辽宁省率先成为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支持对象。2008年,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规划方案》,辽宁凭借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总体融入以天津为龙头的环渤海经济圈大环境。2009年国务院批复《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010年沈阳经济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这是国家单独针对辽宁实施的发展战略。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辽宁成为其中的重要节点。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的签署和正式生效,辽宁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一员直接受益。上述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使辽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获得了重要先机。

二、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海洋经济总量偏小缺乏规模效应。虽然辽宁省海洋经济在全省GDP中的比重增长很快,但与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等沿海省、直辖市相比,总量依然偏低。2013年,我省海洋生产总值5263亿元,在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9.69%。全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大连市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省的2/3,其他沿海5个城市的海洋经济规模小,发展不够充分。涉海企业数量不少,但多数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产业同构系数高,同类产品竞争内耗大,相互之间缺少足够的互补与协作,沿海地区整体优势没得到充分凸显,区域海洋经济的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二)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从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看,海洋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海洋捕捞业、海上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60%左右,产业链条没能有效延伸,产业集群丰厚度不够。海洋医药、海洋生物工程、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海洋高科技产业在海洋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从海洋资源环境看,近海资源开发不够,利用效能不高,一些地方海岸线使用管理比较粗放,项目开发层次偏低,海岸线空间利用压力大。不科学的开发行为导致某些湿地、滩涂和海湾由海变陆,海域的性质被根本改变,近岸海域水质污染比较严重,海域功能受损,海洋生物资源量锐减,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经济人才不足。辽宁省有14家海洋科研机构,参与从事海洋科研的机构有30多个,拥有一批国家与行业重点实验室及国内有影响的涉海高校――大连理工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等,海洋生物开发利用、海事养殖、海水综合利用、远洋渔业、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盐业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在我国沿海11个省份中,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处于中游,位于山东、广东、上海、江苏、天津之后。除大连外,全省其他沿海城市海洋科研力量薄弱,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缺乏对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提升的有效支撑。海洋产业人才总体不足,面向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专业人才、实用型人才以及技能型人才紧缺,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人才、高新技术领军人才极度匮乏。

(四)海洋旅游资源开发不够。辽宁省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分布比较分散、缺乏核心,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加之受季节性的影响,海洋旅游形式、产品相对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较低,旅游服务团队综合素质不高,没能开发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旅游与文化、历史的联系不够紧密,旅游吸引能力不足。

三、加快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结合我省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结合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的原则,高起点科学编制《辽宁省陆海一体化经济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辽宁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规划》和《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我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思想、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优化陆海空间布局,突出重点发展领域,搭建海洋经济联动发展平台,全面确立和实施陆海一体化发展战略。注重与沿海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相关陆域规划的衔接和配合,实现陆海空间的合理布局。

(二)构筑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要调整与完善产业布局,坚持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发展战略,通过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制造工业和新兴产业,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建成以现代港口物流和滨海旅游为龙头产业,以船舶修造和海洋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为中坚和潜力产业,以海洋渔业和海洋盐业为基础产业的海洋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港口物流与港航服务产业基地、船舶与临港装备产业基地、临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海洋旅游产业基地、现代渔业产业基地和海洋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实现传统海洋产业高端化、新兴海洋产业规划化、民生消费海洋产业特色化,形成战略优势产业、骨干支柱产业、新兴高端产业鼎足发展的新格局。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拉长上下游产业链,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建设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强化产业支撑功能。

(三)深入开发海洋旅游资源。以海洋旅游资源为核心,提升文化内涵,发展海洋景观、海洋渔业、海洋风俗、海洋休闲游精品旅游线路,以高端海滨旅游项目拉动辽宁海洋旅游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实施“海滨+X”发展战略。让海洋与辽宁的温泉、冰雪、重大节庆、生态乡村、沟域旅游、辽菜、户外运动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机组合,构建海岸―温泉―冰雪―古迹(历史)―美食旅游模式,形成发展合力,凸显地方特色。特别是在冬季,要适时推出冰雪特色游项目,解决海洋旅游的季节差问题。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切实完善海滨旅游的服务水平和管理品质。继续举办大型旅游性节庆活动,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对辽宁海洋旅游形象的宣传力度。

(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在渤海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从根本上防止无度填海用海。严禁开发影响海岸带稳定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超过资源环境承受力的项目、容易导致岸滩侵蚀和危害海堤安全的项目。在涉海用地安排上“有保有压”,“控制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引导建设项目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实现海洋高效利用和土地集约使用。加大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力度,构建近海污染防控体系,强化入海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加强港口、航运污染治理,建立重大事故防治及应急机制防控海域污染的突发事件发生,科学规划海水养殖区域,有效控制渔业养殖的自身污染,提高环境监视监测能力,打造全省统一的海洋环境监测网,注重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洋科技投入与支持力度,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提升海洋科技机构的研发能力,加大海洋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加强涉海企业与海洋经济相关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共建,结成海洋经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海洋科技交流和联合攻关。努力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和风险投资、科技孵化、技术推广等配套科研服务体系。制定海洋经济高素质人才中长期规划,推进高等教育涉海学科建设,培养本地高层次涉海专业人才,研究制定并真正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引进海洋经济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和科技创新团队,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建立海洋经济研发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共育机制,逐步形成质量高、结构优的海洋经济人才库,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 考 文 献〕

〔1〕尹梦寒,董昕,林煦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

〔2〕李晓琴,张炜熙.海洋经济脆弱性的研究〔J〕.海洋经济,2014,(01).

〔3〕赵伟.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