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埕东东区高渗条带综合评判方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埕东东区高渗条带综合评判方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次研究,以埕东油田东区为例,探索出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高渗条带描述预测方法。首先以动态监测资料为依据,判断高渗条带的发育位置,进行高渗条带与非高渗条带处的渗透率、驱油效率、过水倍数等各项主要指标的量化表征,然后通过参数标准化处理及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建立一套高渗带识别与描述的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最后进行高渗条带分级,指导剩余油挖潜。

关键词:高渗条带;参数筛选;综合评判;分级

20世纪80年代胜利油田提出了“大孔道”的概念,主要在物性好,渗透率较高的砂岩中,储层经过长期高速注水开发,渗透率增大,孔喉半径增大,在正韵律层下部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高渗条带),导致注入水沿此通道无效循环,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目前只能定性或半定量求取井点高渗条带的存在,无法定量描述预测井间高渗条带的平面及纵向展布特征。本次研究,以埕东油田东区为例,探索出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高渗条带描述预测方法[1-4]。

1 高渗条带识别

高渗条带形成以后,注入井的注入动态和采出井的生产动态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表现为注水油压低、启动压力低,局部吸水指数大,吸水剖面差异大,即形成高渗条带部位吸水远高于其上部邻段。根据此特征可确定高渗条带的发育位置。本次研究依据注水井的吸水剖面资料,进行高渗条带的初步分级,认为高渗条带每米相对吸水量:Ⅰ级>30、Ⅱ级10-30、Ⅲ级5-10;渗透率:Ⅰ级>7000mD、Ⅱ级5000-7000mD、Ⅲ级3000-5000mD。

2 动、静态参数筛选及量化

根据筛选原则确定静态和动态的各主要表征指标,并对各级高渗条带的指标参数进行量化。筛选原则:①保证各参数对油藏流场有较为准确的表征;②各参数之间具有较强的独立性;③选择在生产上能大量获取和较易获取的资料建立参数;④尽量用最少、最优指标来描述油藏流场。在静态指标中,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非均质性,储层非均质性控制着流场的非均质分布,其主要体现在渗透率及级差上。在长期注水开发影响下,渗透率及级差是高渗流场形成的天然内在控制因素,因此,可作为影响流场的主要静态指标。在动态指标中,过水倍数是单位孔隙体积内累积通过的注入水的体积倍数,反映了注入水的累积冲刷作用,是流场强弱及非均质的主要体现;驱油效率既等价于静态指标中的剩余油饱和度,也等价于动态指标中的产油量、产水量,体现着高渗流场的动静态表征。

3 确定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

3.1 确定各指标值大小-参数标准化处理

变异系数法客观、定量地反映各个指标对高渗条带发育的贡献程度,某项参数变化越明显,该参数对高渗条带的决定程度越大;变化不明显,对高渗条带的决定程度越小。统计结果表明,过水倍数权重系数最大,其次为渗透率及驱油效率,级差影响最小,符合高渗带特征(表1)。

3.3 确定高渗条带综合评判值

λ为某井层的高渗条带综合评判值,埕东东区试验区高渗条带综合评判值最大为0.853,最小为0.331。

4 高渗条带分级

结合动态监测资料中高渗条带的识别结果,确定各级流场的属性值范围,建立三维高渗条带分级模型(表2),其中超强高渗条带的综合评判值为>0.65,强高渗条带的综合评判值为0.65-0.55,中高渗条带的综合评判值为0.55-0.45,弱高渗条带的综合评判值为0.45-0.30。从各韵律层的高渗条带分布图上,就可以分析出高渗条带所在的位置和范围,建立三维高渗条带分级模型,为剩余油研究和井网调整提供有力的依据(图1)。

5 结论

研究表明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易形成高渗条带。根据生产动态、监测资料,判断高渗条带的发育位置,进行量化表征某一开发阶段的高渗条带处的渗透率、驱油效率、过水倍数等主要指标,通过参数标准化处理及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建立一套高渗带识别与描述的多指标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能够综合高渗条带多种影响因素,定量表征其纵向及平面位置,所需要的参数容易获取,操作简便易行,为油藏高渗条带的定量表征奠定了基础,能够为该种油藏类型强非均质性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参考文献:

[1]孙焕泉. 油藏动态模型和剩余油分布模式.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120-136.

[2]王延忠. 埕东油田东区二次开发潜力及措施探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1): 86-89.

第一作者简介:郭士博(1984-),男,工程师,2005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地质综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