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红花和藏红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红花和藏红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藏红花

红花与藏红花是中医传统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打损伤等症[3]。红花质优价廉,是常用的大宗中药,藏红花为一味名贵中药,因药源少,价格昂贵,多以红花代用。为避免用药混乱,本文将二者同列,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述如下。

1本草学考证与基源

1.1本草学考证红花又名红蓝花、黄蓝[1]、刺红花、草红花[2]。本草学考证认为,“红花”始载于《新修本草》,“红蓝花”首见于《金匮要略》,“黄蓝”首见于《博物志》,“刺红花”见于《四川中药志》,而“草红花”见《陕西中药志》。

藏红花又名番红花、西红花、洎夫蓝、撒法郎[1]。过去多经由引入,所以习称藏红花。本草学考证认为,“藏红花”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称“洎夫蓝”,“撒法郎”见《医林集要》。

1.2基源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干燥管状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

藏红花为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干燥的花柱头,性平味甘,归心、肝经。《本草正义》言:“红花,降逆顺气,开结消瘀,仍与红花相近,而力量雄峻过之,今人仅以为活血行滞之用,殊未足尽其功用[2]。”

2分布与采制

红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河南、四川、浙江、江苏等地产量大,新疆天山红花药用价值驰名中外。红花是一年生草本,花期5~7月。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花开后,每天清晨露水未干、待花冠充分展开、呈橙黄色时采收管状花(过迟则花冠变黑发黄,质差产量低),晒干,烤干或阴干。

藏红花原产地中海沿岸国家,主产伊朗、西班牙、印度、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等也有少量生产,我国和青海引种栽培成功,现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有引种栽培。藏红花是多年生草本,花期10~11月,在10~11月中下旬晴天早晨采收花朵,于室内摘下柱头,晒干或低温烘干,即为干红花。若用白蜜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

3化学成分

红花主含红花甙(carthamin)、红花黄色素(safflomin)、红花多糖、有机酸等。红花甙为一种查耳酮;红花黄色素为多种水溶性成分的混合物,成功分离出红花黄色素A(saffloryellowA);红花多糖为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以β-键连接的多糖体;有机酸:棕榈酸、肉桂酸、月桂酸。

藏红花主含藏红花甙-1,2,3,4(crocin-1~4)、藏红花苦甙(picrocrocin)、藏红花酸二甲脂(crocetindimethylester)、α-藏红花酸(α-crocetin)、藏红花醛(safranal)、挥发油,此外还含有桉脑、蒎烯、多种维生素和硫胺素等化合物。

4药材性状

红花为干燥的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花皱缩弯曲散乱成团或散在,纤细,单一的花长约1~2cm,基部线形,黄红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8mm,雄蕊5枚,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露出花药同外,顶端微分差。质轻,柔软。气微香,味微苦。红花以花片长,颜色红黄、鲜艳,质柔软者为佳。

湿红花柱头红棕色,有油润光泽,细长线形,长约3cm,基部较窄,向顶端逐渐变宽,用放大镜可见内方有一短裂缝,顶端边缘具不整齐齿状。柱头长单独存在,有时三个柱头与一短花柱相连。花柱橙黄色。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湿红花以滋润而有光泽,颜色红,黄丝少者为佳。与湿红花不同的是干红花为弯曲细丝状,暗红棕色,带黄棕色部分,质轻松,无光泽及油润感。上品藏红花,将一花柱浸于水中时,随着花柱沉入水底,可见一条由细渐宽的黄线,无沉淀物,柱头扩大膨胀呈长喇叭状,水被染成黄色。

5显微特征

红花的花柱、花丝、花冠中均有红色长管道状分泌细胞;花粉粒深黄色,成类球形或长球形,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草酸钙方晶呈方形或长方柱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藏红花无管状分泌细胞;花粉粒呈圆球形,表面有稀疏的细小刺状雕纹;草酸钙结晶呈颗粒状,圆簇状或类方形等多种形状[3]。

6结语

目前,关于红花的化学成分、鉴别、药理研究报道较多,而对藏红花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临床用藏红花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多种瘀血阻滞或血行不畅之证,具有强效活血化瘀和广谱抗癌活性及低毒性,在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后,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抗癌新药。因此加快对藏红花栽培品的研究,深度开发藏红花的药用价值以便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66.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92;2671.

3徐国钧.生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