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重经历,关注体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经历,关注体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无异于“为蝶破茧”。数学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已有“经历”,让学生“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在快乐的氛围中充分“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体验到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在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获得终身受益的丰富的“数学经历”。

关键词:经历;丰富;体验;活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所谓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它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数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终身受益。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经历、体验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呢?下面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让数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1.挖掘生活资源,寻找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为此,应该把学生生活体验融入课堂,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例如,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简单统计表”时,先让学生用分类数的方法统计课本文具图中的各种文具数,然后让学生感悟如何在动态的复杂的环境中运用划“正”字的方法。第一次统计后,学生的统计结果各不相同,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你们收集到的数据会不一样呢?从而发现一个人不能及时统计,并且方法也不相同。那么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采用划“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比较合理,于是学生再次完成数据。类似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最终实现了自我探索从而解决问题,不仅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也培养了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

2.从数学知识背景中体验数学来自生活

小学数学中许多概念、法则、推理等都可以通过追根寻源找到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向前延伸,寻找它的源头,让学生知道知识从何处产生,有何用处。例如,教学“时、分、秒”,为了让学生感受l分钟有多长,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口算纸、生字纸等材料。然后课上谈话――1分钟到底有多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最后交流:谁来说说1分钟你都干了什么?(学生汇报)学生亲身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初步建立了1分钟时间长短的感性概念,同时还能感到1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要珍惜每一分钟。在实际应用题中,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妈妈要让小红看着时间煮米饭,妈妈煮好饭需要15分钟,小红不会看表,遇到了困难,想让大家帮他解决。问题解决后,谈话:我们班的小朋友学会了看时间,回家后你就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事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夸你长大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经过自己亲身实践,感悟才能变得深刻。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3.利用生活寻找数与物的结合点

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符号,而小学生则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消除抽象数理与形象物品之间的矛盾,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涤胛锏慕岷系悖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单人课桌的单价是78元,一把椅子的单价是32元,学校要购买50套这样的课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钱?在求总价的过程中一定就会出现两种解法,其结果都一样的情况,接着寻找生活中类似的教学实例,再从这些感性材料中抽象出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体验中掌握了乘法分配律这一新知识。

二、体验探究方法,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如,请学生设计一场时装秀中衣服裤子有几种穿法,通过猜测、讨论、交流、归纳等活动展开对问题的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是几种不同的穿法,有的用形象化的图示,有的用简明的连线,有的用文字说明,有的则编号,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不仅局限于此,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和反思: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可以从上衣出发考虑,也可以从裤子出发,渗透有序思考的意识。同时,要注重适时进行解题策略的优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符号化思想,还体现了数学优化意识。经历“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经历“排列”这一数学知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激励和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独立思维方式,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三、让数学融于生活,体验知识的再发展

学习数学知识的归宿就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能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在操作中发现知识

操作是思维的起点,是认识的来源,鼓励学生积极动手,通过自己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做一做的活动去发现规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比赛:将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A组:257+136 128+745 B组:257+136 326+547

745+128 74+169 745+128 225+168

169+74 136+257 169+74 58+185

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应用加法交换律的好处及其规律。

2.在猜想后验证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要用到猜想,而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猜想验证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若无大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发展的。如,在教学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后,接着教学“乘法结合律”时,课一开始,先回忆学了哪些运算定律,接着建立猜想“加法有结合律,乘法是否也有结合律?如果有,乘法结合律的内容又会是怎么样的呢?”这仅仅是一种猜想,究竟是否正确呢?再进一步举例验证,从而证实自己的猜想。课结束时,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你还想知道什么?一学生问:“减法和除法也有这样的定律吗?”这留待学生课后自己去验证。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猜想、质疑、验证进而应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推理、猜想、验证、分析、归纳等思维习惯,不仅智慧得到发展,而且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3.在交流中完善

动手实践得到的结论是个性化的,往往代表某个人或某个组的意见,要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的定论,更需要有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新课标提倡的是自主、合作,把知识学活,让学生留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探索、倾听,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不断地作出判断,不断地纠正错误的信息,让自己的独立方案,与合作者的优级方案进行比较,反思自己的不足,取他人之长补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间差异性优化,促进学生的资源共享。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准备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若干组,等底不等高的、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各一组让各组实验,当大部分学生得出了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时,课堂里出现了异样的声音:我只倒了两次就满了、我只倒了一次就满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举起了这两组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当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复杂,也更不确定,从而再次突出了“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知识要点。这样一次次的交流验证,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知道了与他人的不足以完善自己。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数学知识走进学生生活是体验学习的内心动力,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时空是体验学习的关键。创设体验学习的环境,设计体验学习的知识点,是学好数学的保证。数学,不再以单纯的学科形式存在,而是回归了社会这个大家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参考文献:

[1]赖君.尊重学生实际,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7(6).

[2]杨华庆.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7(1).

[3]王莉.让数学课堂走向生活化[J].成功:教育,2007(9).